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5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元辅 > 第279章 平倭(六)碧蹄馆余波

第279章 平倭(六)碧蹄馆余波(1 / 1)

对于李如松决定返回开城休整一事,宋应昌一开始并不十分理解,按照他的看法,既然大军已经源源不断抵达,战场形势也已经明显好转,此时难道不该趁势反击,甚至干脆一路追击并攻克汉阳么?

因此等李如松回到开城之后,立刻被宋应昌找去问话。由于李如松身上虽未带伤,但满身血汗都未来得及洗净,两人见面自然也没时间多客套。

宋应昌直接进入正题,问他为何撤兵回开城,并说自己这边甚至已经指示军需后勤方面加大力度赶紧往前线调集物资了,结果他这一撤倒好,自己所有的指示又要赶紧派人撤销并更改。

李如松虽然精神气看来依旧不错,但嗓音却做不得假,一开口便是强烈的嘶哑感,他摇头道:“现在打不得汉阳了,今日之战,末将光损失的家丁就超过一千,那都是从家父手中久战成军的真正精锐,便不说以一敌百吧,但其在辽东与蒙古、女真战之,以一敌十是常有之事。

经台,这些损失不同其他,一来无法掩盖,做不得假;二来影响军心士气,没有他们在,麾下即便再多十万兵,也未必能如臂使指;三来就是之前末将和朝鲜人说的了,火药等物资消耗巨大,尤其是末将也没料到会有这样的血战,药材药物还不知是否足用。

综上这三点,末将认为必须停下来休整补充一番了,要不然按照当前我军的状况去汉阳与至少十余万倭军决战,打得好或许是个僵持,万一打得不好,那恐怕连之前取得的战果都要化为乌有。”

说完这些理由,李如松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心态,稍稍一顿之后又特意补充了一句:“以上这些话皆是末将肺腑之言,经台若仍坚持我部出击,末将……仍将奉命,但末将也必致函高阁老,以为诀别。”

宋应昌听得他这番话,尤其是最后这段话,当真是哭笑不得,不过转念想想却也能够理解。毕竟是李如松嘛,跟他合作过的文官有几个说过他的好话?似乎除了高阁老之外,那是一个也没有了!

为什么会导致这种结果呢?宋应昌在接受经略一职之时就认真想过,李如松是个极有主见的家伙,出身顶级将门,自己几无败绩,平时肯定眼高于顶,对于绝大多数文官的作战指挥必然看不上眼。

在这种情况下,除了那位同样百战百胜的“天下第一文帅”高阁老之外,哪位文官对他的指挥指手画脚是他能接受的?

虽然高阁老当时是经略,自己现在也是经略,可人家高阁老能命令他是靠自己的威望,自己现在要靠什么?只能靠自己是高阁老一派的……因此就有了李如松刚才那句“末将仍将奉命,但末将也必致函高阁老以为诀别。”

换句话说就是如果你强行要我进军,因为你是高阁老的人,我还是会给面子听命,但我也必然亲自找高阁老讨个说法!

宋应昌当然不能让这种事发生,否则高阁老怎么看自己?这不是典型的御下不力么!何况李如松刚才那番分析本来就有道理,他最精锐的部下死伤过千,那是闹着玩的吗?

前次伐元之战那样重大的战役里头,李家军最核心的嫡系前前后后可能也就损失了千把人,但援朝和伐元孰重孰轻?局部一战和完全一战又岂可同日而语?所以李如松坚持要求休整完全合情合理,宋应昌一开始就不打算反对。

于是宋应昌连忙闻言安慰,表示这样的决断合情合理,自己找他来只是为了了解情况,以便回报朝廷和应付朝鲜方面,让李如松不必为这些事情烦心,好好整备军队,恢复实力,以图汉阳。

李如松见宋应昌如此态度,也算是松了口气,谢过之后便即告辞,说要去探视伤员、祭奠阵亡勇士。宋应昌见他满身血污,劝他先回去沐浴更衣,李如松强笑着摇了摇头,随即告辞而去。这位辽东虎将的腰背依旧挺得笔直,似乎从来不会弯曲一般。

而与此同时,朝鲜朝廷也因为李如松的决定展开讨论,郑澈奏道:“胜败乃兵家常事,提督李如松此次战于碧蹄馆,虽未能进取汉阳,但也称不上战败。只是李镒将军阻拦明军后撤时,却被以抗命不遵为由惨遭施暴。”

伊斗寿进言道:“在王京,每日都有百姓被倭寇屠杀,明军居然还视我朝鲜的将军如奴隶牲畜一般随意殴打,真不知究竟是援军还是敌军。”

兵曹判书李恒福也进言道:“即便明军拥有朝鲜的指挥权,也决不可肆意凌辱朝鲜官兵,必须严惩明军,直到获得承诺,再奉还朝鲜军独立军权为止。”

李德馨同样奏道:“殿下,若不追究此事,朝鲜将成为明朝笑柄,朝鲜将士和天下百姓也必极为寒心。”

平安道观察使李元翼奏道:“现在军营中已经沸沸扬扬,与明军冲突一触即发。另有人说,若是分朝尚在,绝不会视而不见。”

郑琢最后补刀道:“既然群臣意见一致,还请殿下召宋经略前来追问其责,多加叮嘱。”金应南等群臣也一致请求李昖振奋朝鲜,惩治明军犯官。

这次百官齐心一词,李昖也不能再视而不见,只好准奏,并立刻安排召宋应昌相见。

双方相见,李昖便道:“胜败乃兵家常事,只需重整军备再战即可,朝鲜虽是受明军援助,但明军也不可如此藐视一国将领,肆意欺辱成何体统!这便如同在藐视寡人和朝鲜朝廷。寡人想,皇上在命令出兵之时,不会也命令到该如此对待朝鲜吧?”

宋应昌站得笔直,口中答道:“殿下,本部堂只听闻李如松遭受敌重兵伏击北撤,却还不知有如此之事,真是万分意外。本部堂会立刻派人问责李如松及涉案将官,绝不会再发生此类事件,请殿下放心。”

李昖嘴角微笑:“既然经略如此说,寡人又怎么会再去计较呢。经略请坐,只是寡人还有一个请求,如今战势良好,各地汇聚而来的朝鲜士卒渐渐增多,所以寡人想将朝鲜军从明军的指挥中独立。如此一来,想必冲突事件也就不会发生,朝鲜军也将在今后与倭寇的战斗中更加士气高昂。”

宋应昌见李昖得寸进尺,小饮一口清茶之后再次起身,拱手道:“多谢殿下赐茶,想必朝鲜军在独立指挥之后定会战力倍增,并将倭寇彻底击溃。既如此,本部堂也可以立刻撤兵辽东,回京复命。

请殿下放心,本部堂会向皇上如实陈奏,就说朝鲜必能坚持到底,将倭寇全部歼灭,而我大明已经尽到宗主国之大义,接下去只要观战助威即可。”

听到此言,朝鲜君臣无不惊愕。李昖大吃一惊,急忙挽留,表示单靠朝鲜自身难以收复国土。宋应昌一脸诧异,问道:“方才殿下不是还说,只要朝鲜军能独立出来,便会更利于战斗么?既然我明军已然成了帮倒忙的,那还不早早回去,留在朝鲜餐风饮雪作甚?”

李昖连连否认,表示自己万无此意,没有大明援军是万万不能击败倭寇的。

宋应昌轻轻一笑,道:“殿下,若有可行之建议,本部堂自然都会接受,但此事实在过于荒谬。朝鲜大臣对受到我大明统一指挥一事一直抱怨不平,本部堂也早有了解。其实说到底,不过是所谓的自尊心受挫,急于找回颜面而已,并非是我明军仗势欺人,要将朝鲜纳入指挥之下,而是将指挥系统有效统一乃是战场决胜之要素之一。

这里本部堂试举一例,蒙古右翼十万铁骑、幅员万里,但自先帝隆庆年间达成朝贡起,便纳入我大明指挥之下,高阁老曾数次指挥其军作战。本部堂可从未听说顺义王在战时要求自行其是,而不听高阁老指挥的咄咄怪事!

十万蒙古铁骑是何等强大之军力,想必殿下与朝鲜众臣心中当有公论,他们都能老老实实在大明指挥下作战,更何况朝鲜军并未具备地区独立作战取胜之能力,却强要享受比顺义王更高的待遇?

若朝鲜果真有如此能力,则一开始就不必向大明请求救援。如果殿下希望朝鲜军独立作战,那就请向我、向朝廷、向皇上展示朝鲜之力量。”

说罢,宋应昌扬长而去,而朝鲜君臣无言以对。

事后不久,李如松得知宋应昌因为明军殴打朝鲜将领一事对朝鲜做出过口头上的问责承诺,因此主动来向宋应昌请罪。

宋应昌这次似乎没有之前好说话,上来就是一顿教训,道:“孤军深入,轻犯敌锋,几致不测,而大将若死,则皇威大损!届时数万将士都将被你牵连治罪,如何歼灭敌寇以复皇命?

你父李宁远用兵有方,胆大心细,有勇有谋,你却如此鲁莽冒进,须得好生反躬自省,不可再有此冒失行动。”

宋应昌知道如果光是批评李如松,以李如松的脾气恐怕未必服气,因此搬出来和他做对比的是其父李成梁。大明朝孝道大似天,你再牛逼,难道还要跟你爹论一论高低?信不信李成梁大耳刮子抽你?于是这样一来,李如松就无话可说了,只能乖乖领训。

但宋应昌接着却又说道:“不过此战也并非一无是处,北军勇猛以令敌寇胆寒,也是在你治下才能有如此战力,换做平常军旅早已伏地请降。

以寡敌众,面对十倍之敌依然能坚守待援,最终击退倭军主力,此事我自会为你请功,而内阁中有高阁老在,自然也不会看不到此战之艰难和你临战之勇气。”

这就是打一棍子给个枣,李如松还能说什么,只能拜谢了。宋应昌是经略,身份贵重,说完这些便先行离开。

但他这一走却出了点情况,此前受到区别对待的南军官兵逮着机会,借此局面对北军冷嘲热讽,发泄对上次报功的不满。

如南将王必迪就公开质问李如松道:“抛弃大军仅率先锋出击,结果陷入重围,倘若主将有个长短,全军必士气大挫,甚至溃退,如此主将不当严惩么?”

其余南军将领如骆尚志、吴惟忠等人也都出言指责,而李如松不加理会,径自离开。祖承训、查大受等北军将领则反过来指责南军目无上官,南北军将领不欢而散。

不仅将官之间,几日来南北军士兵也争吵不休,彼此讥讽辱骂,终成两方大规模斗殴,明军大营一时大乱。宋应昌及时出面令人鸣炮制止,令亲兵抓捕南北军士兵领头闹事者就地斩首,公开训示并颁行奖赏安抚大军。

经过碧蹄馆一战,李如松亲军死伤甚多,不少亲信猛将都战死沙场,自家精锐受到重创,回头看看,甚至自己也险些丧命。如果说这些还算将领惯见之事,那么南北军矛盾重重,互不相容,自己这提督到底还能不能指挥得动南军,又能不能在战场上信任南军,那就难说了。

在这样的心思之下,李如松战意陷入消沉,连开城也不想要了,干脆借口损失过大,一路将李家军主力后撤至平壤。宋应昌强令不动,气得仅率李家军之外的其余军队驻扎开城,号称日军若来,自己这经略就死在开城算了。

不过好在此时日军并不会来。这次碧蹄馆血战,事实上明军前后真正参战的兵力只有六千,而日军参战兵力高达四万三千,最终结果却是明军伤亡千余,日军伤亡四五千之多。李如松在心疼他的核心嫡系不假,日军又何尝不是被打怕了?

小早川隆景这位智将亲自指挥,立花宗茂亲率精锐作为先锋,早期以十倍兵力合围李如松三四千人却始终啃不下这块硬骨头,反而崩掉了自己的门牙。这战果一出来,日军自问能守住汉阳都是天照大神保佑了,哪里还有胆量进击!

现在日军方面正一门心思找国内求援,如若不果,那就得考虑南撤了。不过明军方面因为李如松擅自后撤,却也闹出了问题。

感谢书友“曹面子”的打赏支持与月票支持,谢谢!

最新小说: 大秦:朕的长子是祖龙 女尊之重振妻纲 穿越大周王朝签到系统 赵昊是哪本小说的主角 恐怖通缉令 抗日之铁血征程 游龙戏凤 民国秘事 傍上将军生包子[星际] 贞观匹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