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细作报来的情报来看,永安的上游的800多条战船正在准备东进,蜀军在3日内禁止永安城的商船离开,说明蜀军的大举东进必在3日之内。
陆逊、诸葛谨率吴军主力匆忙退回夏口,集结各式战船一千多条,做出了死守夏口的准备。
然而,陆逊足足等了5日,永安城中的细作却没有见到一条战船沿江而下。陆逊和诸葛谨都知道,自己又中了姜维之计,错失了围死樊城蜀军的大好机会。
现在的吴军再也不敢轻易北上,因为吴军主力退走之时,张翼、邓芝二将领着2万大军做出追击之势,他们击退断后的小股吴军后,将大军屯于夏口以西的石阳(后称汉阳,今蔡甸一带),与吕据的大寨距离不足10里。
前几日,由于吴军兵进江陵和邔县,本来在荆门、临沮一线屯田,没来得及转移的2万吴军俘虏被陆逊救走,刘闪得知此事后,有种丢了一个亿的感觉。
这2万兵马再次加入吴军的队伍,使得吴军的数量已经扩至13万之多。或许姜维和刘闪都没料到,朱然和全琮狼狈退回夏口之后,手握重兵的陆逊和诸葛谨却调整了战略。
陆逊将8万大军分屯于夏口的周边,再集结1千条战船于夏口,做好了“战至一兵一卒,死守夏口”的准备;除此之外,诸葛谨率5万大军退至下雉一线驻防,屯重兵于富池口,这是吴国在荆州的最后一道防线。
吴军能有这样的调整,必是因为永安上游的战船。陆逊知道,即使这批战船3日内不来,或许5日,10日内就会来。哪怕他们几个月后才来,陆逊也得随时做好应战,将其堵在夏口上游的准备。
蜀军方面,本来在嘉鱼、蒲圻一线有5万大军,自吴懿将军兵败之后,这一线仅有沙羡城中的一万七千兵马,另有两千驻于岳阳。
江陵和樊城一线本有13万大军,经过邔县和樊城外的一战,共计损失了1万余人。
如果两线的兵马合二为一,蜀军尚有14万之多,另有6千名骑手和1万匹战马。这点兵力单独与魏国或吴国作战,基本是势均力敌之势,刘闪和姜维都有胜算,但要两线作战就捉襟见肘。
由于春末的那场瘴疫,使得蜀中各地的收成大幅减少,刘闪不敢轻易征兵,仍旧选择了拖住吴军的战略。这仍是“以时间换空间”的战略,等待姜维攻克襄阳,抽出身之后再集重兵与吴国决战。
前几日樊城西面的一战,刘闪明显感觉到樊城一线将才不足,他回到沙羡之后,根据吴军的兵马部署,及时调整了自己的防御重点。
刘闪令廖化、高翔引一军北上樊城,确保樊城周边仍有5万步卒;令梁绪、梁虔二将引兵5千屯于邔县;令张嶷、傅佥领兵3万屯驻江陵,负责江陵的防务和粮草运输。
与以前不同的是,刘闪放弃了竟陵的防守,改为重兵逼近夏口:除张翼、邓芝二将屯兵2万于石阳之外,另有句扶、李歆二将领兵2万屯于石阳以北的汉水岸边。
这4万兵马既可阻止吴军沿汉水而上,又时刻威胁着夏口,想必陆逊不敢轻举妄动。
刘闪仍旧保持着沙羡的一万七千兵马,他亲自驻于沙羡,每日都在城头走动,吸引吴军哨探的注意,试探陆逊坚守夏口的决心。
“陛下,如果不撤走沙羡城外的战船,吴军不敢来攻城吧?”
“是么?”刘闪站在城上,左手揽着貂蝉,右手揽着张贵人,望着江面漫不经心地问道。
“陛下,这么多战船云集在沙羡,陆逊吃了豹子胆也不敢派兵来攻!”
“那……那就传令,将战船撤回岳阳。”
刘闪说罢,关索欣喜地去传令,蒋舒却说道:“陛下,若是撤走战船,陆逊领兵来攻,沙羡恐怕难以守住。陆逊在夏口有8万大军,不可轻敌啊!”
www.。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