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56章:商鞅变法(1 / 1)

而符家的符竹和符星,以及符姊妹,居然能活着从昆仑山走出来,打死陈龙象都不信,没有贵人从中相助!

“承叔,通知一下先行队,大年初二,去拜访符家!到时候你陪我一同前往!”

听到陈龙象的话,承叔皱了皱眉头,

“龙象,没必要如此大的阵势吧?”

“再怎么说,昆仑山地方太大,也不见得,她们就真的进去过。”

承叔并不清楚,陈龙象为了调查清楚这件事,暗地里早就搭进去不少弟兄的性命,不过这些事,陈龙象可不会随便乱说。

“不管进去还是没进去过,咱们都必须去一趟符家!”

“礼仪不能丢,仪式必须隆重,否则不知道的,还以为咱们是没有底气的。”

陈龙象这句话,其实就是说给承叔听的,谁不知道,承叔和符荣军,不仅仅是老相识?更是情敌呢!

“行吧,这件事,还是你说了算。”

承叔有些无奈,其实他不想去,主要还是担心两个人见了面,会大吵一架,甚至于更会大打出手……

其实承叔并不知道,这么多年过去,当年他们,都是格局小,脾气大,所以会针锋相对,但是现在不同,每个人的格局,多少有些进步,总体来说,比过去好了是一倍不止……

陈龙象并没有理会承叔的牢骚,对他而言,承叔现在算是英雄迟暮。

顶多五年,承叔就会被他的徒弟顶而代之,甚至是青出于蓝胜于蓝。

寒山寺这边,徐长卿接受完最后一位僧人的“洗愿尘土”后,深呼吸一口气,这群僧人,各种味道的都有,反正徐长卿现在,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想呼吸新鲜的空气!

徐恨看在眼里,笑在心里,对他而言,这是徐长卿最好的结局!

最起码,有了无痕方丈这句话在,三无方丈就算是想要对付徐长卿,也得三思而后行。

所谓的退路,正是像了无痕这样,选择让徐长卿永远不得踏进寒山寺半步,而这半步,不仅仅是保命符,更是难能可贵的“气运”!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了无痕看到了徐长卿狼狈不堪的模样,顿时想到了当年,徐海以及陈龙象的模样,因此才会哈哈大笑,

身边的三无方丈,同样笑着,不过却没有了无痕这样“开放”……

“徐长卿施主,你这次离开寒山寺,可有什么想要跟大家伙儿说说的?”

了无痕看了眼徐长卿,可徐长卿现在哪里有别的其它想法?他恨不得赶紧先回去洗个澡,再趴在床上,舒服的玩游戏看电影!

二零一四年一月四日凌晨时分,警方包围了咸阳市境内的一个小山村,民警团团围住跃进村西的一个小山洞,并不断朝里面喊话。半晌,几个盗墓分子从里面爬出来。

盗墓分子交代,这是古代级别较高的古墓,西汉的第一位长公主就长眠在墓里,后世的人们称呼她为鲁元公主,又称鲁元太后。

历史上对鲁元公主的描述十分稀少,提起鲁元公主,也许大家不知道是谁,但刘邦和吕雉在历史上都是闻名遐迩的人物。

刘邦在历史上算是一个传奇,白手起家,位极帝王之尊。早年的时候,刘邦还因为不思进取、游手好闲,沦落到时常去哥哥嫂嫂家蹭饭吃的境地。

后来虽然找了工作,但只是一个小小的亭长,方圆只有三里是他的辖区管理范围,虽然小有名气,但也只是相当于现在的一个基层人员。

刘邦后来能够成长为一代枭雄,跟他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刘邦当亭长的时候,当时的秦王朝已经在风雨飘渺中摇摇欲坠。

这时正处秦始皇的儿子秦二世继位时期,秦二世完全没有继承父亲的雄才大略,他是一个昏庸无道的人。

不仅没有为秦朝做出应有的贡献,反而加速了秦朝的灭亡,让耀眼的秦朝如昙花一现,转瞬即逝。

秦二世对百姓残忍苛刻,百姓们在这种暴戾无道的生活中苟活,心中早已经积满了愤恨,只待有人振臂高呼,便揭竿起义。

所以当陈胜吴广起义之后,刺激了不少老百姓纷纷造反。而刘邦就是在这个时候,接到一个任务,要押送民夫去戍边。

受起义的刺激,不少民夫都悄悄逃走。刘邦没办法跟上面交差,最后只能放了剩下的人,自己也开始招贤纳士,最终成为秦朝末年一股强大的势力。

刘邦与项羽的斗争历史,在现代被人们津津乐道,对他们各自的性格与胜败的阐述也众说纷纭。不过,比起刘邦的一路高歌、平步青云,其女儿鲁元公主的一生则坎坷得多。

不算上这一次死后差点不得安息的盗墓风波,鲁元公主的一生遭遇了三次大的风险。前两次的遭遇和这次盗墓危机一样,吉人天相,在最后关头化险为夷,但最后一次,却败在了自己母亲吕雉手上。

小时候差点被父亲遗弃……

在刘邦与项羽斗争得最水深火热的时候,小鲁元的日子并不好过。有一次,刘邦趁着项羽在齐地平定叛乱,顾左不顾右的时候,决定率领大军偷袭彭城。

彭城是项羽的都城,岂料时机不当,信息不通,刘邦打过去的时候,项羽已经处在平定齐乱的尾声了,所以即刻调转头来攻打刘邦。正面杠上,刘邦顿时节节败退,几乎全军覆没。

不得不败走逃亡,在逃亡的过程中,刘邦遇到了流落在外的一双儿女。刚开始刘邦还带着儿子和女儿,也就是刘盈和鲁元公主一起逃。

四岁的儿子刘盈对父亲刘邦几乎没有印象,一路上不停的哭哭啼啼。11岁的鲁元公主也是对父亲又惊又惧,在路上不停的要求停车解手。

随着后面逃亡的路程越来越艰难,项羽的追兵越来越近的时候,刘邦嫌弃两个孩子拖累了自己的行程,便打算丢下孩子自己跑路。

好在刘邦身边有一个叫夏侯婴的人起了恻隐之心,几次劝说刘邦打消念头。在汉高祖刘邦几次气得把孩子直接推下马车时,又多次固执地把孩子抱回来,最终两个孩子才不至于在乱世中丧命。

成年后险嫁匈奴……

刘邦击败项羽之后,项羽于垓下自刎,此后,刘邦顺利建成大汉王朝。水涨船高,小鲁元变成了大汉王朝唯一的公主。然而,她的命运并不像她的身份一样美好。

古代结婚早,鲁元公主14岁后,在那个时代就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刘邦为了巩固势力,把鲁元嫁给了汉朝开国功臣张耳之子张敖。鲁元公主成亲的时候,张敖已经41岁,妥妥的是老夫少妻。

好在命运对鲁元公主还是有一丝温情的,虽然是老夫少妻,但鲁元公主的婚后生活还算甜蜜美满。不过这份甜蜜美满的生活,差一点就被破坏。

楚汉相争结束以后,刘邦的目光瞄向了匈奴。在他信心满满地准备攻打匈奴的路上,因为消息失误,中了匈奴的陷阱,被围困七天七夜。

最后是贿赂了匈奴的王——单于的宠妃,才得以返回平城。敌强我弱,当时的匈奴已经十分强大,经常在边界骚扰。

为了平定战乱,刘邦身边的刘敬给他出了一个主意,就是与匈奴和亲。刘敬说,可以把嫡长公主鲁元公主,嫁与单于和亲,这样他们的儿子,就是刘邦的外甥。

这种伦理关系,可以促进汉朝和匈奴维持和平的关系。毕竟,外甥攻打外祖父,与理不合。还好吕雉明智,当听到这个主意的时候,在刘邦面前苦苦哀求。

吕雉表示,哪有一女嫁二夫的道理。最后,想出了一个替代的主意,在宫里找了一位宫女,假装鲁元公主嫁给单于,这样才避免了鲁元公主嫁给单匈奴的命运。

晚年女儿与舅舅荒唐成亲……

鲁元公主和张敖成亲以后,诞下一男一女。儿子叫张揠,女儿叫张嫣。刘邦逝世后,其子刘盈继位,刘盈身体不好,性子也软弱,最后是母亲吕雉手握大权。

为了权力不外泄,惠帝三年,吕雉作了一个惊掉人下巴的决定,就是让年仅8岁的外孙女嫁给舅舅刘盈。也就是说,鲁元公主的女儿张嫣嫁给了自己的弟弟。

史书上没有留下鲁元公主对此事的态度,但设身处地,也不难想象鲁元公主内心肯定是极为愤恨和无力的。弟弟刘盈对此事也是十分抗拒,因此一直未与张嫣行夫妻之礼。

六年以后,刘盈因病去世,张嫣成了史上最年轻的皇太后。第二年,年仅26岁的鲁元公主也在封地撒手人寰。

鲁元公主在正史几无笔墨,但一本《汉宫春色》的书上,对鲁元公主评价甚高:容貌虽非绝美,但举止大方,性情温雅,实属罕见。

可以说,鲁元公主虽身份高贵,但一生坎坷曲折,她的故事也令后来的人们唏嘘不已。金枝玉叶一样的生活是多少普通人梦寐以求的,但又哪知,也许金枝玉叶的愿望也只是像普通人一样活着……

吕不韦曾在秦为相十余年,被尊为仲父,位高权重。

可是,当嬴政给他一封短短数语的信后,老吕麻溜地饮鸩自尽了。

为何吕不韦如此配合,连一丝挣扎也没有呢?

总经理赢家不傻。

秦两代君王之所以放心长期委吕不韦国事,就是因为吕不韦翻不了天。

吕不韦,是赵人,在秦毫无根基。他的荣辱升迁,一切取决于秦王。

虽然他长期执掌国事,但他仍然只算一个“总经理”。

军权,无疑是政治权力的基础。

秦实行的是征兵制。兵是国家的兵,将是国家的将,上下级之间并没有人身依附关系,因此,位高权重者,不可能通过几次人事安排,拉拢几个关键人物,就可以控制兵权的。

征发、调集军队,必须“玺、符、节”三位一体。盖有御玺的征调文书写明命令、虎符为发兵凭证、符节为通过关隘的通行证。

任何人,要想征调50人以上的部队,都需要以虎符为凭证,否则,下级可不执行命令。

秦国的军权,牢牢掌握在秦王一人手中,其他任何一级的政府、官员甚至将领都无权征调兵马。

所以,从商鞅到范睢、吕不韦,秦国这些位高权重的相,都是职业经理人而已。

当年,商鞅执秦政20余年,也是位高权重,但是,秦公族“回收权力”时,商鞅也只得逃亡,最后,也只能“与其徒属发邑兵北击郑”,基本没有还手之力。

魏冉,一生四任秦相,秦昭王说罢免就罢免,最后只能“身折势夺而忧死”。

如果遇到的是胡亥这样的“二世祖”,他或许还有机会。

遇到嬴政嘛···

失控的局势即使作为“总经理”,吕不韦也已经失去了对局势的控制。

早先,吕不韦-赵姬联盟,是可以控制住局势的。

可是,由于吕不韦想摆脱赵姬,又害怕满足不了赵姬,就把嫪毐进献给了赵姬。(这也说明,吕不韦不敢得罪太后、秦王这些“董事”,只是个打工的)……

嫪毐在赵姬的支持下,权势大涨。

“大小事咸决于嫪毐”,当时,前去投靠嫪毐,求官求仕的官员已经达到了数千人!

也就是说:嫪毐、赵姬,可以绕过吕不韦,直接任免官吏。

嫪毐,至少已经成长为可以与吕不韦相互抗衡的集团。

原先的赵姬-吕不韦联盟一分为二,相互竞争,原本毫无机会的各派纷纷跃跃欲试。

在上将军蒙獒去世后,军队也乱了起来。

嬴政的同父弟长安君以伐赵为名,在屯留叛秦。

尽管吕不韦平定了叛乱,但显然:从人事到军事,局势已经失控!

嬴政还没有出手,吕不韦就已经失去了对形势的控制!

大局已定如果遇到窝囊一点的国君,可能吕不韦、嫪毐们也就将就着乱下去,反正六国里大部分朝政也是乱七八糟的。

可是,他们遇到的是嬴政。

嬴政对嫪毐之战,展现出其压制一切的能力。

嫪毐-赵姬集团,是可以与吕不韦集团抗衡的。包括卫尉竭、内史肆、中大夫令齐等重要军事官员也参与了该集团。

可是,嬴政平嫪毐,整个过程,只有数百人被斩,嫪毐集团就崩溃了!

平嫪毐时,嬴政正在举行冠礼,还没有正式亲政。

嫪毐既平,嬴政亲政,吕不韦,还有什么反抗之力呢?

嬴政当时就想干掉吕不韦,不过,觉得吕不韦对他一家有功,接受说情,只是夺了吕相邦之位,让他回河南封地。

“劝杀”吕不韦到封地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六国使者络绎不绝。

显然,嬴政是睡不好的。他写信给吕不韦。

嬴政的信,杀气腾腾,可以看成“劝杀信”。

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

意思很简单:吕不韦,你凭什么得到名望地位?现在全部收回,你们全家到蜀去!

杀机已经无以复加。

嬴政最大的心病,就是他的血缘问题。

吕不韦,被说成是嬴政的亲爹,而吕不韦又得到了超格的赏赐!

嬴政的意思是:我要告诉天下,我和你划清界限!

当君王和你要划清界限时,就是政治清算的开始!

政治清算的对象,是吕不韦本人,但受迫害的对象,则是吕家全族!

吕不韦既无力反抗,又无力辩驳。了断自己,以保全全家,是他最后的选择。

嬴政以雷霆手段、微小代价平定嫪毐集团,一封短信解决吕不韦集团,完成集权,帝王风范已彰显无遗!

接下来,天下一统,不可逆转了!

秦始皇死后,赵高和胡亥、李斯密谋,一纸伪诏便杀死了长子扶苏。胡亥被立为秦二世之后,大肆诛杀自己的兄弟姐妹,宗室几乎被杀光。为何秦朝宗室如此软弱,没有一个人起来反抗呢?

这要从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说起。秦孝公继位之时,秦国还是一个地处西陲偏僻之地的小国,极贫极弱,文化落后,根本没法与东方诸国相提并论,魏赵齐楚根本不把秦放在眼里。秦孝公深以为耻,继位之初便下令求贤,于是携带着《法经》西来游说的商鞅走进了他的视眼。

商鞅变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削弱公族的权力。“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从此“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其实各诸侯国从战国初期开始就感到公室贵族的威胁。特别是在韩赵魏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之后,根基雄厚的卿大夫,在世卿世禄制的庇护下,对国君的权力构成了挑战。

国君再也不放心把治国理政的权力交由这些贵族公卿来治理。他们开始起用一些底层出身,没有家族根基却又才华横溢的士人来参与朝政。战国时代养士之风由此兴起。

最先起用外来的士人进行变法改革的是魏国和楚国。魏国魏文侯当政时期任用李悝变法,任用吴起进行军事改革,因此魏国是第一个强大起来的国家。

魏文侯去世之后,吴起得不到魏武侯的信任,被排挤出魏国。吴起逃到楚国后,楚悼王任用吴起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楚国实力也迅速增强。

事实证明,魏楚两国任用外来士人进行变法,削弱本国公卿贵族的势力,从而奖励耕战,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国力迅速增强。可惜的是,这两国都没有把变法进行到底,随着支持改革的君主逝去,后继者破坏了变法成果。

秦国的商鞅变法是在李悝变法、吴起变法之后,也正因为如此,秦国才吸取了魏楚两国的经验教训,不但秦孝公坚决支持变法,而且继任的惠文王,虽然处置了商鞅本人,却并没有废除商鞅的变法成果。

而法家变法的一个共同之处,就是以君主任命官员权力为核心,建设起一套分层级的官僚行政体制,这样才能够削弱公室贵族的权利,才能有效调动起普通士人的积极性,才能做到奖励耕战,富国强兵。

商鞅变法的实质,被之后历代秦国国君认真贯彻执行,秦国的公室贵族势力也就不断地减弱。其他国家的公室贵族势力虽然在变法期间受到抑制,之后却相当程度地进行了复辟反弹。

比方说战国后期著名的战国四公子:魏国的信陵君,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就都是公室贵族成员,他们都掌握着一定的朝政大权,这显然不利于君主集权。

反观秦国,自从商鞅变法之后,秦惠王重用张仪,秦昭王起用范雎驱除四贵,庄襄王托国于吕不韦,秦王政信任李斯。秦国的公室贵族很少有把持朝政,形成与君主相抗衡的局面。

秦国的君主集权一路走来非常顺畅,正因为君主集权,才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全国的物质、军事力量,这是关东六国没法比拟的,也正因为如此,秦国才能逐一的灭掉关东六国。

到秦始皇统一六国之时,秦国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秦国的宗室贵族势力也降到了最低点。

战国时期,变法的国家很多,比如魏国用李悝,楚用吴起,韩用申不害、秦用商鞅等等,但最见成果的莫过于秦之商鞅。

商鞅变法,不但奠定了秦国统一的根基,而且对两千多年中华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因此才有“两千年政治,秦政也”及“百代都行秦政法”之类的说法。那么商鞅变法的始末是什么,他既然对秦国的贡献那么大,为何又落了被车裂的下场呢?

商鞅是卫国人,本名卫鞅,又名公孙鞅。最初在魏相公叔痤门下任中庶子(大约是侍从官之类),颇得赏识。公叔痤病重期间,魏惠王前来探视,他便乘机向魏惠王推荐了商鞅。可是魏惠王敷衍的态度告诉公孙痤,他并不打算用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人。于是,公孙痤又说,大王如果不用商鞅,请务必将他杀掉,一旦被他国所用,后果很严重。魏惠王心想,这个公孙痤是不是神经错乱了,一会儿用,一会儿杀的,所以他把公孙痤的话从左耳进,右耳又出去了。

之后,公孙痤又赶紧派人去请商鞅。见面之后,他嘱咐商鞅赶快离开魏国,否则必遭杀身之祸。商鞅问为什么?公孙痤便把对魏惠王说的话告诉了商鞅,并且道歉说,自己为表忠心,也是迫不得已而为之。商鞅听了哈哈大笑,说既然魏惠王不打算用我,就更不会杀我了,先生切勿担心。

公孙痤这个人很有私心,他曾经挤走过吴起,这次如果不是感觉来日无多,他也不会举荐商鞅。只可惜他慧眼识珠,而魏惠王却不是伯乐,因此最终让商鞅这匹千里马溜达进了秦国。

其实秦国的变法起始于秦献公,秦献公曾经在魏国流亡二十九年,目睹了魏国因变法而强盛的全过程,所以他决心效仿魏国,图秦国之强。因此,秦献公在临死前,又将未竟之业托付给儿子孝公。

孝公召见商鞅,促膝长谈,发现商鞅确实在变法方面有独到的见解,以致于让他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但是孝公也清楚变法面临的难度,所谓变法就是革新,自然会受到保守派官员的阻挠,于是孝公先让商鞅去说服这些思想顽固的人。结果是孝公能预料到的,就是保守派顽固不化,所以商鞅在辩论败下阵来,而秦孝变法的决心却更加坚定。

公元前359年,商鞅公布了第一套改革令,主要分两个方面实施:

一是治安。就是建立基层什伍组织和治安联保制度,将百姓编于一个整体,告奸有赏,窝藏隐瞒者与犯人同罪,这样一来,犯罪分子就无处遁形。其实这个制度在献公时期已经实施,商鞅不过是进行了一下完善。

二将平民、贵族的地位变化与军功挂钩。针对平民,立战功受奖赏,地种的好,免除徭役,凡是经商破产或懒惰致贫者,一律充为官奴。针对宗室贵族,就是不得享有世袭的特权,需视军功而定,贵族如果没有军功,就会之前失去的地位,也就是所谓的富而不贵。相反,普通民众也可以凭军功得到荣华富贵的机会。

以上就是商鞅第一次变法的主要内容。十年之后,商鞅继续变法。

一是迁都,将秦国都城从雍城迁到咸阳。

二是分户,儿子成家后必须单过,不是怕儿子啃老,而是要小型化社会单元。

三是进一步推广县制,把小乡合并成县,共31个县,设置县令、县丞,县由中央直接管辖,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

四是废除井田制,就是把土地分给农民,没有地主一说,农民可以自由买卖转让土地的所有权。此举有利用提升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

五是颁布统一的度量衡标准,促进商品交换。

商鞅被以谋反罪处死的,因为他曾经在自己的封邑与政府军有过对抗,可是他反抗的过程却是被逼出来的,也就是一种走投无路之下的挣扎。原因是被人公报私仇,告他谋反的正是被割掉鼻子的那二位。当然,孝公活着的时候,他们不可能得逞。这就说明,商鞅之死是因为失去了靠山。当然,这只是商鞅之死的表面原因,深层次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

在商鞅补杀的前五个月,有个叫赵良的人拜访他,二人有过一番对话。商鞅说自己有大功于秦国,功劳和待遇都应该超过前辈百里奚。赵良却说商鞅与“五羖大夫”百里奚根本不能相提并论!

为什么呢?赵良说百里奚是楚国人平民出生,穿着粗布短衣给人家喂牛,秦穆公用五张羊皮将其换来,拜他为相,受到人们拥戴。他为秦相六七年,既在他国建功立业,又在本国施行德化。他出行时不坐车,暑热天气也不用下人为他遮凉,他只身走遍国中,一无随从,二不需防卫。他死的时侯,秦国男女老少无不举哀怀念。

反观您商君本人,只受秦王宠幸,虽为秦相,但不造福百姓。上加黥刑于太子师傅,下施酷法于黎民百姓,招致举国怨恨。所以,您出门必须前呼后拥,虚张声势,否则随时有性命之忧。所以,我劝您还是退避荒野,埋首田园,做一个不问世事的寻常百姓吧!否则一旦先王去世,想取你性命的人如过江之鲫,到时如何自保?

商鞅没有听从赵良的劝告,五个月后果然被残酷杀害。这就叫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商鞅自人为功劳盖世,赵良认为他只是功于君王一人。

商鞅变法的成就,是毋庸置疑的,直接推动了秦国的统一大业向前迈进。但是,改革通常会得罪一些既得利益者,也就是所谓的豪门权贵,因为他们手中的蛋糕会间接分给普通民众。所以,普通民众得到实惠后,不会反对变法。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同“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史记·商君列传》

可见,商鞅变法符合民心,尤见成效。但他本人的命运,未必一定会好。得到好处的普通民众自然会保持沉默,而被损害了的既得利益的那部分人,自然就积蓄起了强烈的反对力量,转而扑向商鞅本人……

最新小说: ()晚春朱小洁老朱_老朱的晚春小说阅读 叶灼岑少卿 黑潮降临万界 小傻根 豪婿韩三千苏迎夏 华丽逆袭韩三千苏迎夏 撞入白昼 苏九月吴锡元 韩三千苏迎夏 实用主义者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