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当场戳穿了阴谋,雅贵妃不由恼怒万分,但她并没有立即将火发出来,而是强行压制了下去。
“本宫不知道你在说什么,既然德妃没什么大病,我就不在这儿打搅你了,告辞。”
说罢,直接扬长而去。
望着她略带愤怒的背影,德妃心里不由地打起鼓来,这凤印她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再掌管了,不然皇后和雅贵妃斗起来,吃亏的可是她。
为了摆脱凤印,德妃只好继续装病,皇后和洛杏雨明白她的苦衷,也并不戳穿,任由她去。
晚上,皇帝特地过来看望,问她病情如何,她一边咳嗽一边说话,装得十分严重的样子,说:“臣妾福薄,恐怕是没几天活头了。”
“别说这种丧气话,好生休养着,肯定会好起来的。”皇帝握着她的手,柔声安慰。
德妃又颤巍巍地咳了一会儿,说:“可是后宫事务还一大堆没处理呢,臣妾这会儿却病了,这可怎么是好?”
皇帝想了想,只好说暂时把代理后宫的职权交给她人,“你就别操心这些了,朕都会安排好的。”
“多谢皇上体谅,臣妾一定早日把身子养好。”德妃心里的一块大石总算是落了地。
走出寝宫,皇帝却兀自叹出一口气,不禁犯了难。
身后的老太监见他心情不豫,便小声地问道:“皇上是否在为由哪位娘娘接管凤印而发愁?”
皇帝点点头,说:“是啊,如今德妃病了,完全管不了事,总得另外找个人来管,不然后宫会乱套的。”
“老奴以为,可以交还给贵妃娘娘,毕竟之前她就做得很好,您不也夸她行事有度,叫人放心么?”老太监知道皇帝偏爱雅贵妃,所以故意这么说。
但皇帝这次并没有复用雅贵妃的意思,摇着头说:“贵妃做事确实很有一套,但上次她对夜王妃下毒手,如此不顾体面,再让她来管理后宫,未免人心不服。”
另外最重要的一点是,他觉得雅贵妃心机过于深沉,又爱闹腾,尤其她跟皇后新仇旧怨多不胜数,再把权力交给她,这后宫只会比没人管还乱,到时候他不得分出更多的精力来,把时间浪费在后宫?
老太监想了想,又把皇后搬出来:“那不如就还给皇后?”
“那也不行,她现在还是戴罪之身。”至少表面上是,在那件事被揭开之前,不能把凤印还给皇后。
如今淑妃已死,其他的妃嫔要么是能力不足,要么就是位分不够,难以服众,思来想去,就没有合适的人选了。
老太监只好乖乖闭嘴,这后宫的明争暗斗他比谁都看得清楚,只是在这个位子上,不能多嘴而已。
回到寝殿躺下,皇帝反复思量过后,决定把在外面行宫里养病的太后接回来,让她暂时管一管后宫。
次日一早,他便派人出城去往行宫,给太后传信。
太后在外养病已经有很长一段时日了,其实身体早已好得差不多,只是行宫安静,住得舒服,她也就没有急着回去。
这次皇帝来信说,后宫出了乱子,需要她回去坐镇,她虽然不太情愿,却也不能拒绝儿子的请求,当日便叫人收拾行囊,准备回宫。
回到皇宫的当日,皇帝因在与大臣议事,没有去迎接,便让皇后带领众妃嫔到宫门口出迎。
太后下了马车,看着跪在地上乌央央一大片的妃嫔,不由地摇了摇头,这后宫本来就是勾心斗角的地方,人还这么多,能不乱吗?
“都起来吧,皇后和贵妃,你们送哀家回去,其他人都散了吧。”说着,走向轿撵,要上去时,忽然记起什么事似的,回头道:“夜王妃可在?”
洛杏雨闻言,忙上前去见礼。
“孙媳拜见太后。”
“不必多礼,”太后用目光打量着她,态度颇为和蔼,“你也一起来吧,一会儿哀家还有话要跟你说。”
“是。”洛杏雨嘴里答应着,心内却有些不安。
她怀孕的事还没说开呢,太后肯定不知实情,这下要连她一起骗了。
一行人来到太后住的寝宫,等一切安顿好后,太后换了衣裳出来,将皇后和雅贵妃叫到跟前,开口训斥:“你们两个是后宫位分最高的,也是入宫时日最久的,按理说应该最懂事稳重的才对,怎么终日只知勾心斗角,丝毫不顾体面?传出去让外面的人看皇家笑话,对你们有什么好处?”
雅贵妃低着头,一言不发,看起来像是在忏悔,实则心里别提多不满了。
她有皇帝宠爱,平日里横行霸道惯了,除了皇后,谁敢跟她叫板?就是皇后,她也不放在眼里,想骂就骂,根本不需要忍气吞声,何曾像现在这般窝囊?
倒是皇后微微抬头,赔着笑脸说:“太后教训得是,都是臣妾与贵妃莽撞,光顾着自己了,没能保全皇家体面,让您操心,臣妾深感惭愧。”
太后看她态度这么好,心里的气也就消了一些,随即看向雅贵妃,眉头又蹙了起来,她知道这个女人仗着皇帝宠爱,在后宫多有逾矩,根本不把皇后放在眼里,因此潜意识里就不太喜欢她。
“贵妃怎么不说话,是觉得哀家说你说错了吗?”
“臣妾不敢。”雅贵妃连忙解释,“臣妾是怕说错话,惹您不快,所以干脆只聆听教诲,少说多做。”
话倒是说得好听。
太后懒得再跟她们掰扯,让宫女拿来两本佛经,两人各给了一本,让她们回去抄写,随即抬头看向后方的洛杏雨,招了招手:“夜王妃,到这里来。”
洛杏雨小心地踱步向前,来到太后面前,一派恭谨。
“哀家这里有一串佛珠,可以辟邪保平安的,你拿着带在身上。”太后亲手将佛珠交给洛杏雨。
“多谢太后。”
太后又说:“你现如今怀了身孕,要注意休养,尤其是刚开始几个月,最是不能掉以轻心的,可不能像往常那样马虎随意了。”
洛杏雨得到这样的关怀,愈发不安。
“孙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