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5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风起兮云飞扬之帝国 > 第三百四十七章朱佑樘驾崩

第三百四十七章朱佑樘驾崩(1 / 1)

1521年(弘治三十四年)5月24日,大明皇帝朱佑樘因病驾崩于乾清宫,享年五十一岁,在位三十四年,庙号孝宗。

明孝宗朱祐樘(1470年7月30日―1505年6月8日),汉族,年号弘治,明朝第九位皇帝,明宪宗朱见深第三子。

明孝宗朱佑樘的童年非常坎坷不幸。他的生母纪氏是广西纪姓土司的女儿,纪姓叛乱平息后,少女纪氏被俘入宫中,管理皇帝私房钱。一次宪宗偶尔经过,见纪氏美貌聪敏,就留宿了一夜。事后,纪氏怀孕。宠冠后宫的万贵妃知道后,命令一宫女为纪氏堕胎。纪氏的人缘很好,派来的宫人不忍下手,回报万妃时就谎称是肚内长了瘤子而不是怀孕,万贵妃仍不放心,下令将纪氏贬居冷宫。纪氏是在万贵妃的阴影下,于冷宫中偷偷生下了朱佑樘,万贵妃得知后又派门监张敏去溺死新皇子,但张敏却冒着性命危险,帮助纪氏将婴儿秘密藏起来,每日用米粉哺养。被万贵妃排挤废掉的吴皇后也帮助哺养婴儿。万贵妃曾数次搜查,都未找到就这样朱佑樘一直吃百家饭长到六岁。

一天,张敏为宪宗梳头时,宪宗叹息说:我眼看就要老了,还没有儿子。张敏连忙伏地说:万岁已经有儿子了。宪宗大吃一惊,忙追问究竟,张敏才说出了真情。宪宗皇帝听了大喜,立即命令去接皇子。当宪宗皇帝第一次见到自已那因为长期幽禁,胎发尚未剪、拖至地面的瘦弱的儿子,不禁泪流满面,感慨万千。当天召集众臣,说出真相。次日,颁诏天下,立朱佑樘为皇太子,并封纪氏为淑妃。但随之不久纪氏却在宫中暴亡,门监张敏也吞金自杀。显然,纪妃与张敏之死皆与万贵妃的迫害有直接关系。宪宗的母亲周太后担心万贵妃会对太子下毒手,就亲自将孙子抱养在自己的仁寿宫内,才使太子安全地生活在宫中。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春,万贵妃病死,宪宗也因悲伤过度于八月去世,皇太子朱佑樘于九月壬寅日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弘治,是为明孝宗。然而宪宗留给18岁太子朱佑樘的,是一个朝政紊乱,国力凋敝的江山。在这个上天有意安排的千疮百孔的舞台上,孝宗皇帝用自己的宽容与勤奋力挽狂澜,让明朝得到了中兴。由于幼年生活的坎坷,孝宗一直身弱多病,虽然经过李时珍等调养但身体还是很虚弱,朱佑樘一生只有张氏一个皇后是封建社会皇帝仅有的最惨的光绪皇帝也有一后二妃子。

孝宗还开辟了文华殿议政,其作用是在早朝与午朝之余的时间,与内阁共同切磋治国之道,商议政事。

朱祐樘提倡直言进谏,为人宽厚仁慈,躬行节俭,不近声色,勤于政事,重视司法。孝宗皇帝的勤政终于得到了回报,弘治朝吏治清明,任贤使能,抑制官宦,勤于务政,倡导节约,与民休息,是明朝历史上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和平时期被史家称为“弘治中兴”。

他在弥留之际召刘健、李东阳、谢迁等入乾清宫接受顾命,命传位于皇太子朱厚燳,并叮嘱诸卿说:“太子人很聪明,但是年龄还小,又好逸乐,诸卿要好好辅佐他,使他担当起大任,朕死也瞑目了。”最后给太子朱厚燳的最后嘱咐是“任用贤臣”。

他的治国思路是很开放的,他不拘泥守旧,敢于否定前任的政策,即他的父亲明宪宗的既定政策,大胆拨乱反正。由于明成化时期,宪宗皇帝宠信佛道,致使许多佞幸小人混入朝中,朱祐樘诏令朝中不可崇佛信道,将前朝的法王、国师、真人、国子等封号一律革除,处死曾经妖僧继晓,使文武百官相庆。

在人事安排上,朱祐樘完全来了一次大换血,他对前朝的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及奸佞小人如侍郎李孜省、太监梁芳、万贵妃的弟弟万喜等人,毫不手软地做了处理,将内阁首辅万安罢官,将梁芳下狱,将李孜省流放,同时,罢免右通政任杰侍郎蒯钢等千余人。但他并没有大开杀戒,史家对他的此举多有称颂文。朱祐樘勤谨一生,处处以人为本。他将四品以上官员名单贴在宫内文华殿壁墙上,平时熟记,做到心中有数,意在掌握官员动态,不受蒙蔽。

他每天上朝听政,除早朝外,还恢复早已废弃的晚朝制度,他常披阅奏章到很晚,从来不允许太监代批奏章。有一天,仁寿宫起火,人慌马乱的救火,忙了一夜,朱祐樘没合一会眼,因此他没去上朝,就特地派人到朝堂向众大臣说明原因,向众臣请假。

在用人准则上,朱祐樘遵从唯贤唯德,大量重用贤才之士,这样,形成“弘治朝中多君子”的太平盛世局面。他制定了严格的官吏考核制度,提拔选调官员主要以政绩为主。

朱佑樘待臣下很宽厚,能推心置腹,从未鞭打过大臣,因此,君臣之间亲密无间,形同一家人。对臣下宽厚平和,京官夜返家中时,必派铺军执灯传送,这些事虽不算大,但作为一个封建皇帝能如此曲体臣下,确属相当不易了。这样,一大批以廉洁、勤奋、有事业心、以国为家的贤臣得以有机会施展才干,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良臣大集合。

就在朱佑樘驾崩的次日,朱厚燳在群臣的拥护下,以及朱厚炜、朱秀荣、杨慎、张皇后等人的见证下,于乾清宫内登基称帝,成为大明的第十位皇帝,皇后夏氏。当年仍然延用弘治年号,次年改年号为“正德”。

明武宗朱厚燳(1491年10月26日-1521年4月20日),明朝第十位皇帝(1505年-1521年在位),在位期间年号正德。朱厚燳是明孝宗朱祐樘和张皇后的长子,唯一的弟弟朱厚炜又早夭,是孝宗唯一长大成人的儿子,两岁被立为皇太子。

根据清人编纂的《明史》记载,武宗一生,贪杯、好色、尚兵、无赖,有人认为他荒淫暴戾、怪诞无耻,为世人所诟病;但是也有人认为武宗追求个性解放、刚毅果断,弹指之间诛刘瑾,平安化王、宁王之叛,应州大败小王子,是极具个性色彩的皇帝。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去世,死后葬于康陵,庙号武宗,谥号武宗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

明武宗朱厚燳,生母为张皇后。两岁被立为皇太子。由于孝宗一生只宠爱张皇后,而张皇后只为孝宗生了两个儿子,次子朱厚炜早夭,因此武宗自小就被视为掌上明珠,而且少年的武宗非常聪明,老师教他的东西总是能很快学会,按理说他应该成为一个很好的皇帝,但就是周围的太监,毁了这个聪明的孩子。

东宫的随侍太监中,刘瑾、马永成、高凤、罗祥、魏彬、丘聚、谷大用、张永八个太监号称八虎,他们以刘瑾为首,为了巴结日后的新皇帝,每天都进献一些奇特的玩具,还经常组织演出和体育活动,当时的东宫被人们戏称为百戏场。年幼的武宗不能抵御这些东西的诱惑,于是沉溺其中,终其一生没有自拔。建豹房沉迷其中,学业和政事当然也就荒废了。

朱厚燳因为自己生肖属猪,曾一度敕令全国禁食猪肉,但他自己仍食用猪肉,“内批仍用豕”;旋即在老师大学士杨廷和的反对下,降敕废除。

正德十二年(1517年),武宗来到宣府,并决定在这里营建镇国府。为什么称“镇国府”呢?原来武宗自封“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凡往来公文一律以威武大将军钧帖行之,并为自己更名为朱寿,后来又加封自己为“镇国公”,令兵部存档,户部发饷。亘古以来,还没有哪个皇帝自降身份向朝廷称臣的,真是视国事朝政为儿戏。

正德十二年(1517年)十月,武宗终于盼到了一显身手的机会。在得知鞑靼小王子伯颜部寇关来袭,武宗非常高兴,亲自布置,希望同小王子大战一场,即“应州之战”。

这场战斗十分激烈,明军一度被鞑靼军分割包围。武宗见状亲自率领一军援救,才使得明军解围。双方大小百余战,期间武宗与普通士兵同吃同住,甚至还亲手杀敌一人,极大地鼓舞了明军士气。最后,小王子自度难以取胜,引兵西去,明军取得了一场难得的胜利,史称“应州大捷”。

想明英宗当年率20万大军却在“土木堡之变”中成了鞑靼军的俘虏,而此次武宗率五六万人抗击四五万鞑靼军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此后鞑靼兵长时间内不敢内犯便是这次战斗的直接结果。而且在这场战斗中,武宗亲为指挥布置,战术正确,指挥得法,体现了较高的军事指挥才能。应州之役,成为武宗一生中最为光彩的时刻。这一战体现出了武宗较高的军事水平,在战局不利的情况下能有较快的反应,但在史书上事实被歪曲。

关于应州之战,另有说法,《武宗实录》载:“鞑靼军队阵亡十六人,明军阵亡五十二人(存在很大争议)。”对于明武宗而言这不算是光彩的时刻。史官不敢明言武宗之虚,但是后人可以轻易推测真相。也可能为文言文中分数表示方法,如“十六七”在文言文中指十分之六七。正德帝还曾亲自接见第一位来华的葡萄牙使者皮莱资。

武宗虽是荒唐,但在大事上一点也不糊涂。武宗处事刚毅果断,弹指之间诛刘瑾,平安化王、宁王之叛,大败鞑靼小王子,且多次赈灾免赋,这些都是正德年间大事。而且,他在位时臣下仍有不少贤才,也从侧面反映出这位帝王治下总体上仍有可称道之处。

《明史》赞曰:明自正统以来,国势浸弱。毅皇手除逆瑾,躬御边寇,奋然欲以武功自雄。然耽乐嬉游,暱近群小,至自署官号,冠履之分荡然矣。犹幸用人之柄躬自操持,而秉钧诸臣补苴匡救,是以朝纲紊乱,而不底于危亡。假使承孝宗之遗泽,制节谨度,有中主之操,则国泰而名完,岂至重后人之訾议哉!

朱厚燳在登基之后,在张皇后和首辅杨廷和的支持下立刻对大明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其中主要是规范立法,打击豪强,将所有人都置于律法的威慑之下,任用海瑞为律法院院长。另外朱厚燳还命人制定了《商律》,规定了商业行为中买卖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目的是想为国内的工商业提供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

海瑞(1514年1月22日-1587年11月13日),字汝贤,号刚峰,海南琼山(今海口市)人。明朝著名清官。海瑞一生,经历了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

明太祖朱元璋把宰相废除了之后,皇帝一天要处理的国家大事400件,每天需要阅读的文字可能是20万左右。并不是所有的皇帝都跟朱元璋一样是劳模,明太宗朱棣不得不使用一些学士来帮助他处理行政工作成立了内阁,一代一代演变到了正德皇帝时,内阁制度才正式有模有样:有官员名称、办公地点、下属人员,内阁的所有大学士级别就从原来的五品或六品提升到了二品,甚至一品,比所有的五府六部官员们级别都高,所以到了正德时期才最后形成了内阁制度。

前期推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清理勋戚王爷庄田、罢天下镇守中官、改革科举制度、革除外戚世封等,内容广泛,成效显著。所以获得很多赞美之声,河南道御史刘安说:“今明天子综核于上,百执事振于下,丛蠹之弊,十去其九,所少者元气耳。”

除此之外,朱厚燳还通过律法与报纸等舆论工具宣传,大力提高商人与工人的社会地位,同时放宽一些国内对各方的管制。

朱厚燳在西北有曾铣和张羽镇守,借辽东征战收复洪城寿、吴三贵等辽东将士,王鹏、杨光泽等也成为心腹之人,这样全国的军事力量都在朱厚燳掌控之中。鞑靼归附和清国的移居北美洲加拿大,天朝千百年来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从此不再了有了,明朝的九边也可以取消了。

所有改革从一开始都是十分困难的哪怕是由朱厚燳这位大明皇帝亲自推动也依然一样,那些靠着特权积累了大量财富的贵族豪强为代表的顽固派们。看到自己的利益被剥夺,自然发起了激烈的反抗。每天朝堂上都有一批大臣向朱厚燳上书施压,想要让他收回成命。

但是朱厚燳的决心显然超乎所有人的想像,他不但顶住了这种压力,甚至还趁机以结党营私的名义打掉了几个清流顽固派的中坚人物,甚至连一直不动声色的原弘治老臣李东阳、李梦阳、王宗彝也受到涉及。

王宗彝等本来考虑到朱厚燳性格上的缺陷(天性好玩),认为他会顶不住朝堂上的压力而退缩。但没想到朱厚燳的表现远超他的意料,这让王宗彝、焦芳最后的一个奢望也化为泡影,再加上以前李东阳的劝解,以及杨廷和在朝廷的影响,最后王宗彝、焦芳经过半年的权衡后,最终还是向朱厚燳提出辞官,而朱厚燳也立刻批准。

王宗彝、焦芳是顽固派的一面大旗,现在连这面大旗也倒了,使得清流顽固派是元气大伤。改革遇到的阻力也立刻大减,甚至不少顽固派看到风向不对,纷纷选择向朱厚燳投诚,以此换来自身的保全。

就在朱厚燳在大明国内推行改革的同时。去年陪同葡萄牙国王和法国国王到大明访问的朱厚炜、林梦雪、杨慎、朱秀荣四人在两国国王回国后,由于朱佑樘病重一至留在北京。参加过朱佑樘的葬礼后,选择了回到兰芳王国和马六甲总督府,主要精力都放在国内的发展,另外还有关注大明的改革,若是朱厚燳遇到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他们也会出面帮着解决。

最新小说: 赵东苏菲都市潜龙 超强近卫赵东 叶辰夏若雪 罗峰柳眉 且以情深共白首 罗峰君怜梦 花都兵王 赘婿李石川 奶油樱桃 亮剑:从重生周卫国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