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是此事充满了怪异,它还是发生了。
薛池以所有人都想象不到的速度,成为了一国储君。
为君者讳,以后没人敢提他的假肢了;别人不说,他和正常人看上去就无二样,薛湄深感大哥厉害。
诏书发布天下,所有的行省的百姓都知道,他们有了新的储君。
皇帝也终于肯见薛湄了。
“……太意外了。”薛湄说,“您真的满意太子吗?”
“不满意有什么办法?”皇帝说,“朕这把年纪了,储君一日也不可缺。一旦缺了,有点大事就是灭国之灾。”
皇帝自己的父亲,就是意外而亡的。
若不是他母亲和外戚厉害,镇住了局面,那时候的楚国可能就分崩离析。
“太子不会辜负您的信任,您放心吧。”薛湄道。
皇帝没什么不放心的。
若是不放心,他也不会立太子了。
他看了眼薛湄,问她:“你曾经在朕的国土游历多时,对岭南可熟悉吗?那边现如今只有一个行寨,由蒙田替朕管理整个岭南。”
他好像对岭南很感兴趣。
薛湄试探着看向他:“我见过蒙田大人,还聊过几句。那边只有一个官衙,不过岭南的部落都是靠自己的族长治理。”
皇帝:“情况特殊,只得如此。不过,那些野人倒也没有嚣张,该交的赋税,他们都如期交了。”
薛湄忍不住笑。
皇帝:“你笑什么?难道朕说错了吗?”
“没有,陛下,只是您从来没去过岭南,估计对岭南的情况并不知情。南边以水稻交赋税,您已蜀中好田地来衡量,只收他们一成的赋税。”薛湄道。
皇帝看着她。
薛湄继续道:“但是您不知道,岭南一年水稻熟三季,往田里撒一把种子,水稻自己长。
那些岭南人对朝廷都很感激,说您慷慨大方,只是每年从他们指缝里收一点意思意思。有些懒货,家里粮仓足够了,第三季稻子熟了就让它烂在田里。”
皇帝:“……”
想到百姓们总是吃不饱,哪怕再勤劳,一年到头也有一两个月会挨饿。
粮食的产量有限,朝廷又需要赋税。建弘帝并不横征暴敛,相反他很克制,尽量不怎么折腾百姓。
薛湄记得大哥以前总说她浪费民脂民膏,想来应该是从小在宫里接受的教育。
但岭南之地,因为粮食容易得,就不把它们当回事。
皇帝嫉妒得有点发狂了。
他叹气:“可惜岭南多瘴气,除了那些野人,也生存不了,否则朕要把百姓南迁了。”
薛湄笑道:“瘴气一点也不可怕……”
皇帝瞪了眼她:“别轻狂,你连老天爷也不放在眼里?”
古人谈瘴气就色变,很多人死在瘴气里,认为这种是天然的毒气,是老天爷的惩罚。
其实,瘴气是因为人口稀薄、低洼处水流不动、气候热,植被与动物尸体腐烂,形成不流通的气体。
解决瘴气很容易:把低洼的地方填平,修建水利,让水和大气都流通起来。
在地球时代,二十世纪末农业高度发达、人口密增的时候,瘴气自然而然不见了。
“……瘴气就是这么个原理。”薛湄把自己知道的,告诉了皇帝,“而且,不可能时时刻刻都有瘴气,它也是一种气候环境。
比如说,盛夏时节要下暴雨了,暴雨之前憋闷,压得人喘不过气,若这里再添很多植物、动物尸体的腐败物,您想想,会不会让人想死?”
皇帝:“……”
“这种气体,肯定有毒的;岭南毒虫多,被咬了,原本身体就不好,湿热气候不适应,就是常见的水土不服死了。
这些,他们统统推给瘴气,导致一提到岭南和瘴气,就先吓得要死。岭南的土地是非常肥沃的,各种鲜花、瓜果,也是很繁茂的,那里明明就是人间宝地,你们偏偏让给野人住。”
皇帝:“……”
他被薛湄说得无比心动了。
皇帝好几个晚上都没有睡好,他频繁做梦,梦到薛湄说岭南一年三熟的水稻。
一想到那些黄澄澄的稻子,烂在田里没有人收,也够那些野人吃饱的,皇帝就睡不着觉。
他蜀中的子民可是在挨饿。
依照薛湄的说法,岭南并没有那么可怕,漫山遍野的毒虫,薛湄有办法对付;而令人生畏的瘴气,在薛湄看来也不算什么难题。
岭南的土地,占了整个楚国的三分之一。若是把岭南给改造出来,会创造多少的财富?可以养活多少的子民,人口又能增加多少?
皇帝想到这些,心就沸腾的不行。
建弘帝突然很想退位,直接让薛驰继承皇位。
他作为太上皇,亲自去开垦岭南。反正他也不知道自己还有多少年头可活,不把岭南改造出来,他就不回家。
其实他也可以以皇帝的身份去,毕竟自古就有皇帝亲征、太子监国的事,但建弘帝就是想退位。
原因无他,这老头又叛逆了。
男人的一生,好像总要经历一个叛逆期。正常的人都是在十几岁的时候。但有的人因为特殊的原因,错过了,那么他余生总会有个时间段,要把这个叛逆期补回来。
建弘帝是一国之君,却又不是那种成年了继承父亲江山的守成之君。
他的一生都在奋斗,都走得小心翼翼,活得很艰难,以至于他到了晚年,还是要折腾自己的儿子们。
这种不安全感,一直萦绕着他,直到新的太子继位。
他对太子姜瑾也不是说十分满意,只是他好像走到了人生的某个阶段,象征性的完成了他所有的使命。
于是乎,他开始叛逆了。
他想抛下这一切,远走岭南。
这个想法,在他心里盘旋了很久。
跟以往很多时候一样,皇帝做大决定的时候是没办法跟任何人商量的,他只能自己权衡利弊,把所有的一切都要想清楚。
这几天,他连奏章都不批了,称病不上朝,把朝事全部推给了新的太子。
可怜薛驰,刚做了太子,要搬到东宫,家都没搬利落,就要在皇宫里替他父亲处理所有的奏章,以至于好几天晚上都直接歇在了御书房,半晌都没摸透东宫的门朝哪边开。
www.。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