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卫嵘的能力,不做这个太子,晏烈应该是觉得非常可惜的。而且以晏烈一直以来对卫嵘的保护和栽培,可以看出晏烈就是想要卫嵘做这个太子的。
不过现在想这些都已经没有多大的意义了。宝芸知道,卫嵘要是做了太子,那这个孩子的身份会成为更多人攻击卫嵘的弱点。
这样不管对卫嵘还是对孩子都不好。
这时候她忽然想起了萧正阳的话,萧正阳说她是皇后的命格,卫嵘是皇帝的命格,可是这样一来,岂不是与他们的命格不符?莫不是之后还有什么变故?
“你在想什么?”卫嵘见她不说话,问道。
她也不知道怎么将这件事和卫嵘说,这样的事情说出来也只会让卫嵘跟着烦心。想着,宝芸扬唇一笑,道:“只是在想父皇接下来会有什么安排而已。”
卫嵘扶着她一边往前走去一边说道:“不管有什么安排,想来父皇一定是会为了齐盛的以后着想的。以后不管是谁上位,对我们来说都没有多大的影响。”
以前晏烈不会将晏辰放入传位的人选中,是晏辰的确不合适。晏辰的身后有盛家和盛琅月,若是晏辰上位,对齐盛来说好还是不好先放在一旁不说。只怕晏辰一上位,他和晏明就没有活路了。
但是现在就没有了这样的顾虑,盛家和盛琅月的野心已经暴露,晏辰也悔悟,所以不管是晏明上位还是晏辰上位,对他们也没有害处。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晏辰失去了盛家的支持,反而有可能得到以前一直想要得到的。
两人回到了和昭宫,卫嵘和宝芸呆了一会儿之后就出宫回王府了。他回来的消息,许多人都不知道,而且他这趟回来也是有事的。那些事在宫中却不好办。
而宝芸却要继续留在宫中,一开始她进宫是受晏辰的请求,还是借着丽妃的手才能理所当然的进来的。现在晏烈醒来,有了晏烈的允许,她就是名正言顺了。
卫嵘回来和晏烈醒来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朝野,众人对太子妃人选议论声更加的大,不过更多人的目光都是聚焦在卫嵘的身上。
卫嵘刚回来,晏烈就醒来了,这样的巧合让众人看卫嵘的目光更加不一样了。
三个皇子,现在只有晏明还在外面,众人纷纷猜想会不会太子就在这两个人的中间。而宝芸还在协理六宫,更加的惹人遐想。
因而卫嵘才刚回到王府,来拜访的人就络绎不绝。
卫嵘全都不见,只叫来了郑怀安,俞书铭和江莫寒。四人在王府中不知道商议了什么,傍晚进去的王府,夜深的时候才出来。
夜色浓重,卫嵘又进宫去了。宝芸都在宫中,他既然都回京城了,那怎么可能不在宝芸的身边。
这天晚上,晏烈的口谕传到了各个大臣的府邸,明天一早要上早朝。许多的大臣都在猜测,晏烈应该是要立太子了。
晏辰是在卫嵘进宫之后不久被晏烈叫到了寝殿的。晏辰一早就知道了晏烈醒来的消息,但是他当时过来请安的时候,晏烈说累了,并没有见他。
这个时候晏烈又要见他,他的心里多少还是有些不安。在门口踌躇了好一会儿,才抬脚走了进去。
他进去的时候,晏烈已经在书案之后看着这些天的奏章。这些奏章有些是他批阅的,有的是王宪批阅的。
晏烈现在看着奏章,又叫了他来,他不由想着这些天处理的奏章,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热了晏烈不满。
他忐忑的给晏烈请了安,道:“儿臣拜见父皇,父皇病了这些天,可还有哪里不舒服?”
晏烈放下了手中的奏章,眼神平静的看着他,道:“好多了。朕看了这些天的奏章,你处理的很好。”
他并没有因为这句话就沾沾自喜,反而更加的不安,勉强笑了笑,道:“父皇这些天都在沉睡,两位皇兄又不在京城,儿臣自己处理这些大事,时时都是提心吊胆。好在现在父皇醒了,齐王兄也回来了,儿臣的心里安定了许多。”
晏烈轻轻的嗯了一声,道:“丽妃的这件事,齐王妃也和朕说了。你当真不想做太子吗?”
晏辰一直就在等着晏烈问这件事,听到晏烈问了出来,他也松了一口气,道:“立谁为太子,这是父皇应该考虑的事情,不是儿臣。儿臣只是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其余的不敢肖想。”
“你以前好像不是这样想的。”晏烈紧紧的盯着晏辰,问道。
晏辰能感受到来到晏烈的压力,但还是坦然的抬头迎着晏烈的目光,一字一字道:“以前是儿臣不懂事,做了许多冲撞父皇和对不起两位皇兄的事情。现在儿臣已经知道错了,幸而父皇和两位皇兄都原谅了儿臣,才能让儿臣苟活至今。儿臣能活着就已经心满意足,再不敢肖想更多的。”
两父子对视了好一会儿,晏烈从晏辰的眼睛里没有看到丝毫的心虚。晏辰所说的话都是肺腑之言,没有任何的欺骗。
好一会儿之后,晏烈才叹了一口气,率先移开了目光,道:“你是真的长大了。只是以前种种既然已经过去了,那就不用再提了。朕现在只问你,对太子之位,你想还是不想?”
晏辰并没有移开目光,依旧看着晏烈,想也不曾想,便说道:“儿臣不想。儿臣以前所求都是不属于儿臣的,所以才会发生了这么多的事。现今儿臣已经悔悟,对以前所求的,如今也不求了。儿臣也明白了其实那并不是儿臣想要的。”
这番话是晏烈没有想到的。晏烈原以为晏辰纵然是拒绝了,也不会将话说的这么明白。看来晏辰是真的想明白了。
而晏辰真的想明白了,也真正适合做这个太子了。这说明晏辰已经懂了这个位置真正承载的是什么,也能做好坐在这个位置上应该做什么事。
“你这么说,朕已经属意你为太子。”晏烈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