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局的角度来看,虽然现在这个时代处于冷战阶段,但米国和苏联这两个超级大国,都想在中东地区秉持缓和的政策,不希望把事情搞大。
在如此情况下,寄希望于大国们发挥作用,彻底解决问题的中东地区各国,肯定深感失望,满腹怨言了。
尤其在第三次中东战争当中,以色列完胜,占领了好多地盘;而阿拉伯各国除了损失惨重,还败得非常耻辱,当然不愿意善罢甘休,于是便有了现在的第四次中东战争。
在高弦看来,这里面的国际关系。相当值得玩味。
比如埃及和苏联,以埃及驱逐全部的苏联军事顾问为标志,两国已经闹掰了,但苏联却还要被牵着鼻子,给埃及提供武器。
再如以色列和米国,后者即使展开了五分钱救援行动,但也感觉到了,前者占了戈兰高地、西奈半岛、约旦河西岸等等地区,得了大便宜,应该保持克制。
当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后,苏联和米国一边源源不断地把军火运到战争前线,一边呼吁双方停手,可不管哪一边的小弟,都阳奉阴违地照打不误。
第四次中东战争前半段,突袭得手的埃及和叙利亚,正在顺风头上,一雪前耻之余,还打着一劳永逸地解决以色列的算盘,自然不愿意停手。
当战争进入下半场后,缓过劲儿的以色列,红了眼地要把战争初期的损失,报复回来,戈兰高地方向突入叙利亚本土;西奈半岛方向同样攻入埃及境内,战争的主动权已经不在阿拉伯联军的手上了。
有一个佐证就是,十月二十二日米国和苏联的谈判结束后,联合国通过了停火决议。下令以色列与埃及之间的战斗立刻停止,停火命令于十二个小时后的以色列时间下午六点五十二分生效。
但实际上,以色列与埃及还在相互报复地开火,而这个年代仅通过人造卫星的照片,还无法准确判断双方的前线位置,必须等侦察飞机去确定,进而这场架一时半会还拉不开。
高弦手上的铅笔,在地图上的苏伊士运河东部,轻轻地画了一个圈,然后说道:“我估计,已经恢复空中和装甲优势的以色列军队,现在应该完成了对埃及第三军团的彻底包围。”
布殊听得脸色一变道:“如果以色列摧毁了埃及第三军团,那苏联和米国将会身不由己地完全卷入进去,爆发后果难以想象的战争。”
“谁知道呢,可能我的推测并不准确。”高弦放下铅笔,内心无比轻松。
因为,已经意识到败局已定的阿拉伯世界,开始将满腔怨气发泄到米国身上,终于挥起了石油禁运的大棒。
随之完全可以预见到,高弦在石油行业的投资,尤其墨西哥湾的尤金岛三十号油田,将会价值暴增。
正在帮高弦在正治、国际关系等等方面恶补知识的布殊,同样意识到了这件大喜事,只不过,他是一名成熟的政客,不适合在当前的微妙时局下喜形于色。
他们正讨论着,詹姆斯·贝克走进来说道:“大卫,国务卿亲自打来电话,请你马上去白宫。”
高弦望了一眼窗外的夜色,点头道:“好吧,这就走。”
布殊叮嘱詹姆斯·贝克道:“詹姆斯,请务必以你的专业,好好协助大卫。”
詹姆斯·贝克答应一声后,随着高弦上了车。
对于大卫·洛克菲勒安排下来的这个帮基新格打下手的活儿,高弦心里颇感压力,但同时回报也在鞭策着他。
除了那个三边委员会的会员名额,高弦还惦记上了中东地区因而石油而暴富起来的国家,其几乎都成立了自己的主权基金,只要关系处到了,忽悠出来几亿美元,应该不成问题。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往往,皆为利往。
雄心越来越大,胆子也越来越大的高弦,还是不能免俗地受到了如此巨大利益的吸引。
但做大事也要有做大事的能力,深知这一点的高弦,来到米国花生炖后,便通过之前积累的人脉,找名师指点,布殊便是其中之一。
至于詹姆斯·贝克,则是在高弦的请求下,布殊给他找的私人顾问。
论起私人交情来,律师出身的詹姆斯·贝克,是布殊的密友,先后协助了布殊成功的国会众议员和失败的国会参议员选举。
因为米国总统尼克松受“水门事件”拖累,好多人或主动或被动地都赋闲在家,詹姆斯·贝克现在就比较清闲,进而被布殊派来协助高弦。
“老剧本”里,詹姆斯·贝克在米国总统李根任期内担任了财政部长,参与了著名的“广场协议”;在布殊任期内,担任了国务卿;在小布殊任期内,属于幕后的实权大佬。
因此,詹姆斯·贝克在能力方面,基础可谓优秀,现在给高弦当私人顾问,还挺适合。
到了白宫,见到米国国务卿兼国家安全顾问基新格后,高弦直接问道:“博士,您有什么吩咐呢?”
基新格首先倒起了苦水,“以色列收了米国那么多援助,但却在停战上闪烁其词,我都不知道他们的总理和大使,到底哪一句话是真的了。”
高弦尽自己的助手本职,分析道:“我想,以色列肯定也愿意停战和谈,但他们还要掌握更多的谈判筹谋。”
“根据目前的已有情况来判断,估计以色列军队应该完成了对埃及第三军团的彻底包围。”
“有了这样一个人质筹码,以色列肯定可以有恃无恐地回到谈判桌前。”
听到高弦这个判断,基新格和布殊一样地大为震动,喃喃自语道:“难怪刚才通电话期间,以色列总理梅厄夫人回答‘沙漠中的停火线到底在哪里’问题时,莫名其妙地说了一句‘我们终究会知道的’的。”
沉默了片刻后,基新格正色道:“大卫,通过电话,不论以色列,还是埃及,都不能给出让我百分之百信任的停战保证,同时也不能完全领会我的停战决心,可我现在还不能离开白宫。”
“因此,我想请你做为我的私人代表,先一步到中东,帮我接下来的出访,打个前站,做好沟通。”
“而你的中立身份,也可以在和中东地区各国接触时,最大程度地消除抵触情绪。”
白宫内,尼克松已经被“水门事件”折腾得神经衰弱,不在工作状态了,以至于好多事情,白宫的幕僚们,开始默契地越过这位米国总统,自行处理。
因此,基新格确实暂时不适合外出,只能电话指挥。
当然了,在处理眼前的中东烂摊子上,白宫已经就正治资本和功劳,完成了分配协议。
而高弦做为基新格的助手,也要被派出去做各种铺垫工作了。
清楚自己是什么角色的高弦,当即领命,然后又请教了一番此行的注意事项。
基新格刚指点了几句,之前和他争正治功劳的米国国防部长詹姆斯·史勒辛吉,急匆匆地走进了办公室,“刚刚收到的最新中东前线战报,以色列并没有停战,而是完全包围了埃及第三军团,苏联为此发出了参展威胁。”
基新格脸上闪过一丝惊愕之色后,深深地看了高弦一眼,催促道:“大卫,你这就动身吧,第一站是以色列,一定要坚定地传递出一个信号,以色列想彻底摧毁埃及第三军团,是一个绝对不存在的选择。”
高弦走出白宫后,不由得暗自苦笑,计划不如变化快,本来只是敲边鼓,没想到却还要见以色列这样的正主。
这个安排的架势,有点像米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之前,基新格先到中国秘密访问打前站,而高弦先到中东走一圈,则是为基新格接下来亲自出面调停做铺垫。
……
基新格早就给高弦配备好了出访团队,高弦和詹姆斯·贝克直接坐上专机,飞往中东地区,而第一站自然已经定下来了,就是以色列。
因为高弦是以基新格私人代表的方式出行,所以非常低调,没有媒体注意,到了以色列后,也没有什么盛大的迎接场面,很快被以色列的正府官员引领着,见到了以色列总理梅厄夫人。
扫了一眼自己这边的团队成员后,操着熟练英语的高弦,向以色列总理梅厄夫人问好,并简明扼要地自我介绍道:“总理阁下,我是高,在此聆听你的声音。”
虽然高弦这个基新格的私人代表令人非常意外,但以色列总理梅厄夫人一点也不敢小瞧。
因为,现阶段只有米国能够支援以色列,而且不久前基新格刚在电话里对她施加完停战的压力。
见高弦摆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架势,梅厄夫人开口道:“我想先听听,高此次前来传递什么信息。”
高弦点了点头,有条不紊地说道:“在基新格博士正式出访中东地区之前,我接受他的委托,郑重转告总理阁下,以色列必须马上执行十月二十二日的联合国停战决议,并且绝对不能摧毁埃及第三军团。”
梅厄夫人沉吟道:“那么,高从个人而言,有什么要告诉我的?”
高弦批了一眼会议记录员,缓缓回答道:“这场战争的初期,虽然以色列因为没有采取先发制人的策略,而陷入被动,但也因此,让米国毫无顾忌地对以色列展开援助。”
“战争进行到现在,阿拉伯联军已经战败了,以色列军队不但分别守住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还分别攻入埃及和叙利亚本土,甚至完全包围了埃及第三军团。”
“相信有了这些筹码,以色列会在战后谈判桌上占据主动型。”
“如果以色列还不停战,甚至摧毁埃及第三军团,那不但失去一个无比重要的人质筹码,还极有可能引来苏联参战。”
“因此,现在停战,以色列才能利益最大化,并且给基新格博士出访中东地区,创造最基本的氛围。”
梅厄夫人认真倾听完后,点头道:“以色列愿意马上停战,而且事实上,有组织的战斗现在已经停止了。”
“至于埃及第三军团,只要他们老老实实地停在原地,以色列愿意提供食物和清水这样的非军用补给,直到其离开的条件成熟。”
确认了梅厄夫人的承诺后,高弦心里松了一口气,同时忍不住暗自吐槽,来以色列这一趟真不轻松,还不如去科特威那样的富油小国转转呢。
当然了,吐槽归吐槽,高弦还得保持彬彬有礼的风范,“多谢总理阁下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会见我!时间紧迫,我就不逗留了,还要去埃及,传递基新格博士的意见,以及以色列挺火的诚意。”
……
高弦一行人搭乘的专机,有惊无险地抵达埃及首都开罗后,同样非常低调而又十分效率地见到了埃及总统萨达特。
平心而论,在这场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埃及总统萨达特在外交、军备、迷惑对手等等方面,都做得相当成功。
但在绝对实力面前,技巧终究只能是点缀。
就战斗力而言,埃及军队先喜后悲,最终还是被以色列军队打败了,甚至又耻辱了一把,连第三军团都被人家包饺子了。
因此,第三军团的命运,成了埃及总统萨达特当下最大的心病。
当高弦再一次说道:“总统阁下,我是高,在此聆听你的声音。”
埃及总统萨达特快人快语地说道:“首先,我的第三军团,必须完完整整地回来。”
高弦点头道:“这个条件,基新格博士正在给以色列施加压力。如果埃及这边有以色列战俘的话,还请好好对待,等待交换战俘。”
说到这里,高弦试探道:“埃及愿意和以色列进行直接对话吗?”
让高弦意外的是,埃及总统萨达特居然真的点头了,“可以。”
高弦眉头一挑,心里嘀咕道:“看来,埃及已经被以色列打服了,这倒是能让基新格接下来的亲自斡旋,轻松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