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永宁州。
这地方在战国时候是赵国的离石邑。明初叫做石州,位于山西中部偏西,跟陕西榆林府隔着浩瀚的黄河相望。
明朝隆庆年间,蒙古陷城之后署州事太原府同知李春芳因石、失石音相同,嫌其不祥改为永宁州,也就是后来的吕梁市方山县。
此时,距离永宁州城北约三十里之外有一个小山村,叫做来堡村。
来堡村就是于成龙的家乡。
由于黄土高原支离破碎的地貌影响,这里的民居分布的比较凌乱,东一片西一片的。
而于家的屋子就位于村子的东边,院子外面是一排低矮的土墙,围着里面七八间木屋石屋,还有三孔窑洞。
窑洞属于黄土高原上特有的民居。由于黄土的粘性很强,所以挖出来的窑洞能住好多年,而且冬暖夏凉,造价便宜,非常适合当地的百姓居住。
院子里传来鸡鸣狗吠之声,不时又有牛羊的叫声,期间有妇人给牲畜们吆喝喂食的声音,间杂着小儿朗朗的读书声。
“何谓五伦?君臣、父子、兄弟、朋友、夫妇;何谓九族?高、曾、祖、考。己身、子、孙、曾、玄、始祖约鼻祖。远孙曰耳孙。”
“你明白这段话的意思吗?”
有青年男子的声音问道,显然是在考校刚才读书的小儿。
小儿中气十足地答道:“这很简单啊。这段话是说君臣、父子、兄弟、朋友以及夫妇之间的关系叫做五伦。譬如祖父跟陛下之间就是君臣,爹爹你和我之间就是父子,我跟兴邦哥哥之间就是兄弟。我跟小石头就是朋友,爹和娘就是夫妇。九族就是……”
小儿侃侃而谈,然后便是青年男子满意的赞扬声:
“兴贤说的很好。等你祖父回来看到你读书这么用功,肯定会很开心的。”
小儿问道:“父亲,祖父什么时候回来啊?我都好几年没有见过他老人家了,都快忘了他老人家的样子了。”
青年男子沉默了片刻,轻声安慰道:“你祖父深受陛下信重,如今正在湖南剿匪平乱。只要平乱结束后,应该就会回来了。你好好读书,等到祖父回来的时候给他一个惊喜。”
小儿乖巧地说道:“我会用心读书的,等我长大了,也要跟祖父一样做一个为百姓造福的好官。”
这看起来就是一户普通的农户家庭,若非门前竖立的那一座牌坊上面写着的“清官第一”的字样,恐怕没有人会认为这是堂堂朝廷二品大员,堂堂一省巡抚的家。
”差爷,这里就是于家了。于巡抚,是真的清官啊,当了二十多年官,可是你看看这屋子哪里像是那么大的官老爷住的屋子?就是那三间石屋,还是去年的时候于家三位公子凑出来钱请人盖的。房子改完后都没有多余的钱刷漆了。于大人三位公子迄今都没有分家,还都住在一起。
于大人虽然让三位公子读书,但是却不让他们出去当官,说是怕他们利用自己的名声去敛财。大公子带着家人侍弄那十几亩薄田,二公子给士绅家里的子弟做西席,三公子在县城给人代写书信讼状赚点零碎银子。就连于夫人那么大的年纪了,有时候还帮人缝缝补补贴补家用呢。于大人,是真苦啊……”
一个带路的当地保长站在于家院子不远处,对着身旁一群穿着黄马褂,腰悬长刀,神态精悍的官差絮絮叨叨地说着,话语之中颇有替于成龙说话的意思。
为首的一名官差买面沉如水听着那保长絮叨,向着左右的同伴使了个眼色。
同伴立刻会意,分别带着几个人离开了。
他们去封锁于家周围的所有路径,以防万一。
那保长也是个机灵的,看出来有点不对劲,咽了一下口水,低声问道:“差爷,可是于大人犯了事?”
为首的差人瞪他一眼,面无表情道:“不该你打听的不要打听,小心惹祸上身。”
那保长悻悻然闭嘴不言,但是心中却盘算着找个机会去给于家报信。
于老爷那么好的清官,肯定是得罪了小人,才会惹来这些官差。
但是这些官差就在眼前,他根本没有报信的机会,保长急的背心出汗,但是面上却依然得小心翼翼的。
忽然一个青年男子从院子里走了出来,看见了门前这这一群人,愣了一下,回头看了一眼院子里,然后径直走了过来。
“诸位差爷,可是来寻我家的?”
为首的官差看那青年男子一声粗布长衫,相貌普通,但是却腰背挺直,从容不迫,心中暗暗点头。
“你可是于成龙于大人的家人?”
官差问道。
“正是,在下于廷元,是我父亲第三子。不知差爷从何处而来,寻我家又有何事?”
于廷元显然有些紧张,但是却依然努力表现的很从容。
“原来是于家三公子。我是受巡抚大人所谴,来接于夫人以及诸位公子以及家人前去长沙团聚的,还请公子通知家人,收拾行李,早早上路。”
官差拱手说道。
旁边的保长闻言顿时松了一口气,但是于廷元却面色一变,顿了一下后拱手道:“诸位差爷辛苦了。还请捎带片刻,我这就去禀告母亲。”
说完转身就向院落里走去。
那官差看着他的背影,忽然意识到了什么,立刻出身叫道:“且慢,还是我亲自去向于夫人说清楚才好。”
说着一挥手,身后的一众官差立刻跟了上去。
于廷元闻言,身子一颤,知道自己的心思被对方识破了,叹了口气,肩背一下子垮了下去。
正坐在院子里的一架纺车前面织布的老妇人看着小儿子身后跟着一群官差走了进来,手上的活停顿了一下,看着他们不说话。
小儿子于廷元申请苦涩地望着母亲涩声道:“母亲,这些差爷说是奉父亲之命来接咱们去长沙的。”
那老妇人就是于成龙的发妻邢氏。
邢氏想要起身,于廷元急忙过去搀扶起母亲。
邢氏站直身子,看着官差道:“差爷就不要说假话骗我这个老妇人了。我家老爷一辈子为官清廉,根本不会让人来接我们的。差爷不妨直接说了,老妇人我还撑得住。”
家里进来了这乌泱泱一群官差,于成龙在家的三个儿媳五六个孙子孙女全部都从各处走过来簇拥在了邢氏身旁,面带警惕地看着一群官差。
为首的官差看着眼前这一群身穿粗布衣裳,面容朴素的人,心中也是有些感慨,沉默了一下后道:“既然如此,我就不瞒老夫人了。于大人奉皇命担任湖南巡抚,在带兵平叛的时候打了败仗,损兵折将,让朝廷损失惨重,陛下龙颜大怒,已经派了人去湖南押会于大人。我等也因此奉皇名前来带诸位进京跟于大人团聚的。陛下有旨,于家之人系数进京,不可或缺一人。”
话还没说完,就将对面的邢氏身子一晃,差点栽倒。旁边的于廷元急忙一把扶住。
这个消息简直就如晴天霹雳一般,彻底将于家人给击垮了。
看着眼前慌乱的场面,为首的官差眼中闪过一丝不忍,但是却依然冷着脸道:“于三公子,若是不想抗旨,还想让于大人活命的话,就请带我们将家人召集齐全,速速收拾,随我进京。”
邢氏终究还是挺住了,在儿子的搀扶下站稳身子,看着官差用尽量平静的语气问道:“陛下可是要治我家老爷的死罪?”
官差道:“于大人如今只是战败丧师之罪,若是诸位配合,陛下念在于大人多年来的功劳上应该会从轻发落的。但是若诸位不配合,少了一个两个,那可能就会给于大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了。”
邢氏闻言微微舒了一口气,对三儿子道:“你去找你大哥二哥回来,咱们去京城见你父亲。就算要死,咱们全家也要死在一起。”
于廷元闻言眼睛一下子红了,其他女眷孩童也开始哭泣起来。
没多久,于成龙的大儿子和二儿子都被找了回来。待弄清楚怎么回事后,又忍不住的一阵惊慌。
但是邢氏却已经平静下来了,呵斥了儿子几句,便开始收拾行李。
那些官差倒也没有动粗,只是催促了几句,在天黑之前带着于家人离开了来堡村。
这群官差当然不是真的清廷的官差,而是沈墨派出的人手。
早在于成龙被俘清醒过来的时候,沈墨就派人出发前往山西来搬运于成龙的家人了。
沈墨虽然表面上对于成龙的态度有点顺其自然,但是心中却是很希望能有这么一位名满天下的清官为自己所用的。
一个于成龙的投效给沈墨带来的政治影响力加成能够抵得上成千上万个普通读书人。
之所以搬运于成龙的家人,自然是存了想用家人来影响于成龙的想法。
虽然这手段略微有点不光彩,但是沈墨也并不会觉得不好意思。打天下这种事情,很多时候免不了要用这种私下的手段的。
而且他也可以解释为他是在保护于成龙的家人,否则到时候康熙知道于成龙没死之后,肯定会派人去抓他的家人的。
山西跟湖南远隔数千里,中间的路程跋山涉水,危险重重。派去的一百人的小队等到了永宁州后已经损失了一小半了。
为了担心于成龙的家人做出过激的举动而弄巧成拙,所以才会扮成清廷的官差,以于成龙获罪的理由来带走他们。
以于成龙的清廉忠诚,他的家人肯定不会反抗的。
但是如果直接去强行动手的话,肯定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别说死了,就算伤了一两个,于成龙也不可能再投效沈墨了。
所以这个度要把握好。
至于假扮清廷观察所需要的的衣物,这些东西倒是不缺。沈墨俘虏了那么多的清兵,甚至还有于成龙的巡抚标兵,几套衣服装备很轻松就能弄到的。
特遣小队带着于成龙的家人,先是沿着黄河坐船到了河南,一路向南。凭借着缴获的令牌,打着于成龙的招牌。路上到没有人怀疑他们的身份。
但是于家人却很快发现了不对劲,因为行走的路线完全不是去京城的。
虽然于家人一辈子没怎么出过永宁州,但是却也知道京城的大概方向。
特遣队带队的首领一看瞒不住了,便说了实话。不过说的却是于成龙虽然战败被俘,但是沈墨却不计前嫌,想要委以重任,所以于成龙很感激,并且感念于沈墨的民族大义,所以愿意投效,只是担心家人安全,所以才会央求沈墨派人来接他们。
这个结果让于家人又惊又喜。惊的是做了大清一辈子忠臣的老爹竟然降了贼,喜的是于成龙安然无恙,也不会被皇帝治罪,还能一家团聚。
邢氏面对这个结果,也是无话可说,心情复杂。
就在特遣队带走了于家人的第三天,又来了一队清兵,同样是几名身穿黄马褂的官差带队的。
不过这次是真的康熙派来的官差。
明珠派出人马去湖南调查于成龙的生死之后,康熙又担心于成龙万一活着而且还降贼,自己还能用他的家人来要挟他,是他投鼠忌器,不敢降贼。
如果于成龙真的战死了,那就把他的家人养在京城,也算是对他的忠魂的一种抚慰,还能给天下其他的臣子做一个表率,彰显一下皇恩浩荡。
反正只要于家人在手,左右都能操作。
但是没想到却扑了个空。
从那个当地的保长口中得知了于家人已经被官差带走后,清廷官差也有点凌乱了,以为是上面派出了两队人马来办这件事,压根就没想到却是被远在湖南的沈墨给派人带走了。
湖南那么远,跟山西隔着好几个省,几千里地,那沈墨又不是神仙,怎么可能未卜先知。
这群官差没找到于家人,只好返回京城复命去了。
而此时的于成龙也跟随着戴文胜和李志远一起到了衡阳。
从船上下来,看着盘龙山新建的巨大码头,于成龙百感交集,心情复杂。
www.。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