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5小说网 > 女生频道 > 长公主不想死 > 第135章 天赐神兵

第135章 天赐神兵(1 / 1)

首字母+org点com,

但世上的事从来如此,百姓们想过好日子,江南能有更好的发展,他们自然是希望能到那边去。这是朝廷阻拦不住的,就算官府发布法令禁止,他们也能想方设法逃过去,除非能有新的政策,让他们心甘情愿的留在西北发展。

“所以,诸位大人可有良策,能稳定民心,发展西北么?”贺卿问。

朝臣们愁眉不展,很显然,在这件事情上,没人能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

这也难怪,要是他们有好的办法,大楚早就发展起来了,又何必等到今天。所以现在众人其实是在等待贺卿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拿这个问题反过来问他们。

对此,贺卿也不是一点想法都没有。

既然众人都不说话,她便站起身道,“对西北之事,我这里倒是有个不成熟的想法,权且拿出来与诸卿讨论一下,集思广益,看看是否能用。”

她说着,铺开白纸,提笔写了一个字,然后让秘书官传给其他人看。

众人看到这个字,都不由有些惊疑,低声议论起来。

而后刘牧川起身问,“殿下,这可行吗?我朝从来都是在江南种植棉花,这西北与江南情况迥异,棉花是否能在当地存活,也很难说。”

却原来贺卿在纸上写的是一个“棉”字。

江南丝绸业兴盛发展,已经卖到了海外,或许很快就会成为大楚重要的经济支柱。在这种情况下,江南棉布的生产已经被丝绸挤压的几乎没有的地步,所以在这个时候对外寻求发展也是很正常的。

如果贺卿的提议能够成功,不但能为大楚打造另一项支柱产业,而且也确实能够解决北方人口外流的问题。

棉布发展到如今,在国内市场上已经与丝绸分庭抗礼,占据半壁江山。出口的生意目前还看不出端倪,但想来也不会太差。或者就算那些外国人不喜欢,国内的市场也完全可以消耗掉那么多布匹,并不愁没有买家。

所以众人唯一忧虑的是,此事是否当真能行?毕竟在此之前,从没有人打算在北方种植棉花。

不过这一回,贺卿还没有说话,就有另一人站起身道,“传闻这棉花就是从西域传来,后来才在中土种植。想来应该能够在北方存活,只不过传入中土之后江南一代种植更广罢了。”

一句话说得众人都不由点头,如果有本可依,贺卿的提议就不是无的放矢,那么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大提升了。即使中间要花费一些功夫,也是值得的。

贺卿点头道,“棉花喜日照,西北地势高,夏日虽短,日照却足,想来应该可以成活,若是不断加以改进,或许将来西北的棉花会比江南出产的更好。诸公若是担忧,可以先小范围内试种一下,等成功了再行推广便是。”

后世“新疆棉花”远近闻名,想来到了这里,不至于种不活。

“而且,如果能把西北打造成棉花基地,不但出产颇丰,可以让西北的百姓留在当地,还另有一桩妙用。”贺卿道。

兵部尚书黄鹏正闻言,忽然接话,“殿下说的可是草原人?”

贺卿点头,“草原部族年年南下打草谷,不过是想抢些粮食过冬罢了。若是北方到处都种上棉花,没有粮食,他们就算南下,也抢不到能果腹的食物。棉花虽然能够御寒,可在吃不饱的情况下,对他们而言就没有太大的用处了。”

一旦不能用打草谷这样的方式补充食物,想来草原人也不会愿意在这上面做无谓的消耗。西北有互市,他们可以通过贸易的方式从大楚交换粮食,也不会被逼到极处。如此一来,北边或许能稍微安靖一些。

这倒是个令人耳目一新的提议。

朝臣们有的皱眉,不觉得这种方法真的能遏制住草原人的铁蹄。但也有人点头,觉得这提议不错。

草原人当然可以继续南下,深入大楚其他地方劫掠粮食,但这样一来,战线拉得太长,危险就几倍增加,何况还有路途的消耗,成本太高,一旦战争不能带来高收益,想来他们也会有所取舍。

战争本来就是统治者的博弈。这世上,只要日子过得下去,绝大多数普通百姓都不会喜欢战争,而更青睐安静的生活,这一点不分大楚和草原。大楚既然开放了贸易,愿意卖给他们粮食和盐这类日用必备品,又为什么还要用战争这种代价高昂的方式去获取呢?一旦他们习惯了贸易,不愿意轻易开启战端,那么和平就有了延续的可能。

“臣以为,此事应当慎重。”就在此事,顾铮开口道,“殿下的考虑固然很有道理,可西北若是改种棉花,粮食收入便大幅减少,只能从别处转运。”

江南现在到处都是桑田,粮田已经很少了。另外,南方大多数能够种植茶树的地方,如今也在推广茶叶种植,毕竟海贸之中,这也是非常受青睐的商品。如此一来,肯定会进一步挤占粮田。

在这种情况下,粮食出产必然会减少。

事实上,今年江南大部分粮食都是依靠外调,往后情况只会更严重。再加上一个西北,压力更大。失去江南这个粮仓,荆湖一带的土地又没有完全开垦成熟地,想要产出供给全国的粮食,几乎不可能。

何况从南方往北方运粮,路途遥远,中间的消耗也是巨大的,不能不考虑。

虽然现在的北方也同样需要从其他地方调粮,但有本地的粮食补充,数量毕竟不多。

“殿下的步子迈得太大,若是首尾不能兼顾,大楚的经济便会全面崩盘,届时国家危矣!”顾铮站起身,看着贺卿道,“此事虽然是良策,但三五年内,只怕难以执行,还请殿下三思。”

顾铮会站出来反对,并不令人意外,毕竟他跟贺卿的关系越来越紧张。不过,众人也不得不承认,他的顾虑很有道理。

所以在他开口之后,陆续又有几人站出来,表示反对。

之前贺卿的步子迈得也不小,同样是走险棋,但当时是为了将大楚盘活,不得已而为之。再说,那时他跟贺卿的关系还算融洽,彼此同心协力,动用整个朝廷的力量,也不用担心会有人拖后腿。如今的情形又不同了。

贺卿点头道,“顾先生言之有理,我并没有打算将整个北方都种上棉花,只是西北一地。西北的土地种植粮食收成本来就不多,往往还要担忧被草原人劫掠而去,倒不如改种其他。”

“至于其他地方,北方是小麦产区,自然不能荒废,另外红薯不挑地方,也能在北方推广种植。此外,北边靠近草原,也可以发展畜牧业,养殖猪牛羊等牲畜。如此一来,可以形成新的产业,也能够解决大部分人的生计,使他们不至远离故土。再从其他地方转运一部分,便可敷用。”

她说到这里,诚恳地看向顾铮,“何况棉花种植,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我预备在三年之内完成此事,也可以稍作缓冲,顾先生以为如何?”

顾铮沉默片刻,才道,“可以一试。”

贺卿笑了起来,“具体要怎么做,又如何分阶段推广,户部拿个章程出来吧。”

他们在这里提到草原部族,而在草原上,也有人正惦记着中原。

中原腹地还在秋天,但草原上却已经有了入冬的迹象,百草枯折、寒风凛冽,牧民们已经换上了厚厚的皮袄,准备迁移到冬季牧场去。他们在下雪之前安顿下来,牛羊才不会被冻死,才能保证一家人来年的生计。

这两年风调雨顺,但草原上的日子却并不算好,因为布日古德要对外扩张,通过战争重新确立自己在草原内部的绝对领导权。而要打仗,就要从牧民之中抽调士兵,又要征收更多的牛羊作为军饷。

与中原朝廷作战的时候,草原人往往是选择以战养战的打法,带上几天的口粮,之后走到哪里就抢到哪里。抢来的粮食不但能够供给战时的需要,还能留下一大部分带回草原,再加上金银布帛等物,劫掠的牛羊子女,收获十分丰厚。

但是现在,他们跟西域诸多小国交战,这边的物产完全无法跟中原相比,能够缴获的战利品自然少了很多,不是从前那样打个仗可以赚的盆满钵满。有时候战争收入甚至不够补贴消耗,必须要从草原运来粮食。

所以渐渐的,士兵们的热情都被消耗的差不多了。

虽然在经过数次战争之后布日古德这个草原王的威信已经大大增加,让草原各部落都十分服膺,不敢有所抵抗。但事实上,下面的反战情绪已经非常高涨了,人人都希望能够停下来休息一下。

布日古德显然也察觉到了这一点,所以这会儿正在召集谋臣商议接下来的发展。

西域还是要打的,不单是因为开拓了丝绸之路之后得到的好处,也是因为这是他跟顾铮的约定。只有他这里不断出战,才能不断从中原获得更多的武器和装备。但是士兵们的情绪也不能不顾虑,毕竟这才是他掌控草原真正的根本。

但停下来休养生息,对草原人来说其实用处不大,毕竟草原物产就是那么些,再怎么经营也不可能增加太多,把时间浪费在这上面,很显然并不明智。

这一点不但布日古德很清楚,下面的人也十分明白,所以这会儿,众人的视线就免不了放到了中原。

说来说去,还是打他们的时候收获最多,最叫人兴奋。

以前草原部族出兵南下的时候,人人都高兴得像要过年,因为他们都很清楚,到了大楚可以抢到太多的东西,除了果腹的粮食之外,还有在草原上难得一见,就算有商队贩卖价钱也贵得吓人的金银器玩和布帛。南下一趟,整个家庭的处境就会大大改变。

但是所有人心里同样也是有顾虑的。上一次的失利,对他们来说是个刻骨铭心的教训,大楚现在的军队实在不好惹,京城皇宫里坐着的那位大长公主殿下更不是普通的女人,非常有决断。如果不能打赢,贸然开战并不是个好主意。

但是要他们放弃,众人又心有不甘,因为这是眼下最好的选择了。

犹豫到最后,布日古德最终还是决定先派遣一支军队南下,试探一番。

据说大楚朝廷如今精力都放在了南方的出海贸易上,说不准会顾不上西北这边。尤其听说西北有很多百姓南下,如今空虚的很,对他们而言的确是个最好的机会。如果这时候不抓住,等大楚朝廷反应过来了,也就没他们什么事儿了。

贺卿也没有想到,一直是为水师船队准备的火器,竟然是先用在了西北。

虽然签订了停战协议,但贺卿对布日古德的信誉持保留意见,并不认为真的就可以就此高枕无忧了。异族本来就是如此反复,被压着打的时候会毫不犹豫的投诚,但一旦被他们窥见大楚国内的空虚和弱势,就立刻会卷土重来,再次掀起战争。

不过她本来以为,布日古德会更有耐心一些,毕竟现在两边开始贸易合作,他们已经可以取得足够的生活物资,甚至顾铮暗地里还给他们提供武器。而对西域那边的扩张,也可以弥补一些战争的损耗,以战养战。

所以贺卿本以为,在打通西域的道路之前,布日古德不会南下。

但现在看来,她还是低估了此人的狼子野心。他就像是草原上的狼,长期蛰伏着,看上去无害,但只要看到一点机会,就会立刻扑上来,想咬下一块肉。

不过这一回,他们显然失算了。

因为□□在船上的用处不算很大,受到距离限制,除非接舷战,否则大部分时候都用不上,所以顾铮只往水师那边送了一小部分,剩下的全部都武装到了西北军中。

这本来就是为了防止布日古德出尔反尔,对大楚下手。而这份考量,显然很有先见之明。

布日古德派出来的这支军队,并不是他自己麾下的精锐之师,而是由依附的部落和俘虏组成的杂牌军,论起战斗力来,跟他自己的精锐根本无法相比,在令行禁止上就更不用提了。

所以除了最开始的时候,大楚军队措手不及,让他们占了一点优势之外,等到这边彻底反应过来,他们就只能被压着打了。

更叫他们惶恐的是,这一回,大楚的军队没有固守城池,而是派出了骑兵,在草原上与他们作战。而骑兵手里此前从未见过的的火器,更是叫他们吃了大亏。

草原人其实已经在防备大楚的□□了。毕竟上一回的教训实在是太过惨重,就连布日古德自己也因此被俘虏。

不过他们对□□的认识很显然,还停留在□□包上。草原人念念不忘的,是张抗用它炸开河道,淹没了草原人的军队,至于具体的威力,最多不过是能让他们的马匹受惊,实际上杀伤力并不强大,只要有所准备,应该还是可以对付的。

至于这东西真正可怕之处,他们根本一无所知。

更没想到大楚的军队这次拿出来的火器早已更新换代,升级成了杀伤力远远超过弓箭的□□。除此之外,因为动力不同,□□的射程也比弓箭更远。

挥舞着大刀长矛的草原骑兵,在猝不及防之下遭遇了热武器的炮轰。

他们并不知道,这是一场足以写进历史的战事,因为火器第一次出现在了世人面前,对后世的武器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在此时,草原杂牌军损失惨重,又惊又怕,迅速溃败得一塌糊涂,四处奔逃,被西北军追着打,死伤无数,俘虏无数。

基本上没有对对方造成任何有效的威胁,这一次试探就结束了。

布日古德派来督战的精锐小队躲在大军后面看到这一幕,同样被吓坏了,甚至没有考虑去收拢那些四处溃散的残军,而是直接掉头回返草原,把这个惊天的消息传回去给布日古德。

现在的大楚早已不是之前的大楚,更不是草原铁骑可以肆虐的对象。

甚至,亲眼看到那一幕,他们已经开始怀疑,能够轻易就被洞穿的铁骑,还能称得上铁骑吗?

南下打草谷估计已经是一条绝路,决不可轻易尝试。

这个消息自然十分出乎布日古德的预料。

其实顾铮愿意吧淘汰下来的武器装备出售给他的时候,他就已经猜到了大楚可能在研究更厉害的武器装备。毕竟彼此是敌人,对方不可能那么好心增加他们的战斗力。

但草原骑兵如风,从来也不怕在战场上与人对战,所以布日古德内心里,对自己的草原精锐骑兵还是非常有信心的。即使装备差了些,对战中也能够占便宜。

毕竟大楚马匹不多,步兵对上骑兵就是一场悲剧,所以更多的时候,他们只能据城而守,不敢主动出击。

骑兵最大的优势就是机动性,他们完全可以绕过城池,劫掠那些散落在各地的村庄,补充自己的所需,不跟大楚的军队正面对上,这本来就是打草谷真正的含义。却没有想到,他们升级之后的武器会完全超出想象,即使最精锐的草原骑兵,也不是对方一合之敌。

虽然自己没有亲眼见过,但布日古德对自己一手带出来的精锐骑兵的判断是非常信任的,几乎是立刻就打消了南下的想法,决定继续去打西域的那些小国。

虽然打他们能够获得的收益少,但是安全啊!

只是他自己信任下属的判断,不代表其他部族的首领们也愿意相信。

草原人占着骑兵之利,在大楚的土地上肆虐已经很久了,形成了惯性。

几千年来,他们都是这样过下来的。中原朝廷其实从来没有形成过对他们的有效威慑,即使是在中原最强大的汉唐时期,实际上草原人也从来没有放弃过对中原的骚扰,而且对战之中有输有赢,也很少有被压着打的时候。

血脉里遗传下来的信心,让他们不相信布日古德的判断。

这样一来,一次简单的试探,不但没能窥到大处的破绽,反倒让布日古德自己这边各个部族都离了心。眼下还看不出什么来,但种子已经种下,总有破土而出、裂开痕迹的时候。

这个时候,西北军已经在清点战利品了。

其中最受欢迎的,无疑就是俘虏。

说起俘虏这回事,其实大楚的军队以前是不喜欢抓俘虏的。在战场上杀人,杀了也就杀了,反正对方是敌人。可一旦对方投降,成了俘虏,杀俘就是一种耻辱了。偏偏这些人抓回来之后还要供他们吃喝,又不好杀了,又不知道该如何安置,十分麻烦。

所以有时候如果不能把他们彻底解决,西北军宁可把人放了也不愿意抓回来,还要浪费粮食养着。

可是贺卿来过西北一趟之后,一切就都不一样了。

西北军对忽然发现,原来俘虏能做的事情竟然那么多!

他们可以说是最好的苦役,可以做最脏最乱最辛苦的活,而不用朝廷从普通百姓中征发民夫去做。可以说俘虏的存在,让大楚普通百姓免除了许多徭役,连生活幸福感都提升了许多。

这样的好事,自然是多多益善。

所以这一两年跟草原之间没有战争,不少将领心中还颇为遗憾,毕竟这样就没有机会抓到俘虏了。

这一回派出来的这支杂牌军,虽然在第一次遭遇之后就被打散,四处溃逃,但西北军还是不辞辛苦,在这大风天出城去追击,把绝大多数人都给抓了回来,总共得到了数千俘虏。

如果是在从前,这样一场对战是毫无疑问的大胜,必然要上报给朝廷,求取封赏和嘉奖。但这一次,诸位将领竟然都有些不好意思请功,毕竟不过是破了对方几千人的军队,还是杂牌军,并不是均匀精锐之师,而他们自己呢,非但是大楚最精锐的军队,还拿着最新的火器,不赢才是没道理。

幸好还抓到了不少俘虏,送到京城去做苦力,应该可以让大长公主殿下满意吧?好歹一年几百万的军费花在他们身上,并不是白费。

西北这场战事虎头蛇尾的结束了,火器建功,也让朝廷很多官员放下了心。

他们本来还觉得贺卿之前种棉花的提议有些荒谬,现在想来,草原人记吃不记打,总想着跑到大楚来搞事情,让他们想劫掠都没东西可劫,可以杜绝很多问题。

本来如果论功行赏,这功劳里应该有顾铮一份。毕竟火器的事,一直都是他在管着。

但西北没有大肆请功,贺卿也没有按照旧例封赏,而是随意嘉奖了一番,就把这件事揭过去了。这样一来,就有顾党的人忍不住了,跳出来表示顾铮这几年督促火器研发之事,十分辛苦,如今火器建功,也该有封赏。

贺卿不冷不淡地道,“火器最主要还是用在海上,等水师那边也建功了再封赏不迟。”

有人不忿,有人惶然,还有人幸灾乐祸。

只有贺卿和顾铮自己知道,对视间的火花四溅,到底意味着什么。

解决了这个小插曲之后,朝廷的视线又都放到了南方。

十月初一,大楚第二次海贸航行,正式启程。

从江南路出海,往南走上一日的功夫,有一座海岛。大海上一片茫茫,方向难辨,如果没有海图指引,没有关键的工具,那么只会迷失在大海上,想要准确地找到汪洋大海之中的一座小岛,几乎不可能。

所以虽然这里距离大楚很近,但实际上却足够隐蔽。

那些大楚水师遍寻不见的海盗,就藏身于这里。

在朝廷开海之前,江南一带活跃的海盗,成分非常复杂。虽然在朝廷的宣传口径之中,一向都认为海盗乃是隔壁岛国的民众,到上国来肆虐,号称倭寇。但实际上,海盗的中坚力量,其实都是大楚人。

他们有的是犯了罪不得不远扬海上的盗寇,有的是日子过不下去了,索性驾船出海谋条出路的海边渔民,还有的是沿海一带大家族为了自身利益扶持起来的傀儡,另外还有一部分南方海岛上的原住民,但实际上也是历朝历代外逃渔民们留下的后代。这些海盗,都与陆地上的大户甚至官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至于承受了一切罪名的倭寇,海盗里当然也没有,但是力量薄弱到几乎可以忽略。他们大部分,是作为打手跟在大海盗们身边,希望能混口饭吃。

毕竟跟能够拿出很多资源来进行建设和发展的大楚人比起来,他们什么都没有,是国内日子过不下去了,才会出来。

但是大楚开海之后,大部分海盗都在背后势力的授意下接受招安,摇身一变成了合法的海商,只剩下没有门路的几支海盗,日子也过得躲躲藏藏,大不如前。

而这座海岛,就是他们的临时藏身之处。

这一日他们接到消息,大楚的船只已经出海,又要运送大量货物,前往南洋进行贸易。

如果是平时,他们虽然是海岛,但也不敢打有水师护航的船队的主意。但这回跟上次不同,海贸的队伍被分成了三支,还有两支会分别从泉州和广州出海。这样一来,原本数量就不多的水师船队,也就被迫分散了。

因为从广州出海的,还有一支朝廷派遣的使团,其中有宗室,有朝中大臣,安全等级自然更高,所以那边分到了更多的水师船队,留在江南本地的,只有不到十艘船。

而且按照他们收到的消息,就算是这十艘船,其实战斗力也并没有多少。

因为其中大部分,都是在这一年之内刚刚招收进来的新兵,还从来没有在海上航行过。能不能习惯都不知道,更何况是在海上战斗了。真正已经出航过一次的“老兵”,只有两艘船。

当然更重要的是,因为朝廷出昏招,竟然允许港口自行制定优惠政策,所以大部分商队都被其他地方的优惠政策给吸引了过去,从江南出海的,只有当地各大家族组织的商队。

而这些消息,就是他们送出来的。他们在信中暗示,到时候会帮助海盗们牵制住水师的船队,给他们创造机会。

到时候重创了水师船队,这些海盗便可以一句扬名。更重要的是,跟在大商队后面那些没有关系的小船,就是送给海盗们的战利品,可以肆意劫掠。有了这些做为本钱,海盗们也可以洗白自己,变成合法商队,到了海外换成钱,天大地大何处去不得,谁都抓不到他们。

相较于现在这种躲躲藏藏的日子,海盗们自然更愿意冒一次险。

躲藏在这里的是几支海盗,势力最大的几支海盗牵头,大家摆了把子,排了座次,看起来也像是那么回事了。

几位大头领商量过后,认为这趟生意做得,因此便立刻点检人马,吃饱喝足之后开船出海,准备悄悄坠上船队,伺机而行。

水师船队这边,如那封书信里所说的那样,虽然已经在水上训练了小半年的时间,但真正的出海,感觉还是不一样的。很多新兵都不可避免出现了各种症状,几乎没有战斗力。

所以出海的将领不得不将这些新兵集中到几艘船上,让他们跟商队待在一起,自己则带着剩下的船只,来回巡逻。

只是原本的队伍被打乱了,新的安排还没有磨合过,不免显得到处都是漏洞。落在尾随的海盗眼中,自然是不容错过的好机会。

仗着对航道的了解,他们选了个适宜伏击的地方。这里礁石遍布,不知道正确航道,船只开进去,吃水的部分撞上礁石,便只有一个下场。而航道狭窄,只能容一艘船只单独经过,他们堵在出口处,自然就能将这些船只一网打尽。

送消息的人希望他们对付水师,然后把跟在后面的零散商船带走,自己好坐收渔利。但是海盗怎么可能如他们的意?这可是他们自己送上门来的,既然有机会一网打尽,他们自然一条船都不会留下!

有了这支船队,天上地下,何处去不得?

几位当家一想到几十艘船都将会是自己的,不由心头火热,还没开始打,已经琢磨着到时候要怎么分配了。

远远地,第一艘船出现了。这是水师的船,战斗力不容小觑,所以海盗们立刻收束起思绪,严阵以待。虽然他们一共也只有十来条船,而且大部分都破破烂烂,连商队的船都比不上,但是守在出口处,竟也生出了一股强大的震慑力。

“报告,前面有船队拦在航道出口处!”站在桅杆上负责瞭望的士兵,立刻将情况汇报了上去。

将领走到船头,拿出望远镜看了片刻,先是微微皱眉,但很快,一股战栗般的兴奋从他的心底涌了起来,这位还算年轻,如今名不见经传的小将,收好望远镜,抬起手臂,厉声喝道,“敌袭!备战——!”

他们是水师!是大楚朝廷耗费不知多少钱粮培养出来的精锐部队!他们的职责是维护海上的安宁和平,驱逐海盗和一切敌人,而不是为商船护航!

虽然到目前为止,因为朝中顾相的威慑政策,他们还从未跟海盗有过正面遭遇,未能在战场上证明自己,但是他却一刻都不曾忘记过自己的使命。

而这一切,将在今天改变!他们会在对海盗的战斗之中,证明自己的强大!

心中涌动着火热的情绪,但将军毕竟没有经验,心中多少有点慌,只能按照备战条例,一条一条的命令下面的人做好准备。

而当他们做好这些,敌人也就近在眼前了。

海盗们个个手持抛索,预备等靠近到足够的距离,便将之抛到对面的船上,自己借助绳索登船,与对方鏖战。水师不过是一群只经过训练的毛娃娃,他们却是在海上拼杀出来的凶悍之辈,论到正面作战,丝毫不惧。

然而,就在船只即将靠近到抛索能到达的距离时,它却忽然微微转向,看上去是被吓得慌不择路,要开到礁石里去了。

见此情景,海盗们一个个露出笑容,就等着看对面的船只出丑,主动走上死路。

但就在这时,他们看到了——

光。

一团火红色的光,先是在对面的船只上爆开,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地朝他们靠近。直到这时,耳畔才听见了沉沉的轰鸣声炸响。下一瞬,那一团火红色的光落入了严阵以待的船队之中,迅速爆开,炸起了十几尺高的水花,将所有的船只都掀翻开去。

正等着看热闹的海盗们,霎时都成了落汤鸡。运气好的,还能够在晕眩之后捡回一条命,运气不好的,直接被爆炸的余波杀死,或者晕过去之后溺死。

这是什么东西?

这个问题几乎是同一时刻,出现在了所有人的意识之中。包括被水师的船只挡在后面,没有受到半点影响的那些商船。

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幕,被这堪比海上大风暴的杀伤力惊得说不出话来。

“那是什么……?”过了一会儿,才有人崩溃般地开口询问。

没有人回答。

因为没有人知道答案,但是在这个瞬间,所有人看向为首那艘船的目光都变了。他们惶恐,畏惧,害怕,尤其是那些偷偷给海盗传递过消息的商队,更是战战兢兢,生怕事情暴露出来。

在这片大海之上,战斗力强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水师用这样的方式,悍然向所有人证实了他们的强大和不可战胜,这种印象,将烙印在所有人的意识之中,永远无法磨灭。

那种火光——后来他们知道了,它的名字叫火炮。但所有人提起来时,都会默契地在前面加上一个字。

神火炮。

那是天神才能够掌握的力量,如今赐给了人间的朝廷。

不过事实上,不但其他人在懵逼,水师的普通士兵们也在懵逼。他们之中,大部分人都知道船上安装的这俩铁疙瘩,是朝廷送来的秘密武器,用来对付海盗的,但是没有见过它的威力,所以也并不真的放在心上。只有接受过试射训练,亲眼看过火炮威力的将军和一小队士兵保持住了平常心。

但在所有人震惊的视线之中,他们忽然觉得自己如此正常的表现,好像有点格格不入。

本以为是一场鏖战,没想到还没开始就结束了。虽然之后还要打扫战场,俘虏和审问水中幸存的海盗,收拢他们的船只等等……但是基本上不会再出现其他变故了。

这让满心期待战斗的士兵们,在振奋震惊的同时,又有种说不出来的失落。

将军自己也同样如此,最后,他抹了一把脸,高声呼喊道,“天赐神兵,大楚必胜!”

士兵们也跟着欢呼起来,渐渐从惊怔之中回过神来,开始体验到战胜的喜悦。虽然没有真刀真枪上阵有些遗憾,但没有死人,甚至除了一发火炮之外没有其他损失,也是值得高兴的。

虽然从参军之日起,他们就已经把自己的脑袋别在了裤腰上,预备不惜此身保家卫国,但能活着当然是好的。

当这个念头从脑海中闪过,他们忽然对能够制造出这种强大武器的国家和朝廷,生出了无限的信任和归属感。

因为才出海没几天,距离并不远,所以这场展示结束之后,将军派了一条船,将这一场遭遇战的消息传回了国内。不提与海盗暗通款曲,如今在焦急等待消息的那些人如何惊慌,这消息送到京城,却是让顾铮的下属们着实扬眉吐气了一回。

并且纷纷上书,要求论功行赏,为顾铮加官进爵。

之前在西北建功,说要等水师这边的反馈,如今水师也得了一场大胜,总没有推脱的理由了吧?

咨平殿里,贺卿翻着这些折子,心里的感觉十分奇异。对加封这件事,顾铮已经跟她有了默契,现在看着其他人为他摇旗呐喊,总觉得十分有趣。

喜欢长公主不想死请大家收藏:长公主不想死更新速度最快。(记住本站网址:)

最新小说: 仙武至尊 斗罗之从签到开始做龙神 我终将踏上名为英雄的不归路 最爱你的那十年 玩家走狗满天下 我的电影能抽奖 抗战之亮剑特种兵 火影之最强体术系统 重生我和我 大夏神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