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骆养性诚惶诚恐,急匆匆的跑了过来:“万、老爷,您有什么吩咐。
”
“全部杀了!”崇祯冷冷的说道,
对于崇祯皇帝来说,还没有人敢在他们面前如此的嚣张。
他甚至还以为,这只是个个例。
几个衣冠楚楚的衙役,竟然胆大包天的敢到百姓家里肆意的抢劫。
这还了得,这帮衙役都该死。
不止是衙役该死,雄县的县令更应该满门抄斩。
身为锦衣卫指挥使的骆养性,在得到崇祯皇帝的口谕之后。
二话不说,带着手下乔装打扮的锦衣卫就要冲上去。
就在这个时候,朱慈烺闪出身来拦住了他们。
朱慈烺冲着骆养性轻轻的摇了摇头,骆养性一怔,正犹豫间朱慈烺走到崇祯皇帝面前:“爹爹,杀了这些人就没了人证。
且先留着他们,再做计较不迟、”
崇祯皇帝大怒:“还要什么人证,朝廷的官员,个个该死!”
自从明朝建国起,明王朝的历代文官们,就常见各种硬骨头。
碰上关乎国计民生的原则问题,哪怕品级低的小官,也常见硬怼皇帝,坐牢挨打全不怕。
摊上北京保卫战这样的危难时刻,更是集体拧成一股绳,团结一致御外辱。
治国能臣也是辈出,虽说朝堂争斗不少,大多数阁老尚书,都能分得了轻重负得了责,比如夏言掐张璁,张居正撕高拱,彼此别管多大仇,国家大事也绝不拆台。
大明王朝的辉煌中兴,就是这些负责任的政治家扛起来。
但是到了崇祯时期,这些高风亮节的臣子们,则个个成了软骨头。
满朝的士大夫精英们,除了忙着互相算计拆台,就是遇事慌忙躲猫猫,气得亡国前夜的崇祯,喊出“诸臣误我”的遗言自尽。
而后,士大夫们却又毫无压力,撒腿就去找李自成农民军卖身投靠。
如此集体下作的表现,正如当时大文豪冯梦龙那句怒骂:“尚何面目偷生于天地间”
嘉靖年间文学家何良俊回忆说:明朝前期的官员,深受理学教育熏陶,从来看淡财富田产,最重气节名誉。
就算在松江这样的富庶地区,当地周氏曹氏蒋氏这样世代官宦的名门,生活水平也就中等人家等级。
谁要敢做官时贪图享受经营产业?必然会被集体鄙视。
那时士大夫们的刚正表现,正是这清廉自守的信仰支撑。
可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些高风亮节的官员们,也都彻底的被腐化了。
千好万好,不如白花花的银子好。
高风亮节算个屁,兜里没钱,再如何的讲究气节,别人也只会嗤之以鼻。
本来吧,严嵩倒台,经过高拱张居正等改革家的铁腕整顿,以考成法等严格律令,将明朝官员们严格监管,也成功一扫嘉靖年间的龌龊风气,有了“隆万中兴”的辉煌。
但张居正过世后,有蹦出来个万年不上朝的万历皇帝,皇帝不上朝,明王朝的行政效率,却是严重减速,所谓的严格监管,当然也成了浮云。
既然国家大事歇了业,当年追求清廉报国的官员们,这下当然瞪圆眼睛捞好处。
万历皇帝“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
以至于朝中大臣每天在朝堂上都无事可做,只能数日影捱日子。
后来提拔起来的内阁大学士,多年来都不知道万历皇帝长什么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