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孟子·公孙丑上】
皇帝的想法是把由他裁定的经义当做最高意识形态,所有人只要是入学、入仕都要去研习它,类似于后世的马喆,虽然对专业学问没什么用,但却是绕不开的一个关卡。
而郑玄其实也并不是特别抵触皇帝通过太学五科,对专业官僚人才进行培养,恰恰相反,他对于皇帝所言‘术业有专攻’、‘学以致用’等语很是赞同。之所以与皇帝争论,仅仅只是反对皇帝将经义丢在一边,以至于轻经义、重旁科的做法。在他看来,若是选官皆从旁科选举、或是旁科出来的官员更容易晋升,那么长此以往,世上将再也无人主动去研习经义——圣人之学就要断绝在郑玄这一代人手里了。
在郑玄这类纯儒眼中,这是一件比死还可怕的事。
所以他必须得争,他既无爵禄、又无显赫的家世,争起这件事来比朝中任何一人都要毫无顾忌。但他也知道说话的分寸,就着刚才的话题与皇帝辩驳了几句,在互相明白各自的底线之后,两人终于达成了妥协。
“陛下钦明文思,欲开一代宏业,老朽得遇治世,莫不幸甚。”郑玄说道:“陛下设办五科,是取‘为政得人’之意,但老朽窃以为,得人固然重要,但‘为政以德’也必不可少。人臣有德,才能爱人治人,使先王之道,光大于明时。”
这其实是将经义与德行素质挂钩,说到这里,郑玄等若是委婉的同意了五科并举的理念,只是他的立场是,要将经义最基本的道理贯彻到其余四科中去。他这个想法其实与皇帝不谋而合,皇帝也知道,郑玄一旦入朝,将会使沉寂已久的朝堂就太学一事引发纷纭。有郑玄这个巨儒给马日磾他们当主心骨,皇帝对太学的改制虽说不会倒退,但至少很难进一步发展。
幸好皇帝提前跟郑玄打好了交道,也早就为此绸缪了退让的余地,此时不紧不慢的说道:
“太学在设立之初,我便定下章程,每科都有必修、选修、主修和辅修等课。主修与辅修是其所在科的具体书目,必修则是《孝经》、《九章律》,至于选修,则是在《尚书》、《易》等经之中另选一门研习。这四类修习学业,当以必修、主修为重,如此既不耽误各学所长,也不妨碍精通圣人之道。”
皇帝这是将后世大学里的制度搬了过来,在学习专业知识之时,也不能忘记意识形态的灌输。只是《孝经》虽然包含君臣父子的伦常,但并不能完全解决皇帝的需要,只能凑合着用。所以眼下最要紧的问题就是找一个、或是创立一个符合皇帝这个统治者以及这个时代需要的思想理论。
“陛下睿鉴。”郑玄此时只是同皇帝解决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今后太学依然会是五科并举,但明经将会贯彻到所有科目之中。在这个基础上,郑玄准备进一步跟皇帝说些经义分支上的意见,比如将迟迟未有长期、正式加入太学博士行列,也就是官方学术的古文经学。
怎料郑玄刚提出一个话头,一直静候在帐门边的小黄门穆顺便适时的打断道:“陛下,典农校尉他们来了。”
这自是皇帝有意为之,他着即点了点头,说道:“郑君先回去暂歇,以后你我论道的时日还长,不必急于这一时。”
郑玄无奈,只好与孔融退下了,两人退出帐外,孔融正巧看见跟在典农校尉吴匡身后的太史慈。趁着皇帝尚未传唤,孔融悄然拉着太史慈问道:“子义来此多久了?”
“约有一刻钟。”太史慈如实说完,不禁问道:“怎么了?”
孔融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也不理他,径直丢下太史慈,迈开几步,走到郑玄的身边,与他并肩而行。
“陛下言辞犀利,语句老练,每每让人深思。”郑玄低眸看着脚下的路,像是自言自语:“就是读的书太少、太浅,桓公雅与赵台卿虽精于一经,却不善旁引,一直这么学下去,陛下的天资岂不就白白浪掷了。”
孔融接口道:“桓典家传《欧阳尚书》,历代授**王、赵岐精于《孟子》,据说其中大义最得陛下推崇。此二者虽与我等道理龃龉,但也不是一时就能驳倒的。至于郑君,你今日与陛下辩驳有些过激了,这恐怕不是什么好事。”
“陛下一时不想与我谈两家经学的优劣,这我知道。”郑玄此时止步,在他面前是一个人为挖出来的小土坑,他站在坑边,凝视着被阻绝的道路,心里一点也不急:“所以我才与陛下谈论太学五科的得失优劣,只有这样,才会为人所重。”
为‘人’所重,这个人不单单是指同为古文经学的大家马日磾,更是指奉行今文经学的杨氏等人。
郑玄的名望与才识是有目共睹的,作为马融的学生,他这次带着大批门生弟子入朝一定会受到司徒马日磾等人的厚遇,而他与皇帝在太学五科上引发的一次争执,更会被其他人利用起来当做敲击太学现行体制、甚至是在朝廷掀起新一轮斗争的枪口。
“这么做可就要有大朝争了,郑君即便能因此借势发扬古文,但也将成众矢之的,稍有不慎,恐怕会……”孔融忧心道,他一直都很尊重郑玄,此时也不免为郑玄将会陷入政治漩涡而感到担忧:“这是谁给郑君出的主意?”
孔融猜的很对,这的确不是精于儒术、疏于权谋的郑玄能够想出来的,但对方没有直接答他,反而侧过身说起了别的:“老夫很久以前就明白了一件事。”
“何事?”孔融一愣。
“一旦入了朝堂,便由不得自己。”郑玄的眼中满是饱经世事的沧桑,像个宦海沉浮已久的老吏,他感慨道:“当初卢子干就是如此,老夫那时还笑话过他,可没料到现在轮到我不得独善了……孔君,你也得好自勉之啊。”
“既然早知会如此,郑君当日又为何同意随我入朝?青徐之间虽然丧乱,但江东还算太平,若真是为了避难,大可远走江淮,何故随我千里走一遭?”孔融皱眉道,心里隐然有一丝后悔,若是郑玄因为两派政争而无法保全,那他可就要愧死了。
“这既是卢子干的遗志,也是老夫生平宏愿!古今经学等各家之说,争执数百年,多少大儒为此皓首竭力,穷其一生也只能拘于一家之言,难寻大道。如今既然天子多智,有意开辟新气象,圣主难逢、治世难遇……”郑玄大义凛然的说道,此时他已经跳出了学派之间狭隘的桎梏,迈向了更高一层的境界:“我何不能糅合两家,一举了结这场纷争?”
“天子虽然奋发有为——”孔融惊疑不定的低声说道:“你又如何断定?”
“孝武皇帝有《春秋繁露》、孝章皇帝有《白虎通义》,我今日观陛下谈吐举止,断定其绝不甘只做守成或中兴之主,若果真重开盛世,岂能没有一部旷世经典?”郑玄面露激动之色,一双老眼流露出精光,胡须也因此不住的颤抖着。
“难、太难了。”孔融虽听得心潮澎湃,但仍存了一丝冷静:“郑君还是先操持现在的麻烦,再论其他吧!”
“卢子干当年即便再危难的时候,都不忘了注释经书。”郑玄语气里满是对故友的怀念与悲伤,兴许他这次来除了自己,更多的还是为了卢植:“人这一世不过数十年,总得有个什么执念在心里,让你一直走下去,不然岂不是白白辜负了苍天?”
说着,郑玄手脚麻利的迈开步子,从身前这个小土坑上跨了过去,全程甚至不需要孔融的扶持,动作流畅的像是年轻了十岁。
孔融看着郑玄头也不回的往前走去,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虚握双拳,也跟着迈过了土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