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都目前集中了冀州北部所有的军队和人口以及物资,光是储存的粮食,就足够几十万人吃一两年的,如果这些资源统统地落入到了并州军的手中,那就等于是资敌啊。
自从信都被围之后,吕昭早就抱了必死的信念,邱林尚且都是以死殉国,吕昭如何能苟且偷生,他深受司马家的大恩,真到了万不得已的地步,吕昭肯定不会变节投敌的。
尽管吕昭信心满满地表示一定会守住信都,坚持到援军到来之时,但他心里也清楚,信都城还是有一定概率会失守的,所以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吕昭暗底里还是准备着万一城池失守的预案的。
当然这件事吕昭没有告诉任何的人,包括他手下的一干官吏和将领,毕竟如果让他们知道的话,那是很伤士气的,仗还没打完,就安排起后事来了,明显的底气不足啊!
再者,这人心隔肚皮,吕昭有誓死而战的信念,未必其他人也有,如果真到了城破之时,有些人为了活命,向并州军屈膝投降,邀媚献宠,不排除破坏自己计划的可能。
所以,这件事吕昭只安排自己的儿子吕巽来负责,秘密地在粮库、府库、兵库以及州牧府和城内其他要害地方布署自家的家兵,并放置硫黄硝石火油等引火之物,如果真到了信都无法坚守的时候,吕昭便会给吕巽直接下令,摧毁整个信都城。
吕巽听到这个消息,当时就吓了一大跳,这个计划也太疯狂了,信都城内可是有着好几十万人,吕昭放火烧城,那岂不是要致这几十万人于死地吗?
吕昭态度决绝地道:“我们吕家深受司马氏大恩,如果真到了城破之际,必一死以报之,信都城至关重要,绝不能留给曹亮!”
不过吕昭也告诉吕巽,如此准备也并不代表就会用到,这不过是一种预防万一的手段,所以吕昭要吕巽不得将这些讯息透露给别人,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吕巽虽然唯唯诺诺的应了,但他的内心之中却是五味杂陈的,吕昭的态度无疑证明了,如果真得城破,吕昭是绝不会投降的,甚至要拉上一家人给他陪葬。
可吕巽不想死啊,他还正当是风华正茂,前途无量,又怎么可能会在一棵歪脖子树上吊死?吕昭对司马氏怀有感恩之心,但吕巽并没有啊,他在冀州籍着父荫,挥金如土,风流潇洒,日子过得无比惬意,真要让他为司马家卖命,吕巽还真是心有不甘。
吕昭有吕昭的计划,吕巽有吕巽的打算,表面上吕巽对吕昭是唯命是从,但暗地里他却另一番的计较。
吕昭安排妥当之后,便是日夜坚守在城头上,那怕时常有飞石萿在头顶,众军士吓得脸色发白,都劝吕昭下城去躲避。
但吕昭却是镇定自若,丝毫不惧危险,站在城头之上,他才能更好地观察到并州军的动向,及时做出正确的决策来。
让吕昭颇感欣慰的是,经过昨夜及时的修补,那些濒临倒塌的城墙又奇迹般地稳住了,暂时能缓解一下危机,看来多坚持几是没有多大的问题。
这也让吕昭是心情大好,现在他呆在信都,完全是靠扳着指头过日子,能多坚持一,希望便大上几分,只要能坚持到司马师的援军到来,那便是最终的胜利。
城下的羊祜此刻却是皱起了眉头,损失了十几辆投石车并不会对并州军的进攻造成什么影响,按照并州军昨的进攻力度,信都的城墙已经出现凉塌的迹象,按理只要今并州军加把劲,拿下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可是投石车的石弹精准无误地落在预定的城墙上,却没有出现羊祜所希望看到的结果,昨已经是快要倒塌的城墙,今居然是如有神助,竟然能屹立不倒,岂非是喋喋怪事?
现在敌我交战之时,并州军就算城内有暗伏的密探,却也无法将消息给传递出来,所以羊祜也搞不清城内究竟发生了什么状况,能让芨芨可危的城墙起死回生了,看来这其中是大有问题的。
羊祜推断,应当是城内的守军找到了修补城墙的方法,才让行将崩溃的城墙又恢复了坚固,这显然是有悖于羊祜的初衷的,如果白并州军破坏,晚上冀州军修补,如此循环往复,破城之期便遥不可及了。
思量了一下,羊祜果断地下令投石车停止了进攻,如果冀州军真能将破损的城墙修复如初的话,那么并州军的攻击便不会产生效果,毕竟这么坚固的城墙是不可能一之内就摧毁的,与其这样浪费石弹,消耗石弹,倒不如先暂停进攻,想出一个万全之策再。
并州军这一撤兵,让吕昭是压力大减,他不禁是哈哈大笑,看来并州军是吃瘜了,吕昭下令冀州军按照昨的法子继续地修补城墙,有这么一个绝妙的法子,吕昭相信熬他半个多月是一点问题没樱
并州军众将则是很纳闷,按理色尚早,石弹也很充足,羊祜为什么不打了呢?
羊祜并没有多做解释,而是回营之后和马隆商量了一下,马隆道:“这个好办啊,如果让投石车昼夜不停地轮番进攻,不给冀州军修复城墙的机会,相信不出三,城墙必破矣。”
羊祜点头道:“这倒是个办法,但是昼夜连续攻击的话,不但投石车手会疲惫,石弹消耗量也恐怕是承受不住的,如果减少投弹量的话,对城墙的破坏力又是不大,此事恐怕是难以两全。”
马隆一笑道:“那羊将军何不与杜将军牵将军商量一下,兵合一处,杜将军牵将军负责白进攻,羊将军只需在夜间进攻,分工合作,岂不正好?”
羊祜一听,连连点头,马隆的这个办法不错,目前并州军是东西两路夹攻信都,其实这个方法大可不必,并州军完全可以集中兵力,从一面寻求突破即可。
最后的三国2:兴魏
最后的三国2:兴魏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