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还要一些时间,先喝水。”姚长生拎起圆桌上的茶壶,倒了三杯水。
陶七妮端着茶盏灌了两口,放下茶盏。
“你这么急着回家干什么?”姚长生关心且着急地看着陶七妮说道。
“我担心庐州爆发蝗灾。”陶七妮看着他们俩说道。
“什么?”姚长生和楚九两人蹭的一下站起来火急火燎地说道。
“坐下,坐下。”陶七妮黑的发亮的双眸看着他们俩道,“听我把话说完在激动行不?”
“弟妹说说怎么回事?”楚九忐忑不安地坐下来,着急地看着她说道。
“首先,蝗灾现在还没有爆发。”陶七妮拽着姚长生的手,让他坐下来,“第二,我们准备充足,一定会打好蝗虫歼灭战。”
姚长生看着信心满满的她道,“这个要怎么准备?蝗灾都是发生时,已经来不及了。”
“对呀!这还能提前预判的吗?”楚九紧张地看着她说道,这粮食可是命根子,要是绝收的话,庐州的日子就难过了。
“久旱必蝗,这个你们应该听过吧!”陶七妮灵动的双眸看着他们俩说道。
“听过。”两人齐齐点头道。
“你们走后,庐州至今没有下过一场像样的雨。”陶七妮紧锁着眉头看着他们说道。
“可这也不能表明就会来蝗灾吧!”姚长生眼睛眨也不眨地看着她说道。
“去岁冬天,铁木尔苏将庐州给炸没了。他们围着庐州城的时候,因为取暖一直在砍树。而咱们重建的时候,大肆砍伐树木,做房梁,做立柱,做门窗。”陶七妮无奈地看着他们说道。
“可这有什么关系?”姚长生满脸疑惑地看着她说道。
“不就砍了点儿木头。”楚九也觉得这有些大惊小怪。
“这个我查过农书,研究了蝗虫的生活习性。”陶七妮黑白分明的双眸看着他们俩说道。
“习性?”楚九不解地看着她说道。
“就是生活习惯,蝗虫喜欢什么地方,喜欢在哪里产卵,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才能更好的对症下药,然后消灭它们,就如你们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陶七妮双眉轻扬看着他们俩说道。
“明白,明白。”姚长生忙不迭地点头道。
“弟妹研究的结果如何?”楚九关切地看着她问道。
“今年旱的有些严重,庐州境内的河流、湖泊,水位下降明显,有的湖泊已经干涸。这些干涸的滩涂、河床就是蝗虫最喜欢的,容易使蝗虫滋生。”陶七妮面容严肃地看着他们说道,“这农民看着河流水位下降,河滩土地肥沃,就去开垦农田里面夹杂着荒地。滩区裸露面积与常年相比扩大,适宜蝗虫产卵越冬。对蝗卵存活和发育十分有利。蝗卵密集程度能吓死你们。”眉眼含笑地看着他们。
“行了、行了,你别吓我们了,可这跟我们砍树有什么关系?”姚长生满脸疑惑地看着她问道。
陶七妮轻抚额头一双桃花眼看着他无奈地说道,“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诗经》里这美妙的诗句,展现了古代伐木者在清澈的河水边劳动的情景。然而,现在人口可比那时人口多得多。
这人生下来就要吃,这粮食哪里产出最多,当然是临水了,在江河湖泊边乱砍滥伐,大雨下来就把土给冲进了河里,黄河现在真的是黄河了。难觅‘清且涟猗’的河水,而且无意中为蝗虫的孳生营造了安乐窝。幸好早发现,不然今年蝗灾的暴发,虽与气候干旱异常有关,但蝗虫发生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砍伐树木也是导致蝗虫成灾的根源之一。”
接着又详细的解释道,“这无论是飞蝗还是草地蝗虫,它们必须在裸露的土地上产卵,如果没有裸露的土地就无法繁衍它们的后代。树木被破坏,为蝗虫繁衍提供了条件。”
“那要怎么灭。”楚九急切地看着她问道。
“先灭虫卵,直接火攻。”陶七妮闻言笑眯眯地看着他们说道。
“喂喂!火攻的话不怕引起山火啊!”姚长生心有余悸地看着她说道。
“找人看着呗。”陶七妮简单轻松地说道。
“咱们哪里有那么多人啊?把农场的人都算上也不够啊!”楚九闻言立马说道。
“当然不能只靠咱们自己啦!”陶七妮淡定从容地看着他说道,“消灭蝗虫必须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这城内城外不都是人啊!”
“为了保卫粮食丰收,他们比任何时候都积极。”陶七妮眉眼弯成月牙看着他们说道。
“这倒是,谈蝗色变,遮天蔽日的蝗虫来了,能将人活活气死。”姚长生宠溺地看着她笑道,“接下来是不是敲锣打鼓,走街串巷,外加张贴告示啊!告诉百姓蝗灾要来了。”
“他们能相信你们吗?”楚九分外担心地说道,“能听从你们指挥吗?这可是蝗虫,不是除草,灭蚜虫。毕竟这蝗虫沾了个皇字,多少有些畏手畏脚的。”
“这就要感谢你们在庐州建立起的威信啊!让老百姓都信任你们。”陶七妮水晶般透亮的双眸看着他们说道,“自从唐太宗第一个吃蝗虫,蝗虫也就没那么神秘了,之所以灭不了蝗灾,是因为当人们看见时,已经黑压压的过来了,在怎么灭也灭不完啊!最终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过去后寸草不生。”
“这倒是。”姚长生深有体会,勾起唇角微微一笑道,“烤蚂蚱味道还不错。”
“治病要治本,必须从根源了解病因,才能对症下药。”陶七妮清澈如水的双眸看着他们道,“当看见滩涂上那密密麻麻的虫卵,他们一个个脸色煞白,那是让干什么就干什么,不打磕巴。”竖起食指道,“在事实面前,任何辩解都是苍白的。”
“真有你们的。”楚九满脸笑容地看着她说道。
“等一下,这滩涂上开荒种上地了,可怎么办?现在可都抽穗了,让他们毁了自己辛苦种的,恐怕没几个人愿意吧!”姚长生担心地说道。
“尽管不情愿但是与蝗灾带来恐怖后果他们还是狠下心来,以大局为重。”陶七妮满脸小星星的佩服道。
姚长生目光一瞬不瞬地看着她说道,“娘子不会这么简单的就放弃了吧!”
“杀黄虫卵,配了些药汁,肯定能杀死一部分蝗虫卵,但是不知道效果能否达到我们所预期的。”陶七妮轻蹙着眉头看着他说道,“如果有漏网之鱼,最终长成了蚂蚱量少的话,交给鸡大军应该能灭了,就怕多得超出控制。”
“鸡大军?”楚九诧异地看着她问道,“那是什么?”
提及这个,陶七妮笑的如孩子似的,“就是咱们养的母鸡、大公鸡,让它们吃蝗虫去。”
“这能行吗?”姚长生乌黑的瞳仁看着她问道,“鸡的数量够吗?你养了多少?”
“一万只。”陶七妮笑眯眯地说出了一个让他们大吃一惊的数字。
“啊!”两人一脸震惊地看着她。
姚长生合上嘴,找会自己的声音道,“别告诉我这些都是你孵的。”
“对!”陶七妮笑嘻嘻地说道,“到时候有它们加入会是主力军。”给他们一个安心的眼神道,挥舞着拳头道,“家里我们都做好万全准备,不来则好,来了让它们好看。”
“既然做好准备,那你回去干什么?”姚长生目光不舍的看着她说道。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陶七妮沉静的眸光看着他们说道,“我得看着才放心。”
“弟妹,这些有关灭蝗的,你一定要记下来。这些经验一定要推广出去。”楚九面容冷峻地看着她说道。
“写了,非常的详细。”陶七妮闻言笑着点头道,“这灭蝗啊!关键还是让蝗虫扑腾不起来是最好了,也就是防治。”
“这个要怎么防?”楚九虚心地看着她说道。
“具体的写下来了,我在这里简单的说说,那就是不给蝗虫滋生的土壤。”陶七妮灵动的双眸看着他们说道,“三分改,七分保。在山清水秀、遍地绿草的环境下,蝗虫难以孳生。在对蝗虫适生区开展多种树,种草,更要实行植物保护、不要乱砍乱伐,要及时的补种。特别是要保护好蝗虫的天敌。”
“天敌?”楚九惊讶地看着她说道。
“就是喜欢吃蝗虫的小动物。”陶七妮语笑嫣然地看着他们说道,“比如我养的鸡,有些鸟儿也吃蝗虫,青蛙等等,我们平时最多看见蚂蚱,还抓着玩儿,或者烤着吃,而没有形成蝗灾,就是因为它们存在,控制了蝗虫的数量。”
“明白了。”楚九闻言眸光真诚地看着她说道,“谢谢弟妹了。”
“主上不敢当。”陶七妮双手抱拳道,眸光坦诚地看着他笑道,“我可不希望自己辛苦来的果实,被蝗虫给吃了。那会把我给气死的。”
“喂喂!不许说死字。”姚长生闻言黑着脸看着她说道。
“那只是强调我非常生气而已,没有别的意思。”陶七妮闻言一愣,随即笑道。
“那也不许。”姚长生板着脸严肃地说道。
“好吧!不说就不说。”陶七妮乖巧地应道,“气坏了,总可以吧!”
楚九看着亲昵斗嘴的两人,偷笑出了声。
被两人发现后,神色如常地看着陶七妮说道,“按照弟妹研究的结果,这北方、西北容易起蝗灾。”
“对!北方本来就干旱少雨,加上农民为了填饱肚子,毁林烧荒,土地沙化严重,为蝗虫孳生提供条件。”陶七妮黑白分明的双眸看着他们又道,“在往北,过度的放牧,蝗灾也易发生。”眨了眨眼又道,“史书上对蝗灾记载的很详细,这好像没见过南方发生吧!”
“那是因为南方潮湿,水汽大,植物茂密。”姚长生了然地看着她说道,“对于北方来说就要及时的补种对吗?”
“对对对!”陶七妮忙不迭地点头道。
你给他们讲,保护环境,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这根本就不管用,你要说防止蝗灾,那是保证管用,且非常的积极。
换一个话术,就会达到非常好的效果。
“也不一定是补种树木,像是西北、草原,多种些马、牛、羊,喜欢的吃草。”陶七妮食指蹭蹭鼻尖道,“这样就不用逐草而居,居无定所了。”
楚九闻言黑眸轻晃,敛眉陷入了沉思。
姚长生满心满眼的看着陶七妮道,“娘子真是太棒了。”
“万事万物,相生相克,找准了根源,药到病除。”陶七妮明媚的桃花眼闪着细碎的光看着他说道。
“那也要有钻研那股执拗劲儿。”姚长生温润的双眸看着她温柔地说道。
“啊!饭菜还没好吗?饿了。”陶七妮看向门外夸张地说道。
“我去看看……”楚九回过神儿来赶紧说道,亲卫们提着食盒走了进来。
将丰盛的午膳摆了上来,姚长生给她介绍了几个本地特色菜,“味道不错,一定要尝尝。”
“嗯嗯!”陶七妮双眸冒光地看着他说道。
“哎!弟妹怎么不动筷子。”楚九发现她拿着筷子,却迟迟不下筷子。
“主上,你不下筷子,咱怎么敢啊!”陶七妮看着还没拿筷子的楚九老实的说道。
楚九闻言摇头失笑,抄起筷子道,“吃饭,喜欢吃自己夹,别客气啊!”
“不会的,对吃的我从不客气。”陶七妮拿起筷子夹着被姚长生夹过来的菜吃了起来。
她是真的饿坏了,这一路风餐露宿的,为了赶路几乎只是垫吧垫吧肚子。
姚长生不停的给他夹菜,楚九则指着盘子道,“长生,这个好,夹给弟妹,那个好,夹给弟妹。”怕姚长生够不到,干脆直接将盘子端给他。
“你们也吃,别只顾着我啊!”陶七妮咽了嘴里的鸡肉看着他们说道。
“我不着急。”姚长生眸光温柔地看着她说道,“这一路风餐露宿辛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