至此,吕宋的这些高层要员才算真正认识陈渊。
第一次见到陈渊时,他们被这个男人的气势震慑,面对沦陷的都城,他们不得不选择与陈渊合作。
那时,他们只感觉这个男人太过霸道,做事蛮横独行,完全没有理会他们的一件。
但他们明白,自己作为战败一方,任何诉求都很难得到回应,炎国没有直接进行攻占,而是让他们从新上台管理吕宋,已经很不容易。
这一次,再次见到陈渊的手段,吕宋高层被陈渊的狠辣所震撼。
广场的铁丝网中,可是关着两万的多人啊。
这个男人竟然眼睛都不眨一下,直接下令开枪。
短短一两分钟,广场中已经是血流成河,尸骸遍野,地上全都是被打碎的残肢断臂,想要找到一具完整的尸体都有些困难。
两万多人,全都死在了这里。
什么叫做屠夫?
这个男人就是屠夫!
吕宋的高层要员再看向陈渊,身体都不由得颤抖了起来。
他们可是记得,在炎国部队强行登陆的时候,面对一切抵抗者,就是采取了一律击杀的态度。
无论吕宋的士兵,还是拿起了武器的普通人,只要是对炎国部队造成威胁,便没有一个人活下来。
一场登陆战打下来,至少有两三万人死在了他的手上。
之前城外的防御战,他带着援军杀回来的时候,歼灭了不少叛军士兵,之后更是率领部队,将溃逃的两万多叛军全歼。
算上现在击毙的两万多人,这个屠夫在短短几天时间内,手里至少有七八万条人命了吧。
看着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的陈渊,一个比他们还要年轻很多的炎国将领,却在他那张年轻的脸上看不到任何感情的波动,犹如岩石一般。
这让吕宋高层要员心中更加感觉到恐惧。
一个有感情波动的人,就算行事狠辣,做事果决,也不会让人感觉到恐惧。
只要有感情,就会有顾忌的地方,与这种人交流,还能想办法在背地里做一些小动作,只要处理得好,他们就能从中找到一个平衡点。
能够在吕宋混迹到高层的人,在为人处世上都有着过人的天赋。
但是他们最害怕的就是陈渊这种任何情感都不会表露出来的人。
站在陈渊面前,他们感觉自己面对的就是一个来自地狱的判官,无情的断定着每一个人的生与死。
一时间,所有吕宋高层都在心中告诫自己,如果不想死的话,就彻底断绝了反抗炎国的念头。
而这种效果正是陈渊想要达到的。
在吕宋成立独立战区,陈渊接下来的工作不仅要想办法将叛军彻底打散,让国内各个部队来到这里练兵,还要时刻关注着以牛仔国为首的西方势力的动态,确保这里能够极可能的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至于吕宋都城内的事情,陈渊没时间也没精力去管。
这里毕竟是都城,人口很多,想要完全掌控非常困难。
等到都城的各项城市机能恢复,普通民众重新开始正常的生活,城市内的局势也将变得更加复杂。
如果在这个时候,吕宋的高层要员突然集体反水,那可是会对炎国部队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到陈渊的整体战略布局。
这些高层要员们有前科,如果不让他们感觉到惧怕,谁知道下一次战斗爆发的时候,他们会不会带领着吕宋战俘师搞出致命的背刺。
所以陈渊特意将他们喊道广场,在他们的见证下,名正言顺的击毙那些暴徒,既是为所有死在吕宋的无辜炎黄后裔报仇,也是为了震慑吕宋的高层,让他们知道,一旦心中有什么小心思,下场很可能就是死亡。
唰!
陈渊转过身来,目光看向吕宋高层要员。
他还没有开口说话,一众要员便齐齐后退了好几步,甚至有两个人后退的步子太大,直接摔倒在了地上。
一时间,洋相尽出。
陈渊没有理会他们现在滑稽可笑的样子,声音冰冷的说道:“为了让你们永远记住自己曾经犯下的罪过,也为了表达你们最真心的忏悔,我建议,就在这个广场上修建一堵亡魂墙,将所有被害的炎黄后裔名字刻上去,让你们的人以后每年都来这里祭奠,忏悔赎罪。”
“另外,再修建一座英雄纪念碑,用来缅怀为了吕宋地区和平稳定而牺牲的我国英烈。”
听完陈渊的话,吕宋的高层嘴角忍不住抽搐了起来。
这是人干的事情?
没错,当初是吕宋的民众受到当政的煽动,走上街头成为了暴徒,杀害了不少炎黄后裔,犯下了很多罪孽。
可那些暴徒已经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们的尸体还躺在那边的广场上,血还没有干。
现在,竟然还让他们修建亡魂墙,表达自己的忏悔?
在场的吕宋要员,一个个都感觉自己好像听错了。
这里可是吕宋都城的中心城区是整个都城最为繁华的地方,如果真的建立起亡魂墙,将所有受害的炎黄后裔的名字刻上去,那就代表着他们承认,之前的暴动并非个人所为,而是吕宋所有人的罪过。
这是要将所有吕宋民众的身上刻下罪人的符号,让他们为一部分人的错误负责。
再说了,修建炎国的英烈纪念碑,这分明就是彻底的承认炎国部队在吕宋的合法性,这也是任何一个拥有完整主权的势力,绝对无法接受的事情。
这里可是他们的地盘,是吕宋的都城。
这座广场,曾经也是为了纪念吕宋正式的独立而修建的广场。
现在用来修建亡魂墙,修建炎国的英烈纪念碑,没有什么比这种事情让人感到羞辱的事情了。
简直杀人诛心!
一时间,所有吕宋高层的眼睛无不瞪得老大,震惊的看着陈渊,却没有一个人敢开口提出质疑。
他们刚刚见识到眼前这人的狠辣,生怕将他惹怒,自己也会成为那堆尸体中的一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