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塞德兰道友的支持,本书在数次断更之后,再次上传至今,许多道友还是没有放弃色佛,在默默的支持着我,鼓励着我,真是让我感动莫名,色佛唯有努力码字,用以报之。
借用一句:道友们的大恩大德无以报之,唯有结草衔环,以身相许……
难道说,被普世禅师遗命之人便是眼前的李易?李易何德何能,胆敢以弱冠之身出任佛教四大宗之一的东林寺净土宗监寺长老?
慈苦方丈站在中宫台上,体会着台下的群情汹涌,手中一颗一颗的捻动佛珠,口中低低的宣着佛号,微闭着的双目中透出一丝睿智的光芒。
虽说出家人六根清净,可出家人也要吃五谷杂粮啊!中宫台上诸人皆是一派宗师,早炼心炼体,修炼得水火交汇阴阳相融,然而既处一门之长,心中总也扫除不了那份对门派牵挂的执念。
自诸子百家诞生起,三教九流间的争端就从来都没有停止过,众人皆知如今修真界的道儒佛三教并列,可谁还记得道儒佛三教风光的背后,是以其它诸子百家的没落为代价。
汉时有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得儒教得以大兴;元时有大都的“佛道之辩”,使得佛教一统天下;明代有嘉靖皇帝以道君自居,道教重新夺回三教之首的位子。
如今修真界风云变幻,三教表面一团和气,然而暗地里的争端难道又少了?否则,也不会有五年前在江南西道,道教天师派,佛教东林寺,儒教白鹿洞书院的相互攻讦不休。
五年前东林寺的种种变故。虽在修真界秘而不宣,可如何又瞒得过少林寺的耳目?慈苦大师在听闻普世禅师将圣莲令传与李易,并任命李易为东林寺监寺长老之时,第一感觉便是谬不可言。
非是慈苦大师执门户之见,实是此事过于匪夷所思。
一个道教破落门派的弟子,如何能胜任得了佛教四大宗之一的东林寺监寺长老?若是被传扬开来。世人要如何看待佛教?
然而比起李易出任东林寺监寺长老更让慈苦大师警惕的是全真派的崛起,如果说李易之事对于少林寺佛教禅宗而言还有些无关痛痒的话,毕竟那是东林寺净土宗的“自甘堕落”,那么全真派的崛起可是要关乎少林寺的切身利益了。
昔年发生于元大都的“佛道之争”,得名者是西域雪山大光明寺佛教密宗,得利者却是中原嵩山少林寺佛教禅宗。
为何如此?那一场“佛道之争”中,道教全真派高手自掌教真人李志常以下,固然全军覆没,而佛教密宗也不好过。随宗主八思巴出征元大都的高手几乎死伤殆尽,便是八思巴本人,也因为在争斗中受伤过重,回到西域雪山大光明寺以后不过短短数年,便悄然坐化。
“佛道之争”后,全真派在北地的道观被勒令改为寺庙,然而大光明寺佛教密宗因为实力大损,又地处西域。对于这些寺庙无力接收,于是只好便宜了同为佛教一脉的嵩山少林寺。少林寺佛教禅宗也正是因为此举,从而奠定其在修真界难以比拟的实力与地位。
如今全真教卷土重来,不仅对道教魁首的地位虎视眈眈,更对昔日那些被少林寺接收的“道观”耿耿于怀,可想而知的是,全真派一旦取得天下宗门领袖的地位。下一步肯定是要收复“失地”,对付少林寺了。
慈苦方丈此次破例出关,前来参加道教宗门大比试,除了现场观摩道教后起之秀外,不无在道教中寻找盟友。共同对抗全真派之意。
李易便是这般的进入了慈苦方丈的法眼。云山派与全真派在几十年前的那些恩恩怨怨,慈苦方丈清楚的很,全真派想要在此次道教宗门大比试后,一举取代天师派的地位,可得先过云山派那一关。
方才中宫台上诸人对于李易的威压,可是有慈苦方丈的一份功劳,这是慈苦方丈想要确定李易的实力值不值得少林寺的扶持。
还好,李易很完美的通过了考验。东林寺关闭山门二十年,云山派孤家寡人,没有数十年的时间,两派皆难大兴。
权衡利弊之下,慈苦方丈决定公开承认李易的东林寺监寺长老之职。
………………
少林寺方丈慈苦禅师在修真界德高望重,众人自然是信得过其言其行,只是李易就任东林寺监寺长老之事实在太过于给众人带来冲击,众人一下子尚有些反应不过来。
就在众人发愣的时候,普陀山观音禅院掌门人定慧师太站起身来,宣一声佛号,向着李易还礼道:“南无阿弥陀佛,贫尼定慧,见过李道友。”
定慧师太看着眼前的李易,只见李易的身形还是如先前那般的挺立,孤独而又坚定的站在那里,菱角分明的脸上挂满着不屈,一双晶亮的眸子中尽是倔强。
广场上的千万人之众,此刻皆成了这样一位小道士的背景,李易宛然就是悬崖峭壁上的一颗青松,风吹雨打不倒,雷鸣电击不惧,牢牢的扎根于脚底的岩石之上……
如此的一位人物,虽然年纪轻轻,然而已经尽显风范……想着方才李易面对中宫台上诸人威压的应对之法,那是何等的一种胸怀与勇气,更为难得的是,李易是在那种情形之下,仓促之间而做出的决定……
想着想着,定慧师太心中忽然间一声长叹,可怜那静璇徒儿,唉……此也是命中注定,让静璇徒儿遇见了李易,要遭受那情劫之苦,唯望静璇徒儿也大毅力,大智慧,慧剑斩情丝,求得大圆满。
李易与静璇相识相知之事,早有静璇一一禀报尊师定慧师太,静璇初陷情网而不自知,后才有静璇于潮音洞中面壁思过。一朝被定慧师太点化,静璇剃去三千青丝,决意于红尘中历练。
静璇自幼被定慧师太抚养教导,定慧师太与静璇名为师徒,实与母女无异,静璇辞别定慧师太后。已经五年未归山门,定慧师太焉能心中不牵挂?所以乘此道教宗门大比试之机,定慧师太施然而来,一则寻求静璇的消息,一则也想看看,到底那静璇口中的李易是何等人物?
在此次前来龙虎山的路上,定慧师太心中不无想法:若是那云山派李易乃是油滑耍奸的小人,弄些诡计小伎俩欺骗了静璇,自己哪怕就此让静璇怪罪。也少不得要使些降魔手段……
然而李易却是如此的一个人物……
定慧师太乃是佛门高人,道心如皎皎明月,安能做那欺心瞒意之举?所以在慈苦方丈承认李易东林寺监寺长老地位后,定慧师太也是站了出来。
………………
佛教的两位大能之人皆是站出来承认了李易的地位,广场上众人此刻再无怀疑,只是此刻大家的注意力已经不在李易的身上,反而是齐齐将目光投向了中宫台上其它诸人。
佛教归佛教,李易最根本的身份毕竟还是道教云山派的一个晚辈弟子。儒教前辈们怎么看?道教前辈们怎么看?
果然,中宫台上道儒两教诸人皆是静坐。谁也没有起身的意思。修真界最重面皮,就拿道教四大宗门来说,不管李易身份如何,若是四大掌门人齐齐回礼李易,那么岂非四大宗门平白的比云山派低了一个辈分?四大宗门谁肯低下这个头?
李易如今也是颇有骑虎难下之势,李易原本不过是吃了暗亏。心中不忿想要讨个说法罢了,没想到被少林寺慈苦方丈点出身份,并施然还礼,既然如此,现在李易可不仅仅是云山派的一个晚辈弟子。同时也还代表了东林寺的监寺长老。
东林寺的监寺长老行礼,若是儒道两教没一点表示,李易就此转身而去,修真界要怎么看待李易,看待东林寺?
不过话说回来,人家不还礼,你难道要逼着人家还礼?你就是逼,你逼得过人家吗?
事已至此,无论如何也是不可退缩,李易心中浮现了东林寺前任方丈普世禅师离世前眼神中的殷切期盼。李易遂将心一横,再次拱手道:“东林寺监寺长老,云山派李易见过诸位!”
李易此次行礼拱手而不弯腰,言称诸位而非前辈,乃是将自己置于东林寺监寺长老之位,与中宫台上诸人平起平坐。
事情当真是一波三折,龙虎山广场上众人原本以为只是一场普普通通的抽签大会,没想到竟然发生了如此多的曲折离奇,真是比戏本上写的还要精彩,众人这会忘记了交头接耳,喧哗浮躁,一个个聚精会神的盯着中宫台前的方寸之地。
大家的心里都在猜想着接下来的故事情节的走向:到底是中宫台上诸位掌门人服软,还是那云山派小道士灰溜溜的下台。
“无量天尊!云山派有徒如此,故人有徒如此,实在是我道教之幸事,修真界之幸事!”没让众人等待多久,龙虎山天师派当代天师张若虚站起身来,朗声道号后,向着李易还了一礼。
张若虚的言语如清风流水,拂然洒脱,动作如明月大江,清新自然,一时间众人纷纷叹服,果然是天师世家,道教之首,这份气度,这份心胸,让人叹而服之……
张若虚听着众人的啧啧称赞,面上齐云朗月,真是令人心折不已,不过张若虚心中有苦,唯有自己知之:
如果说嵩山少林寺要应对全真派的威胁是数年后的事情,那么龙虎山天师派要面对的威胁,已经是迫在眉睫了。
少林寺能放下禅宗祖庭千年古刹的名头,向李易以及李易背后的云山派,东林寺示好,天师派为什么不能放下千年世家的身段呢?
更何况,同为雷法修炼门派,在云山派没落的几十年前,云山派可是与天师派关系非常友好,几近攻守同盟,共同应对着全真派的内丹之道。
如果说几十年前的云山派与天师派几乎是攻守同盟的话,那么同为道教四大宗派之一的青城派几乎是天师派的小弟了。
青城派因青城山而得名,青城山洞乃是道教十大洞天中的第五大洞天,素有“青城天下幽”之美誉。青城山坐落于蜀中。正是天师道之发源地,初代天师张道陵曾于青城山上讲道,创立天师道之前身“五斗米道”,张道陵飞升之地便在青城山上。
后因蜀中战乱,第四代天师张盛将天师道搬迁至龙虎山,余下一部分道人留守青城山。便是青城派的前身,青城派虽以双修术闻名于道教,实则与天师派一脉相承。
有了张若虚做榜样,青城派男道陆云奇与女修姬雨欣自然再无压力,齐齐站起身来,向着李易拱手还礼。
陆云奇手摇折扇,一副翩翩公子模样,姬雨欣怀抱瑶琴,在陆云奇身边做小鸟依人状。两人男的俊,女的俏,当真是天作之合,让人艳羡不已。
陆云奇望了一眼立在远处的郭不守,笑着对李易道:“李道友,咱们可得各论各的,要不贫道下次见了你师傅郭道友,平白矮了一辈。可是吃了个大亏。”
众人闻言不禁莞尔,陆云奇的“各论各的”之言倒是为诸人解除了一个难题。台上诸人不禁松了一口气。
就是,这会大家向李易还礼,下次大家遇见了郭不守,万一郭不守提起此事,那得多尴尬?
李易也是松了一口气,陆云奇这是给各路人马一个台阶下啊。陆云奇投之以桃,李易自要报之以李,李易笑道:“陆前辈说言正是,小道能见识陆前辈,正是生平幸事。”
“李道友你模样俊朗。性子坚毅,更兼修为不俗,认识贫道一介俗人如何会是生平幸事?”陆云奇闻言“啪”的将手中折扇一收,很是深沉的摇摇头,又上下一番打量李易,故作叹气道:“倒是我青城门下又诸多弟子,李道友你认识了一位,才是生平幸事啊!”
青城派以双修闻名,陆云奇言下之意,大家都懂。
若再平时,李易少不得与陆云奇打趣两句,不过眼下李易可是佛教东林寺净土宗监寺长老,可不能在此犯下大是大非的错误,只得“呵呵”苦笑一声,无言以对。
陆云奇身旁姬雨欣见得李易表情,自是明白李易之意,一双美目白了陆云奇一眼,一把掐住陆云奇的腰间,嗔道:“就你多事,小李道长可是佛教大能呢?”
陆云奇疼得呲牙咧嘴,一拍脑袋,恍然道:“哦,师妹你不提,我倒是忘记了,可惜啊可惜!”
陆云奇言语中,真是说不尽的惋惜之意……
有了陆云奇言行的插浑打科,场上气氛倒是不再绷紧,那茅山派大茅真君茅远与李易乃是旧识,这会站起身来笑意盈盈的望着李易,回礼道:“李道友有大恩于我茅山派,即便李道友不是东林寺监寺长老,受我茅远一礼又如何?”
李易有大恩与茅山派,茅远又何尝不是有大恩于李易?五年前李易在滕王阁广场上,被觉能门下七罗刹困于罗刹阵中,若非茅远指点九宫飞星步法,怕是李易的一条小命就要交待在那里。
再说,方才诸人威压自己,李易可是冥冥之中感觉,茅远并非其中之人,单此一举,李易便对茅远心怀感激,见得茅远向自己还礼,李易连忙再次还礼,道:“前辈恩情,小道毕生难忘,万不可如此折杀晚辈。”
广场上众人见得李易与茅远问答,再一次啧啧称奇,原来李易与茅远早就相识,听茅远之言,仿佛那李易还有大恩于茅山派,这李易到底凭借的是什么,竟能施恩于道教千年大宗茅山派?
众人看着李易的身影,心情真是无比的复杂,这个云山派李易,还是先前的那个连上台走路都要踉跄的小道士么?
世事果然难料啊,一转眼间,那个被众人嘲笑鄙夷的李易,就立在中宫台前侃侃而谈,接受着一个又一个修真界顶尖人物的行礼。
而方才还在嘲笑鄙夷李易的自己,只能怀抱着满心的羡慕嫉妒恨,眼睁睁的看着!
待得茅远重新坐下后,嵩阳书院院长王子师先生站起身来,拱手向着李易还了一礼,朗声而道:“鄙人嵩阳书院王子师,方才没按捺得住心中的好奇,与诸位道友一起向你一介晚辈施压,这一礼就当是道歉赔礼如何?”
王子师头戴儒巾,身着儒衫,手中持一根约摸三尺长短,一寸见方的碧绿莹翠的竹板,讲话一字一顿,咬文嚼字清晰无比,这样子倒让李易想起了私塾中严厉的启蒙老师。
嵩阳书院乃是儒教四大书院之一,修习的乃是王阳明心学,王阳明心学以“心”为本,以“格物致知”为用,传有四句口诀,称之为《王阳明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未完待续。。)
。VIP中文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