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士大会本就是李澈用来投石问路的石子,其比赛章程都是基本照搬的唐朝武举。
作为最初的武举,这只是用来选拔下级军官,也就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猛人。
比赛项目也只有摔跤、负重、马射、平射等考验个人武勇的项目,偏重于技勇。
这对于士人的刺激极小,比较温和,却又恰好符合何进这个大将军的需求。是以李澈才敢拿出来当进身之阶。
可如今荀攸说勇士大会要加入兵法韬略考核?
“公达此言属实?澈为何没有耳闻?”
李澈神色纠结,他根本没想进展这么快。武举加入兵法韬略,那是宋朝才开始的做法,这对士人是有不小刺激的。
难不成何进府上又来了个穿越者?
荀攸皱皱眉头,并不言语。
简雍却是会意,笑道:“孙君先随雍回府吧,阿衎也可以去看看乃翁的住所。”
孙慎父子并非莽夫,见状也明白有些事不能让他们知道,简雍还贴心的给了台阶,也就恭敬告退。
待三人离去,荀攸无奈的道:“袁本初做的太过火了,太傅为了保下袁本初,向何苗他们妥协了太多。
大将军已经不再信任袁氏了,他希望能有完全受自己掌控的势力。勇士大会的赏格也提到了冠军可为羽林郎,而非别部司马。”
“可这也太激进了!”李澈揉了揉眉头,感觉一阵头疼。
别部司马,别置一部,其权势得看你自己能募来多少兵。对于参加勇士大会的一些人来说,更像是荣誉职称。
而羽林郎看似官职极低,却是给了这些人一个正经的仕途,这是影响到了察举制的核心——举孝廉。
制度的变革永远不是一蹴而就的,莫说何进还做不到一言九鼎,天下敬服。
便是他真的做到了,一旦开始改革,那必然会触及别人的利益,然后开始无休止的政争。
历史上的改革家少有善终,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这里。
“大将军为何没有告知我等?”刘备有些不解。
说起来何进对李澈与刘备还是很信任的,甚至给了李澈调动一部分宫廷宿卫作为护卫的权力,前些日子还遣人送来几匹良马。
就是李澈不顾反对,坚持给吕韵那匹马起名叫“无敌”,让人颇为不解。
何进准备做这等大事,却瞒着刘备与李澈,让刘备有些困惑。
荀攸用饱含深意的眼神看了李澈一眼,饶有兴趣的道:
“此事风险之大,大将军也是很清楚的。明远所安排的勇士大会便引来了吾家叔祖,还招致士林批评。
若是此事再把明远牵扯进去,怕是会断送明远的仕途啊。”
李澈与刘备相顾默然。勇士大会虽然不成定制,但其对察举制度的冲击是毫无疑问的。
本来仅有一条官官相护、世家互举的仕途,但如今却又多了一条羊肠小道。
虽然只是一次性的小道,但也会将阶级的屏障戳开一个小洞,谁也不敢保证,这洞会不会越来越大。
李澈这毫无背景的小小太中大夫,可禁不起士林的批判。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满朝公卿、天下名门又非痴人,如何不知察举之弊?终究是私心作祟罢了,这是关乎家族传承的大事,若是明远再插手进去,以后就别想到州郡任官了。”
荀攸的声音很平静,但众人的情绪却平静不下来
孟子曰: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那么如果得罪了巨室,为政自然会艰难无比。
汉代外姓官员入仕途径看起来非常之多,有举孝廉入仕、茂才、太学、郡县吏员等等。
实则归纳起来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察举。
孝廉、茂才、察廉及光禄四行为察举四大常科,其中犹以孝廉为佳,被视做“堂皇大道”、“正途”、“清流”。
然而这只是士人笔下的“清流”,这四大常科,归结在一起,仍旧是两个字“人治”。
孝廉由郡国举荐,人口不满十万则三年举一,不满二十万则两年举一,二十万人口每年举一人,上限为一百二十万人口每年六人。
茂才则由州刺史与三公举荐,多举荐在任官吏,其任职起点也以县令为主。
还有察廉、光禄四行,所有的评判标准都掌握在举荐人手中。于是上上下下,构成了一张严密的权力网,没有关系,没有家世,想出仕?有如痴心妄想。
而勇士大会一旦考核兵法韬略,则象征着在察举制之外,多了一条直接考核的路。
不需要被举荐,只要你武艺精湛、略通兵法,你就能加入大将军麾下。
这些人位列公侯或许不可能,但是成就一批出身低下的中下层军官却是大有可为。
如刘备、张飞这些出身的人,他们家可能世代为千石以下的小官吏,或是略有薄财的小地主。
读过些书,有资本习练武艺,却又不可能被举孝廉。便是察廉吏也轮不到他们。
勇士大会正是为这些人所准备的。而这也是触及了大士族的利益。
这些官位对于士族来说,有如手中的筹码,是用来进行人情交易的礼品。
可想而知,一旦让人认为这主意又出自李澈,他今后如果到地方为官,必然会招来地方家族的抗拒。
看着众人凝重的神色,荀攸抿了口蜜水,悠悠笑道:
“怎么?知道怕了?”
李澈愣了一会儿,却是嘿然一笑道:
“说丝毫不怕,那肯定是假的。但有些事,怕了也得去做。”
“好一个怕了也得去做,攸真是越来越好奇你未来能走到哪一步了。”
荀攸不以为忤,虽然荀氏也对此颇有顾虑,但以他个人而言,他却并不在意这些。
倒是荀文若为此对李澈凭添了几分不满。
“唔……大将军应该不会自己想到这一安排,是谁献策?”刘备思索了一会儿,径直问道。
何进的本事大家都清楚,优柔寡断,素来少谋,多从谋士之议。而他的谋士大多是士族出身,不可能会献这种计策。
荀攸笑道:“曹操,曹孟德。”
→☆→☆→☆→☆→我是文言文的分割线←★←★←★←★←★←
曹操,字孟德,沛国谯人也。相国参之后。桓帝世,曹腾为中常侍大长秋,封费亭侯。养子嵩嗣,官至太尉,莫能审其生出本末。嵩生操。
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雒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征拜议郎。与昭烈相友。
光和末,黄巾起。拜骑都尉,讨颍川贼。迁为济南相,国有十馀县,长吏多阿附贵戚,赃污狼藉,于是奏免其八;禁断淫祀,奸宄逃窜,郡界肃然。久之,征还为东郡太守;不就,称疾归乡里。
中平五年,征为典军校尉。
会灵帝崩,太子即位,太后临朝。并州牧董卓阴通白波贼匪袭驾,操率军迎归天子,拜奋武将军。
后以“不拘一格降人才”为由,劝大将军何进以勇士为羽林郎,进纳之。
——《季汉书·世家第一》
www.。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