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契丹人的父子连名制——以近年出土的契丹大小字石刻为中心刘浦江
15而契丹小字《耶律智先墓志铭》第13行有名为者,同时出土的汉文墓志译为“阿撒里”,16这就是耶律祺小名的辽代汉译。上面引文的最后两字是耶律祺的第二名撒班,《萧义墓志》有“北枢密使耶律撒巴宁”者,17即指耶律祺,“撒巴宁”系撒班的异译。此名也见于志盖及第1行志题,这个第二名是以收尾的。另一个例子见于《耶律祺墓志铭》第12行:窝笃盌·□里
此人是耶律祺的从兄。1996年在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朝克图山耶律祺家族墓群中出土的契丹小字《耶律副署墓志铭》,墓主正是此人。据该墓志第3行交代,墓主的小名为,可知契丹大字等同于契丹小字。在契丹小字石刻中,此词常用于(元年)这个词组,过去契丹文字研究小组曾把它视为汉语借词,故将一词读作ju-uan,18后来即实(巴图)先生根据《耶律宗教墓志铭》所见(控骨里)一名,才将改拟为[ur]。19但原字的音值仍不可知,故暂且将其小名译为“□里”,下文再详细讨论这个问题。此人的第二名见于《耶律副署墓志铭》首行志题,写作,与契丹大字系同一词。按该词在契丹小字石刻中常用于年号“大安”,清格尔泰先生读为uduwon,并认为与《辽史·国语解》中的“窝笃盌”一词有关。20笔者认为这个结论是可以采信的,故此人之第二名亦当译为窝笃盌或讹都椀。21这个第二名也是以收尾的。
15按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均为年号之前的惯用词,与清宁年号对译的是和。16见赵志伟、包瑞军:《契丹小字〈耶律智先墓志铭〉考释》附录,《民族语文》2001年第3期,39、41页。17向南:《辽代石刻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623页。18参见清格尔泰、刘凤翥等:《契丹小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115—117页。为汉语借词的说法,最初是由日本学者山路广明提出来的。19参见即实:《谜林问径──契丹小字解读新程》(以下简称《谜林问径》),辽宁民族出版社,1996年,后记,657—658页。20清格尔泰:《契丹小字研究概况》,《内蒙古大学学报》(蒙文版)1999年第4期。按《辽史·国语解》:“窝笃盌,孳息也。”据《营卫志》记载,兴宗斡鲁朵名曰窝笃盌,汉名延庆宫。21《辽史》卷一一一《萧余里也传》、卷一一四《萧特烈传》均谓传主字讹都椀。
7
综上所述,以上两个契丹大字第二名词尾、,加上笔者在《初释》一文中揭出的词尾字,目前在契丹大字石刻资料中已先后发现三个第二名词尾。既然契丹小字有五种第二名词尾附加成分,我相信在契丹大字中也应该有五个与之相对应的词尾,随着契丹大字出土文献的日益增多以及释读的不断深入,可望在不远的将来比较圆满地解决这一遗留问题。在《初释》一文中,笔者指出契丹大字第二名词尾与契丹小字第二名词尾附加成分可以相通。那么,上述两个契丹大字第二名词尾和,与契丹小字词尾附加成分又是怎样一种对应关系呢?这就需要结合契丹小字石刻资料对这两个词尾成分进行具体分析。(1)契丹大字第二名词尾附加成分之诸多证据表明,此字与契丹小字的第二名词尾附加成分可以相通。
上文谈到,契丹大字《耶律习涅墓志铭》第1行的,即墓主的第二名习涅(习撚),此名的契丹小字见于《耶律糺里墓志铭》第2行,写作。22这就是说,在“习撚”一名中,契丹大字词尾的等同于契丹小字词尾的。我们还可以为此提供一些旁证。《耶律习涅墓志铭》第11行的,意为“已故”,而该词在契丹小字中写作(见《耶律智先墓志铭》第20行);契丹大字《耶律祺墓志铭》第30行的,意为“嫁”,而该词在契丹小字中写作。23从以上诸例中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契丹大字的与契丹小字的相通,契丹大字的与契丹小字的相通。契丹大字《多罗里不郎君墓志铭》第2行的,即墓主的第二名“特免”。此名的契丹小字见于《萧仲恭墓志铭》第2行,作。不妨再举一个旁证。契丹大字《耶律习涅墓志铭》第12行的,意为“封(号)”,而契丹小字《许王墓志》第2行的“封”作,试将两者作一比较,亦可得出“特免”一词的契丹大字词尾等同于契丹小字词尾的结论。
又如契丹大字《耶律祺墓志铭》第4、7、8行三次出现的一词,是契丹人常用的第二名,汉译迪辇或敌辇,它在契丹小字中写作或,
22该墓志拓本照片最初刊布于唐彩兰《辽上京文物撷英》(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5年,148页),但被误称为《耶律贵也稀墓志》。关于该墓志的名称问题,留待下文再做解释。
23契丹小字中的“嫁”有几种略微不同的写法,而这种写法是最常见的,见《耶
8
契丹大字的词尾与契丹小字的词尾相对应。再如契丹大字《多罗里不郎君墓志铭》第2行和《耶律祺墓志铭》第3行都有一词,与契丹小字的同义,指“第二的(名)”,可知等同于,等同于。
以上例证都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在契丹大字中作为第二名词尾附加成分使用时,其读音及语法意义与契丹小字的是完全等同的。笔者在《初释》一文中指出,契丹小字第二名词尾附加成分的音值范围可拟测为*in~ian,多出现在ə类元音之后;24而第二名词尾附加成分(契丹小字)和(契丹大字)的音值范围可拟测为*in~ən,只黏附在辅音或元音u之后。
不妨试举一例,以验证契丹大字词尾附加成分和的区别。上文说过,契丹大字《耶律习涅墓志铭》将其第二名习涅(习撚)写作,又该墓志第2行有名者,即习涅之六世祖习宁。据同时出土的汉文《耶律习涅墓志铭》记载:“于越王兵马大元帅讳习宁,小字卢不姑,即公之六世祖也。”25此人《辽史》卷七六有传,谓“耶律鲁不古,字信宁”。此“鲁不古”即“卢不姑”之异译,“信宁”即“习宁”之异译。再看契丹小字。“习涅(习撚)”一名的契丹小字,《耶律糺里墓志铭》第2行作;“习宁(信宁)”一名的契丹小字,《耶律奴墓志铭》第6行作。26前面说到第二名词尾附加成分和只黏附在辅音或元音u之后,原字拟音un,27故/一词的词尾附加成分分别是和;第二名词尾附加成分和大多出现在ə类元音之后,而正好带有一个ə类元音,28故/一词的词尾附加成分分别是和。
律仁先墓志铭》第7、8、63行,《耶律宗教墓志铭》第21、22行等。24清格尔泰先生对笔者的这一拟音提出修正意见,他认为从元音和谐律的角度考虑,的音值范围可调整为ən~en。见氏著《契丹小字几个常用原字读音研究》,《内蒙古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7—9页。25盖之庸:《内蒙古辽代石刻文研究》,357页。26《辽史》卷八三《耶律休哥传》称其字逊宁,亦即习宁之异译,此名在契丹小字《耶律奴墓志铭》第6行中写作,见石金民、于泽/民《契丹小字〈耶律奴墓志铭〉考释》附录,《民族语文》2001年第2期,65页。27清格尔泰:《契丹小字釋読問題》,东京外国语大学亚非语言文化研究所刊行,2002年3月,80—81页。
28参见清格尔泰:《契丹小字釋読問題》,94页。
9
(2)契丹大字第二名词尾附加成分之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此字与契丹小字的第二名词尾附加成分可以相通。
契丹大字《耶律祺墓志铭》第3行的,即墓主第二名撒班,此名在契丹小字《耶律仁先墓志铭》第7行中写作。29又《耶律祺墓志铭》第12行的,即墓主的第二名窝笃盌,此名在契丹小字《耶律副署墓志铭》第1行中被写作。这说明,在契丹大字中作为第二名词尾附加成分使用的,其读音、接续特点及语法意义均可等同于契丹小字的。按《初释》一文的推论,契丹小字第二名词尾附加成分的音值范围可暂拟为*n~in,多黏附在元音o之后。30以上分析结果说明,目前已经发现的三个契丹大字第二名词尾附加成分,均与此前发现的契丹小字第二名词尾附加成分可以一一对应:契丹大字的与契丹小字的相通,契丹大字的与契丹小字的相通,契丹大字的与契丹小字的相通。另外两个契丹小字第二名词尾附加成分和,目前在契丹大字资料中尚未找到相对应的词尾,有待日后做进一步的研究。现综合《初释》及本文的研究结果,将契丹大小字第二名词尾附加成分的分布情况列表条理如下。表一契丹大小字第二名词尾附加成分的分布情况
词尾类型
接续特征
用例
出处
契丹小字
只黏附在辅音或元音u之后(习宁、信宁、逊宁)
《耶律奴墓志铭》
契丹大字
同上(习宁、信宁、逊宁)
《耶律习涅墓志铭》
契丹小字
多出现在ə类元音之后(习涅、习撚)
《耶律糺里墓志铭》
契丹大字
同上(习涅、习撚)
《耶律习涅墓志铭》
契丹小字
多黏附在元音o之后(撒班、萨板、撒本等)
《耶律仁先墓志铭》
契丹大字
同上(撒班、撒巴宁)
《耶律祺墓志铭》
29即实先生将此名译作“撒不椀”(见《〈糺邻墓志〉释读》,《谜林问径》210页),与辽代译例不符。《辽史》中常见撒班、撒版、撒板、萨板、撒本等契丹语名,即此词之汉译。30清格尔泰先生对这一推论提出异议,他认为可读为on,见《契丹小字几个常用原字读音研究》,9页。
10
契丹小字
多出现在类元音之后(撒懒)
《耶律迪烈墓志铭》
契丹大字?
同上
待考
契丹小字
可黏附在元音u之后(勃鲁恩)
《萧图古辞墓志铭》
契丹大字?
同上
待考
二契丹大小字石刻所见父子连名现象笔者此前在《初释》一文中总共揭示了十例契丹人父子连名的例证,其中四例出自契丹小字石刻,两例出自契丹大字石刻,四例出自汉文文献。近几年来,从新刊布的若干种契丹大小字石刻资料中,笔者又发现了几桩父子连名的例证,兹考述如下。(1)耶律麻隗与耶律蒲鲁
内蒙古巴林左旗博物馆于2002年7月征集到一方契丹小字墓志,由于对墓主名字的拟音存在分歧,有关该墓志的名称还有很大争议。刘凤翥先生最初将该墓志命名为《耶律贵也稀墓志》,31后又改称为《耶律贵墓志铭》、《耶律迪里姑墓志铭》或《耶律贵·迪里姑墓志铭》;32乌拉熙春教授则称之为《耶律夷里衍太保墓志铭》或《耶律夷里衍太保位志》。33根据对墓志的初步解读,知墓主名字全称为,所谓“迪里姑”是对墓主小名的音译,“贵也稀”、“贵”及“夷里衍”则都是对墓主第二名的不同译法。在笔者看来,这些译名均不足凭信。其实,墓主小名一词的音读应该是比较明确的。按《耶律仁先墓志铭》通称墓主为,即《辽史·耶律仁先传》所称仁先之字(第二名)“糺邻”,34该墓志中作
31见唐彩兰《辽上京文物撷英》,148页。该书所刊布的墓志拓本照片,其题名系采纳刘凤翥先生的意见。32见刘凤翥等:《辽代〈耶律隆祐墓志铭〉和〈耶律贵墓志铭〉考释》,《文史》2006年第4辑,116—142页。33爱新觉罗·乌拉熙春:《遼朝の皇族——金啓孮先生逝去二周年に寄せて》(以下简称《遼朝の皇族》),《立命馆文学》第594号,2006年3月,98—101页;《契丹文墓誌より見た遼史》,264页。34参见刘浦江:《“糺邻王”与“阿保谨”——契丹小字〈耶律仁先墓志〉二题》,《文史》2006年第4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