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打量一下戚善面上的神情,见到她眼里面有笑意,当下笑着说:“好,珍儿几时愿意过来,我都高兴的。”
柳氏妯娌瞧见林氏在说话前,瞧了戚善一眼,她们这个时候也想起了,现时不同从前了,戚善嫁了进来了,她们跟着瞧了戚善一眼,见到戚善一脸坦然的神情。
晚餐的时候,男人一口锅子热闹用餐,女人们和小孩子一口锅用餐,同样是热闹不已。
元仕进夫妻在吃食上面不小气,戚善面对元达和两家人表现得大方得体,元仕进心里面是喜欢这种场面的,在元达和元达庆两家人走了后,他和林氏说:“这样的日子,才是舒服痛快。”
林氏从早忙到晚,哪怕有三个儿媳妇和孙女帮忙,这一会也觉得腰酸背痛,她许久没有准备这么多的用餐了,她听元达仕的话,扶着腰说:“偶尔来一次,我们家供得起。
日日这样的吃,我们家供不起,而且笙儿以后还要进京赶考,老大和老二只会出一张嘴,最后还是要靠笙儿自个。我们当爹娘的帮不了什么忙,也就不要为儿子多添一些事情了吧。”
元仕进不说话了,当年儿子这一辈读书,已经把元家老底子掏空了,如果元达笙不是自个有出息,最多也只能走到举人这一步,现在他能够往上走,那是他自个的本事。
林氏原本不想打击元仕进高兴的心情,可是她怕他又在想下一餐的事情,自家是什么情况,小儿媳妇瞧得明白,他们夫妻表现得太过得意了,小儿媳妇总会多想一些事情的。
第二天,林氏和戚善商量元希珍过来的事情,戚善表示听从她的安排,侄女来了,她的心里面一样是高兴的。
林氏这个时候只盼着柳氏懂事一些,中午的时候,元希珍背了一捆砍好的柴火过来,戚善在厨房里烧火,林氏指点元希珍跟着戚善学习烧火,把戚善和元希珍都逗笑了。
戚善笑着说:“娘,珍儿会烧火的,你还是教她煮饭菜吧,我来烧火。”
林氏瞧着戚善摇头说:“老三家的,珍儿以后煮饭菜的时候,未必有人会帮她烧火。她要从这方面入手,我们当长辈的人,在这个时候不能心疼孩子。”
戚善因此站了起来,想一想元希珍来了,她要在厨房里,她们祖孙都不自在,便笑着对她们祖孙说:“娘,珍儿,那我回房了。”
戚善走了后,元希珍心里面有些不安的凑近林氏:“祖母,小婶婶这是不欢迎我来吗?”
“傻。”林氏用手指点了点元希珍,说:“你小婶婶是担心她在场,你在我们面前不自在,她不在厨房里面,你可以自在一些。”
元希珍娇俏的吐了吐舌头,想了想,心里面还是有些不安稳,说:“祖母,我要是天天过来,在这里学煮饭还顺带吃一餐饭,小婶婶真的不会说什么话?”
林氏瞧着她摇头说:“你中午学了后,下午回去煮给你爹娘尝味道。你要觉得自个这道菜可以出师了,我教你做别的菜,我也只会煮自家菜。”
林氏在戚家吃过饭菜,戚家人煮饭菜的味道比她好,戚善嫁进来后,林氏一直把着厨房不松手,就是担心他们夫妻吃习惯戚善煮的饭菜,将来舍不得放手小儿媳妇跟着小儿子走。
戚善这方面也表现得非常好,不管林氏煮什么菜,她都能够吃得津津有味,仿佛林氏煮的饭菜极其美味,逼得林氏也不得不去寻村长家讨教煮菜的方法。
戚善其实是喜欢元希珍这个侄女的,瞧着就是满脸懂事的样子,吃饭的时候,吃完一碗饭要再还有一碗的时候,她还会打量一下家里人的神情,见到大家低头吃饭无人理她,便欢快的去添了饭。
午餐后,元希珍洗了碗,又把厨房面上抹了一遍,小姑娘做事干净麻利,戚善瞧后在林氏面前夸赞了元希珍,她红着脸和林氏还有戚善表示,她明天还来,会继续好好做事的。
元希珍走了后,林氏和戚善说:“家里面的孩子们都很好,只是他们的娘有些眼皮子浅,把孩子们的前途给误了。”
果然癞痢头儿子自家的好,在林氏的心里面,孙子们事事皆好,就是有一个不太懂事的娘。
戚善是不接这种话题,她笑着说了别的事情:“娘,元家村过年有哪些习俗?你和我仔细的说一说,我过年的时候,也会多注意一些。”
林氏听戚善的话,想起过年要准备的事情,笑着说了起来,戚善听后表示要记录下来,她转头去拿纸笔过来,林氏见到她这个架式,反而说不出话了。
戚善只有把纸和笔送了回去,转身再进房间,林氏瞧着她松了一口气,说:”我这样人说的话,如何能用纸笔记了下来,你那样做,我心里面紧张,气都不敢大喘一口出来。”
戚善瞧着林氏笑着说:“娘,我现在不着急了,我跟着娘做一遍,也能记一个七七八九,以后有不懂的地方,我再来问娘便是了。”
林氏连连点头说:“行,我其实也是跟你祖母学的,她老人家在的时候和我说,这样的事情,一年做的不行,两年继续做,只要用心,总有一年能够做得成样子。”
戚善好奇元达笙祖父祖母的事情,林氏挑选了一些事情和戚善说,表示两位老人家如果活得久一些,自家的生活只会更加好一些。
林氏感叹说:“你们祖父的性子只要不涉及读书的情况下,他表现得特别和善。你们的祖母是一个特别精明能干的人。维持一个大家相当不容易,她能让一家人和睦相处。”
戚善赞同的点头,当家主母除去和善的外表外,还一定要精明能干,她的祖母和大伯母就是这样的人,在许多的时候,大家只瞧见她们和善可亲的一面,会忽视她们内在的精明能干。
戚家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戚培基父子付出不少的心血,周氏和钱氏也一样付出了许多的努力,而且家大人口又多了后,她们婆媳在这方面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戚家人不管在内在外都表现得齐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