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5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下末年 > 第1080章 明武六年

第1080章 明武六年(1 / 1)

明武六年。

岁旦后的第一个朝会,就在长安未央宫的宣德殿内进行。

大周君臣对去年的军事行动以及署政执行,作了一场总结大会。总之,在陛下的英明领导之下,国朝各地安定稳固,盗贼消迹,百姓安居乐业。对外,大军亦是完成战略计划,大败楚军,扬吾国威。

而后,群臣之间,互为和洽的谈论一番时政,定下国朝今岁内部发展的大体计划。同时,抽调各地物资甲械,汇聚长安,以应对赵国南下中原一事。再对明年展望一番,鼓鼓诸官员的心气,朝会也就结束。

但在回到宣室后,高诚便又召来了阎相钟繇张松杨懿阎忠秦怡杨彪等诸寺主要人员。

朝会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不可缺少,因为无论是什么决策,都需要众多的官吏去完成。可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真正的决策层,依旧是少数一部分人。

所以,有些事情,注定不能在朝会上来说道。

人多口杂,派系各执己见,很容易就把事给拖了下来。

“阎相,先说说褒斜那边的状况吧,进展到哪一步了?去岁出动了十几万大军出关作战,国朝都差点没喘过这一口气来。褒斜究竟还需要多久?”

高诚端坐在上首,看着下面各自落座的十几位重臣,目光注视在阎相的身上。

新年后的第一个朝会,大家肯定都是报喜不报忧,图个吉利,但这不代表大周就过的非常舒坦。

去岁出兵十几万兵马,还是兵出三路,调动的民夫就高达二十多万。就这,还是大战前积蓄了不少粮草呢,否则动用的民夫更多。长安周遭,都亏了些收成,更别说下面的郡县了。

再加上褒斜道工程的巨大消耗,以及安置军队掳回来的百姓,大周差点没给一口气呛死。

鬼知道义兄还整了这么一出,长安这边刚收到他的信,第一批的难民就都快抵达弘农了。本来就忙上忙下的百官,仓促之间还得做难民的安置工作。

这么多事一起怼过来,谁也顶不住啊!

好在,近二十万的关中百姓,安置的差不多了。战事也将告停一大段落,朝廷也就可以专心注意的将手头上的事一件件搞定。

“褒斜那边主要道路的修建,即将完工。根据张成那边的汇报,最多到三月份,便能完成褒斜道主要道路的扩建。而汉中太守那边,则可能要晚上一个月,才能把郡内驰道,与褒斜连接。”

阎相回答说道。

高诚大松了一口气,说道:“嗯,告诉汉中太守,不必心急,切记顾及民心。褒斜工程,是一件大工程,但时至今日,诸郡皆无百姓暴动的情况的发生。说明,各地县邑抚慰工作做的不错。事到末了,朕可不想听到坏消息。”

“陛下放心,老臣这边一直在盯着。下面的郡县官长,也不敢搞出什么事来。”

“嗯硐道修建到哪一步了?估摸着还需要多久时间?”

高诚又继续问道。

阎相沉默了片刻,暗叹一声,回道:“陛下,硐道的修建进度太慢了。按照张成和马均的预估,起码还需要三年时间来修建硐道。不过,建设兵团的人,只需要留下三五万即可。地方有限,人多了扎在一起,作用也不大。”

“三年吗?也好,少了十几万人呆在褒斜道里,粮食输运的难度就大大减少了。这样,让张成带建设兵团十万人,先行一步进入凉州,帮助凉州布政司完成关东百姓的安置工程。褒斜那边留下十万人继续修建,主道完成后,看看留下多少人继续修建硐道,其余人都去凉州和主力汇合,大力建设凉州基设。”

高诚一边思考着,一边说道着。

旁边的钟繇皱起了眉头,执礼言道:“陛下,建设兵团若是进入凉州,只怕凉州容不下这么多人啊。凉州这些年状况好转了不少,但也养不起十几万张口啊。”

“元常说的没错。先前给巨光一口气丢过去十六万关东百姓,巨光可是给臣连连回书,大倒苦水。若是再过去十几万建设兵团的人,凉州现在养活不起。要是过个一年,关东百姓安居下来,垦耕田野后,或许还行。但,现在很难办得到。”

“那从关中调粮也可以啊,关中各郡的驰道都已经修建完毕,凉州虽然人少,但也完成了关中至冀城的驰道,粮秣运转速度很快。”

“不妥,建设兵团可是要长久在凉州呆下去,以修建道路水利河渠。即便有驰道便利,也要耗费不少民力。而且,赵国还不知道会什么时候南下呢。到时候关中还得负责大军作战所需粮秣,民夫都凑不够了。”

“那就用老办法,屯田!凉州的地虽然荒了很长时间,但那是没有足够的人开垦。让建设兵团一边修建水利道路,一边屯田。最多也就是明年秋收过后,凉州应该就有能力来满足建设兵团的吃喝了。”

“屯田的法子不错。反正凉州荒僻了这么久,快点慢点也差不了多少。”

“那行,那就让建设兵团边屯边修。关中这边也出点力,帮助凉州布政司解决一部分粮秣压力。”

在经过一番出谋划策后,最终由高诚拍板钉钉。随后,高诚又与阎相说道:“对了,告诉巨光,凉州苦了十几年了。朕把老家交给他,可要好好做。有什么困难,就跟朝廷说,凉州对于吾大周而言,重要无比。”

“臣明白。”

阎象应声道。

高诚点了点头,正如自己所言,凉州对于周国的重要性的确非常大。其一,他是自己起家的地方,全国都非常看重。在大周当官,关中和凉州就是很多人打破脑袋想要钻进去的地方。其二,赵军南下后,如不出意外,大周就要全力以赴的去争夺中原了。到时候,朝廷绝对不能被西鲜卑牵制住。

凉州防线,就是为了预防于此。

迁民,只是第一步,发展是第二步,后面还有很多计划,都需要来一点点的布置。

想到这里,高诚微微摇了下头,此事定下来了,先不考虑,还有其他的事要安排呢。

“御史府和廷尉寺准备的怎么样了?不出意外的话,最迟十月末,科举射策完毕之后,就要准备府寺下县的工作了。”

看到高诚目光转过来,杨懿当即稽礼道:“陛下,御史府好说,官吏准备没太大的要求。各郡县的主官,臣与蔡师都议定了一份名册。吏员目前也挑选了六百多人,待到科举过后,再选用一些年轻才干,足以保证台寺下县的初步完成。”

“廷尉这边呢!”

杨懿说完,高诚就看向了阎忠。

随着御史大夫蔡邕的年纪越来越大,杨懿这位御史中丞,也基本上挑起了御史府的大梁。而且,不论是蔡邕还是自己,都对杨懿的才能有着非常高的赞扬。

而阎忠,则就是实实在在的老臣了,还是出身凉州的名士。

“陛下,廷尉这边吏员倒是好说,实在不行可以将县狱的人编进来,也能暂时用着。但是这地方主官,臣实在是没办法啊。上林学宫太学,臣天天跑,可季谋那边也没办法短时间教出这么多学生。”

“唉”

高诚暗叹了一声,这倒也怪不得阎忠。虽说他能力一般般,但名望不低,管理廷尉寺这么多年,也没出过什么岔子。关键还是人才不足啊,当年对法家学派,有些疏忽了。不然,再不济也不置于出现现在的局面。

“法衍那边暂时有多少可用之人?”

“回陛下,臣与季谋谈过不少次。以他对自己学生的了解,三个廷尉司的主官倒是足够了。二十四位廷尉署主官,也有十六人能够胜任,其余人就只能充任县邑上的廷尉平。纵是如此,县邑这边起码还差了近二百人。”

“两百人?”

高诚眉头一紧,言道:“这样,从廷尉寺里抽调些良才,先把郡上主官凑齐。吏员这边,爱卿与阎相稍后商量一下,地方的狱吏关系复杂,可以用但不可以全都用,这其中的比例把握好。至于县邑主官,实在不行也先让地方的人担着。只要把架子搭起来,朝廷有的是时间来替换官吏。”

“臣遵命。”

“嗯,趁着这断时间,诸位爱卿都好好准备。尤其是调查司御史府,都要动起来。台寺下县一事,绝不允许出现差池。”

“臣等谨遵陛下命!”

次日,高诚又召见严颜贾诩徐荣苏则四人,在静室密议。

相比起昨日召见文官,军方奉命觐见的人更少。但他们四人,足以代表整个军方势力了。

严颜作为周国大将军,又是益州人士,既代表着在京将领守备军将领,又代表着益州将领。而贾诩,则是代表了整个总参寺人员。苏则不多说,代表的自是元老一系的将领。而徐荣,则代表着原魏国一系的将领。

倒不是自己想分的那么明白,而是在自己称帝之后,军方人员就纷纷开始寻找自己的派系。这种情况的出现,亦是必然,自己根本无法阻止。不过好在天下还没一统,益州派系的将领也在逐渐融入其中。

静室内放置着一张巨大的沙盘,比起去年,上面又多了不少小零件。未来每一年,这张沙盘之上,就会多出些许物什,直到全天下的一山一水,一城一邑,都纳入其中为止。

“严卿,各部的调动,都差不多完成了吧。”

“回陛下,自河洛归来的大军,都已经抵达指定位置。第二骑兵军也进入河东,第十军也已进驻蓝田。”

高诚点了点头,言道:“嗯好,调查司那边可否查出来赵军到底什么时候南下?”

“陛下,赵国君臣也还未定下来,奉孝也没办法确定赵军具体南下的时间。不过,最大的可能便是今岁春耕过后,或是秋收过后这两个节点。”

贾诩说道。

旁边的徐荣,也开口言道:“最大的可能应该还是秋收之后。去岁赵国北退鲜卑辽国,南取洛阳,来回调动的兵马不下二十万,民夫征调更多。虽说冀州富庶,但应该会等待几个月,在秋收后再南下。如此,成算也更大一些。”

“还有一种可能,趁着春耕完毕,征召民夫聚集粮秣,在秋收前南下,然后就食中原!”

苏则亦言道。

贾诩眼前一亮,看了眼苏则,后礼向高诚,说道:“征西之言,不是没有可能。国朝大军以王师自居,故而自改制之后,便再无就食于敌的行为。但赵国就未必了.....”

“怎么样?”

高诚也是扬着嘴角,看向严颜和徐荣,笑言道:“若是朕,也当以此法行之。大战一开,赵军锋锐正盛。曹操即便是有万千谋划,也会选择避其锋芒。如此,赵兵就食于中原,必能大大缓解后方粮秣输运的压力。”

“就食于敌,确实是良策。不过,袁绍会如此不顾及中原百姓的民心?”

“文良,再怎么顾及民心,也要先打下来再说。地盘还未到自己手上,何必替别人考虑民心?”

“.......”

“若依文师之言,赵兵在秋收前南下,那就是八九月份,正值盛夏。吾等现在也得开始准备粮秣以及冬衣了,免得到了时候有所缺乏。”

“严卿放心,这事朕已经叮嘱阎相了。现在,朕只问一句,兵力够不够国朝完成战略目的。现在吾军的驻防,并没有刻意隐瞒,赵国想必也能发现不少端倪,免得到时候出了差池,皆无所得。”

“陛下,臣还是那句话。要是征兵的话,那就一口气扩大五个军的兵力,来保证此战的必胜。战后,或可转为守备军,驻守地方。”

贾诩一语惊人。

但高诚已经习惯了,自打年前将战略计划商定的差不多的时候,这老家伙就一口气要五个军的编制。

那可是八万人啊!

多了八万军队,后方需要的民夫,起码得增加十五六万。一来一去,那就二十五万左右的劳动力用来作战。

再加上原定计划内出动的十个军,以及所需要的五十万民夫。

为了这场仗,国朝要动用百万兵民!

到时候,不只是褒斜道的修建要停,其余地方服徭役的人,也都要加入到后方民夫中,给前线大军运粮。

基本上,整个国家的人,都在为这次战争服务了。

而自己,也将宝全压在上面了。

这个赌博,太冒险了。

“不行!最多两个军,再多民夫够不够用不说,粮草肯定不够!”

最新小说: 赵昊是哪本小说的主角 傍上将军生包子[星际] 恐怖通缉令 民国秘事 女尊之重振妻纲 抗日之铁血征程 游龙戏凤 贞观匹夫 穿越大周王朝签到系统 大秦:朕的长子是祖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