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大战逐渐落下帷幕,新宝院线与《合家欢》成为最大的赢家,也是春节档唯一一部票房过3000万的电影,接下来就是蔡氏影业与安乐院线的《至尊无上》,勉强拿到2500万的票房。而《新最佳拍档》虽然也超过2000万,但是随着近几年票价的连番上涨,与该系列巅峰之际不可同日而语。剩下的两部《富贵之再三逼人》与《神勇飞虎霸王花》都未能超过2000万,毕竟都是续集,逐渐消磨了观众的热情。
“蔡先生,王京导演到了。”卢襄过来通知他。
“那就走吧。”蔡致良起身,收拾好文件,便与卢襄一道离开。
蔡致良今天要去澳门一趟,主要是两件事,都与赌台有关,一件是与苏峻衡联系,而高威已经与之闹得很僵,另一件是与何家合作,高威出来单干。而之所以带上王京,还是因为与《赌神》有关,毕竟需要一艘赌船,还有赌场场景。其实如果图省事的话,这些场景完全可以在室内拍,然后剪辑几组室外镜头,也看不出什么,但是现在条件便利,自然要尽善尽美一些,或许还能拉一笔赞助,反而更节省。
“蔡先生,蔡先生……”就在蔡致良准备离开的功夫,一个声音高叫着,温国良匆匆而来。
“很急吗?”蔡致良看看时间,皱了皱眉,毕竟时间不早了,而温国良未约定时间便匆匆而来,想来是有急事的,一时半刻估计也说不清楚。
“也不是很急。”温国良道:“今天在这附近谈事情,刚听说了一件比较重要的事,就过来跟您商量一下。”
蔡致良道:“要是不着急的话,等我回来再商量,我马上要去澳门一趟。”
“占用不了多长时间。”温国良道:“我尽量简短一些,几分钟说完。”
蔡致良只能与温国良再次返回办公室。
“春节期间,跟几个朋友聚会的时候,听他们提起海外信托银行,经过几年的发展,同恒隆银行一样,业绩逐步改善,彻底摆脱了破产的危机,去年已经开始盈利,超过3000万元。您可能不了解,在被政府接管之前,恒隆银行与海外信托银行因为股东同是一批人的缘故,来往比较频繁,我也有些朋友一直在海外信托银行做事。年后,我就专门找海外信托的朋友打听了一下,确有其事……”
这话茬子一开,就停不下来了,蔡致良也不好打断,只能静静地听温国良谈及海外信托银行的现状,以及曾经恒隆银行与海外信托银行的亲密联系。
恒隆银行的大股东庄清泉,同样也是海外信托银行的第二大股东,一度出任董事会副主席。
海外信托银行创办于1955年,先后在印尼、泰国、北美及英国等地开设分行,拓展华侨业务。进入80年代后,海外信托银行开始加强在香港的发展,先后以发行新股方式收购大捷财务及周锡年家族的华人银行。而早在1968年,海外信托银行已从周锡年家庭购得工商银行。
因此,到80年代初,海外信托银行已自成一系,包括三家持牌银行、两家财务公司,在香港开设62家分行,全盛时期资产超过120亿港元,存款总额超过300亿港元,成为香港仅次于汇丰、恒生的第三大本地注册银行。
但是好景不长,1981年9月开始,作为海外信托银行董事局主席张明添的朋友的叶桩龄,多次将不能兑现的支票贴现给海外信托银行,由于支票过户所产生的时间差,使它能以第二张支票贴现所得的款项存入账户,使得第一章支票得以兑现,并同时在时间差内运用这些款项从事投机活动。
由于叶桩龄投机失败,产生亏损,需要更多资金弥补亏空。所以“支票轮”越滚越大,以致1982年3月崩溃时,海外信托银行手上不能兑现的支票总额高达6680万美元。但就在此时,海外信托银行反而因为害怕引起审计师和政府的关注,于是继任海外信托银行董事局主席黄长赞与叶桩龄一起做假账,掩饰银行的亏损。此事一直被掩盖3年有余。
但是随着大来财务、恒隆银行等与海外信托银行有密切关系的公司相继破产或被接管,海外信托银行的危机迅速表明化。
1984年11月,海外信托将刚收购两年的华人银行出售予力实集团,又计划将工商银行售予道亨银行,还未能成行,便于1985年6月,向外宣布无力偿还债项,成为继恒隆银行之后,第二家被香港政府接管的银行。
为避免引起市民恐慌,香港政府接管海外信托银行之后,共动用40亿元的外汇基金使其得以继续运作,查出海外信托银行亏损高达31亿元,至今已经三年半的时间。
听完关于海外信托银行的来龙去脉,蔡致良佩服温国良记忆力的同时,自然也明白怎么回事,问道:“那你的建议呢?”
“同恒隆银行一样,既然海外信托银行已经转危为安,政府不可能一直捏在手里,迟早是要出售的。”温国良以恒隆银行为例,说明海外信托银行未来的命运,道:“蔡先生,只要成功收购海外信托银行,将极大的增强恒隆银行的实力。到时,恒隆银行将超过东亚银行而成为拥有香港第三大分行网络的银行集团,而以总资产计算,也将成为本港注册的第四大银行集团,仅次于汇丰,恒生和东亚银行。”
说到这里,温国良再次强调道:“蔡先生,本港的银行以汇丰银行为首,外来银行以中银集团实力最强,只要恒隆银行能够成功收购海外信托银行,将有望与汇丰,中银成三足鼎立之势。”
听完温国良的豪言,蔡致良也就听听而已,以恒隆银行的身板,加一家还未完全从破产危机中恢复的海外信托银行,还能三足鼎立,简直是开玩笑。
香港银行业一直以来的格局,在六十年代的银行危机中,汇丰银行注资收购最大的华资银行,恒生银行之后,越发坐稳了龙头的位置,再也无人能够撼动,所以一直以来,都是汇丰集团一家独大,其余银行争夺老二的位置。
这种局面一直到八十年代初出现变化,当时中英开始进行香港问题谈判,在香港的外资银行对香港前程没有信心,一度准备从香港撤离,于是中国银行同港澳的中资银行商议,并向国务院申请,在港澳地区银行工作中实行集团化的要求,以增强和提升港澳银行业的对外竞争能力,为港澳稳定打好基础。
当时,中国在香港、澳门地区设有中国银行分行和其他中资银行共14家,实力较为分散,而以中国银行实力最强,信誉最好。从1983年1月起,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和其他13家中资银行及其附属单位对外宣布一起组成“港澳中银集团”,成为香港第二大银行集团。
所以如今的银行业格局变成,汇丰集团与中银集团争夺龙头的位置,其他银行争老三的格局。
“需要准备多少资金,你直接跟我说个数字,我先听一下。”
“虽然还没有找第三方做准确估值,但是当初政府接管海外信托银行的时候,前后累计投入40亿元,如今已经过去三年半的时间,即便是不能产生盈利,却也是不能亏损的。”温国良只能做了一个简单的分析,也有一个大概的数字,那就是至少40亿。
这是要填进去全部的身家啊,不过诱惑也是蛮大的,刚才温国良不是说了吗,有望执银行业之牛耳,三分天下而有其一,顿时就有一种王八之气,油然而生。
“银行的亏损呢,现在还剩多少?”
温国良道:“大概……还有26亿,不过海外信托银行300多亿元的存款,将使恒隆银行的资产扩张五倍以上,往后金河投资有任何收购,再也不用为筹集资金发愁。”
海外信托银行的巨量存款,确实让蔡致良为之心动,正如温国良所说的,往后金河投资指哪儿就打哪儿,再也不用发愁子弹不够用。
“知道了。”蔡致良再次问道:“你打听了半天,到底政府有没有出售海外信托银行的意向?”
这才是关键,要是政府没有这个意向,即便是蔡致良想买,那也是白搭。
“这不是先得征求您的同意,还没来得及同政府那边交涉。”温国良心想,要是政府有这个意向,最终您却不同意,这不是涮人玩吗。
“行了,我心里有数了,你去交涉吧。”蔡致良起身,类似海外信托这般规模的银行,即便是政府有了这个意向,没有半年以上的时间,也难以达成一致。毕竟温国良看到了海外信托银行的价值,其他人就看不到吗,说不得还会有一番龙争虎斗,那么现在就是先下手为强。
“你回去也估算一下,恒隆银行能够拿出多少资金。既然开始,就务必要求快,金河投资这边会全力配合你。”
“好的。”温国良匆匆而来,随后也匆匆而去。
而蔡致良也下楼汇合王京一行人,随后赶往码头。
www.。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