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殿卿率人撤退,等候大部队的到来。
当章先生率领大军赶到时,祖殿卿就将先锋部队的遭遇进行了讲述。
章先生对此并不奇怪,他说道:“太子率军前来增援,那是再正常不过了。只是有一事我有些意外,他们竟然在金口阻击咱们。”
祖殿卿说道:“对方仅仅是一个火枪兵卫所就击败了咱们的一万大军。这里面也有咱们轻敌的因素。但是真要是打起来,他们一个卫所起码得顶咱们两个卫所的兵力。”
章先生听出了祖殿卿话里的担忧,说道:“祖老大也不必过于担心。太子前来增援,早已在我的意料之中。他既然敢来,那我们就不能客气了。将其擒获,对我们今后的战局帮助甚大。所以,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将其拿下。”
祖殿卿说道:“这有些难吧。且不说他手中掌握的那些卫所。就是他身边的那些侍卫,个个都是武艺高强的高手,明的,暗的,咱们可都不行呀。”
章先生听了,笑着说道:“祖老大多虑了。咱们只需要在正面战场牵制住对方即可,至于如何擒获太子,此事我已经有了初步的方案,会安排人去做的。这一点就不用操心了。”
对于章先生的话,祖殿卿也是半信半疑。
他与章先生接触的这些时间,除了领略了章先生的运筹帷幄、足智多谋外,还隐隐地感觉到这个章先生不简单呀。
在他的背后应该是有一股势力的。
否则,为什么很多事情无需祖殿卿等人操心,却能按照章先生的预期实现呢。
显然章先生应该是安排了他那边的人做这些事情。
此次对付太子,章先生依旧是这个态度,这个策略。
对此,祖殿卿除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外,就是闭口不问。
他知道,章先生不说,自然有他不说的道理。
自己如果主动去问的话,那就非常不好了。
轻者惹怒章先生,重者会令其愤而走之。
自己一步步走到今日,全都仰仗章先生。如果让“劳苦功高”的章先生离开,这是祖殿卿所不能接受的。
因此,他只能是对于章先生的安排,欣然接受,并且做好自己的那份工作。
于是,纠集人马,继续向金口进发。
此时,朱厚照率领其他三个卫所赶到了金口。
对于包长善的迎头痛击,朱厚照夸赞道:“包将军。干得漂亮。五千打一万,歼灭俘虏过半,这可算是打胜仗了。”
包长善谦虚地说道:“殿下。对方轻敌冒进,而且别看人数多,战斗力根本不行,就是一群乌合之众。末将才能打赢此仗。”
王钦被朱厚照安排,负责情报收集工作,他说道:“殿下。对方的大部队大约三万多人,正在赶往金口。对方既然在金口吃了大亏,这次应该学乖了。接下来就得有硬仗得打了。”
朱厚照听了王钦的介绍,说道:“对方的首领叫祖殿卿吧。”
“是的,殿下。此人曾在军中效力,后期逃离,来到了荆州落脚,因不堪生活重负,在孩子病死、媳妇自杀、杀死东家之后,选择了落草为寇,不知怎的,竟然突然发动暴乱。”王钦说道。
朱厚照说道:“本是军中的可造之材,竟然会变成发动暴乱的匪首。这个转变,绝不是一天两天,一件事、两件事所能造成的。我们朝廷如果任由此类事情发生。那是非常不妙的。一个祖殿卿就造成这么大的乱子,如果出现十个、一百个、一千个,又会是怎样的局面呢?”
这番话,在场的众人竟然无人能够回答。因为朱厚照说得很严肃,也很严重。
大家都知道,无论是军队、官府、还是地方上的地主豪绅,哪怕是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人做得不过分,也不会令祖殿卿做出如此之举。
如果军中能够按照朝廷的规定,按时发放粮饷,对待士兵不那么苛刻,也不剥削、欺压士兵,祖殿卿又怎么会选择当逃兵呢?
如果东家能够宽限田租,对祖殿卿不那么过渡盘剥,在祖殿卿家中揭不开锅的时候能够伸出援助之手,他的媳妇、孩子又怎么会出事呢?
如果官府能够全力赈灾,将朝廷拨付的赈灾粮足额发到灾民手中,祖殿卿家里能够平安渡过难关,他又怎么会被迫落草为寇呢。
正是这帮人在日常当中,做得不好,做得过分,才将祖殿卿一步步逼上梁山。
在朱厚照看来,社会上出现林冲式的人物,是一个悲哀。
林冲,大家并不陌生。本是八十万禁军教头,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硬是被一步步逼上了梁山,走上了对抗朝廷的道路。
一个可以为我所用之人,变成一个处处对抗之人。一反一正,那可是双倍的差距呀。
更为关键的是,并不是祖殿卿一个人这样。
底下这帮人平日里不干人事,将老百姓惹毛了,走上了犯罪、造反的道路。
朝廷即便是将这帮人都处决了,也为时已晚。根本弥补不了这些造反之人所造成的巨大损失。
可以说,这些人造孽,最后朝廷来买单。
这也是朱厚照为什么要对各级衙门、军中卫所进行改革、整顿的原因之一。
他希望不要出现林冲逼上梁山的事情。
因为,这会对大明造成巨大的威胁。
一个林冲,或许并不可怕。
但是,出现成千上万的林冲,那产生的破坏力,可是非常惊人的。
即便是朝廷最后调集重兵,将其镇压,那也是元气大伤。
说白了,这都是大明内部矛盾。解决起来,耗费巨大。
而这些耗费,又会造成百姓的负担加重。
再有一些贪官污吏推波助澜。又会让另一拨百姓走上造反之路。
朝廷再调集重兵进行镇压。
这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再加上周边虎视眈眈的邻居,趁火打劫,选择入侵。又让局势更加紧张。
而这种恶性循环一直进行下去,国力必然严重受损,久而久之,在没有力挽狂澜的情况下,就会走向灭亡。
而到了最后时期,及时有人励精图治,想要扭转这个局面,那也是为时已晚。
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而朱厚照就是打算,让大明避免陷入这种恶性循环,避免这种悲哀的发生。
大明目前的形势,要比明末的时候,强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