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在群情汹涌下,抵抗派越来越势单力薄,终于在这一天,他们在朝廷上与支持派的口舌战中全军覆没,朱全只有批准蒋王、寿王出京。
永宣十一年八月十六日,蒋王、寿王尊祖训出京,往常王爷们到封地巡视的时候可以带家眷,但这次他们却是只身前往,这是反对派最后的要求。
两位王爷是从天津港走的,但一入海就失去了踪影。再出现,已是在上海。不过他们再出现,就不是一副平乱的口气了,蒋王声称现在大明奸臣肆虐,国将不国。京城两件异事就是祖宗点化,他作为朱家子孙不能袖手旁观。所以这次要除奸臣,清君侧,号召天下有志之士同他一起卫大明,护新皇。
这一口号喊出来,当下上海、舟山、宁波几地卫所响应。当天,上海知府、宁波知府、嘉兴知府纷纷上表呼应,舟山县令亲率一千乡勇加入护皇军,东海舰队的李永祥更是率众而拜。
一时间江南震动,各府各州各县人心惶惶。
而不等众人反应过来,蒋王直接带着东海舰队北上,寿王则把几个卫所的叛军收拢在一起,加上私兵以及夹裹的平民,号称二十万,浩浩荡荡的直杀江宁而来。
这一系列事情发生的时间极短,从两王举起旗帜到寿王兵临城下还不到三天,可以说江宁城完全没有准备就被包围住了。很多还耽搁在此地的大户傻眼了,很多预计要走还没能走成的各方人士傻眼了,当然,最傻眼的还是高老太太,她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高老爷:“你是早知有今日了?”
高老爷摇摇头:“儿子只是担心,却没想到成真了。”
高老太太沉吟了片刻,点了下头:“罢了,你起来吧。”
“母亲?”
“这都是命。”高老太太叹了口气,“我也活这么大岁数了,还有什么看不开的?”
“是儿子,对不起母亲,若儿子早些对母亲说明……”高老爷心中一阵悲痛,虽说他已经看开了,可想到高老夫人要陪自己一起赴死,还是心如刀绞。他想,自己是不是错了?他总觉得那些猜测是不好说的,总觉得自己的母亲就是一无知老太太,若与她说正经事是得不到什么帮助的。可是、可是……为什么他现在这么后悔?
他应该早些说的,那么就算高老夫人不能给他任何帮助,也能多一些选择。
“就算你与我说明了,我也不会走。”
高老爷抬起头,高老夫人道:“你会走吗?”
“儿子身为江宁知州……”
“是啊,你身负皇恩,必是不会离开的。可你是我的儿子,我又怎么会离开你?老大,我知道你一直觉得我偏疼你二弟,可要真说起来,我最疼的,还是你啊。你记不记得小时候做肉汤,我总是先与你弟弟盛,那时候说他是弟弟要你让他。其实是因为那肉汤稠的都在下面啊。你去京城赶考,我每天都在家中念佛,求菩萨保佑你,求把你应遭的难都移到我身上。那时候我就想,你中不中都没有关系,只要你好好的,我就满足了。你第一次没有考中,又要去第二次,我其实是不愿意的。可是你那么想,那么愿意,我只有同意。然后,继续天天在家念佛求菩萨。我到京城,各方面都不方便,还与你那媳妇合不来。可我还是跟过去了,因为我再也不想看不到你了啊……”
说到这里,高老太太也红了眼圈,她想着那段日子,她每天都提心吊胆的,既盼着这个大儿子的消息,又怕听到什么不好的消息。往往睡到半夜,就因担心睡不着了。
高老爷更是痛哭流涕。这些年他的确对他娘有了意见,虽然他嘴上没说过,但心中的确觉得他娘太不懂事了。若他娘稍微软和些、和善些、明理些。他与张氏也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绿儿也不会死了,早先的吴氏也不会那般不懂规矩。官宦人家从不缺明事理会处事的老太太,相比之下他娘就太逊色了。
但这是他娘!
是最疼他的娘!
是那个会为了能让他交得起束脩,在灯下熬油做活的娘;是那个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