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胜追击,痛打落水狗等各种词语出现在了黄得功的脑子里。
如今建奴在六神无主的情况下引发了一起哄乱,才让他们在现在这个时候出现了溃败的迹象。
可是溃败的迹象并不代表建奴彻底的溃败了。
毕竟八旗中正红旗的旗主代善如今还活着。
对于建奴内政不太了解的黄得功当然不知道。
这四大贝勒其实是平起平坐的。
在黄得功心中,代善这个大贝勒,毫无疑问就是建奴的太子!
建奴之主努尔哈赤在山海寨的情报里,是前去追击天启帝了,眼下努尔哈赤没有出现在正面战场上。
那么代善就是这支军队的统帅。
以代善的身份地位,只要他能够缓过来,想明白其中关节那么很快就能组织起建奴兵,让他们恢复有序。
虽然说已经发生了混乱,可是混乱还没有全面的爆发开来。
数万大军一旦反应过来完成了整合,那么山海寨的人马和关宁骑,都将会陷入苦战当中!
“曹将军,现下,我军有着宁远城的火炮支援,建奴人仰马翻哄乱不堪,下一步我觉得,大军直接冲上前去,紧跟着祖大寿的人马,将建奴彻底贯穿如何?”
一阵指挥之后,黄得功勒住战马,一面杀敌一面艰难的挤到了曹文诏的身边,低声对曹文诏说到。
虽然说曹文诏将这一战的主导权交给了黄得功,可是黄得功却很清楚自己的不足。
自己年岁尚小,经验不够老道,所以临敌之时,经常会反应慢半拍。
这一点虽然说可以通过一次次的战役弥补。
但是眼前这一战,绝非是自己去肆意挥洒自己想法的好时机。
所以黄得功选择在自己的指令发布下去之后,跟经验老到的曹文诏学习一下。
曹文诏听着黄得功的话,两眼一转。
“喝!”
大刀轮转,劈开了一个靠近过来的建奴,乘着这个建奴倒下的那片刻闲暇机会,曹文诏快速说道:“黄将军,追加一道指令,在建奴脚步放慢之时,全军撤退!”
曹文诏这一道指令,建立在他之前所说,让祖大寿自听天命的那条指令之上。
和建奴鏖战,缠斗,对于如今宁远城外的明军而言,是一个十分不智的选择。
虽然有着宁远城的支援,可是光靠着那点火炮的支援还是远远不够。
曹文诏也是一个久经沙场的宿将,他当然知道,宁远城上的炮声,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宁远有几门炮,都是什么炮,都能发射多久,这一条条一件件,曹文诏都是心如明镜的。
所以曹文诏能够猜测到,之前的大战当中,两方互轰了一阵子,而宁远为了打出气势,打出大明的优势,定然不顾一切的让宁远城头红夷大炮全力发射。
现在的宁远城头,红夷大炮随时都有着炸膛的风险,一旦红夷大炮炸膛,宁远城头上的人,还能活的下来几个?
这一轮的炮击,顶天了也就是袁崇焕看到了机会,发几炮让城外的自己等人能够知道,宁远城已经没有什么余力了。
曹文诏也同样清楚,代善的正红旗也好,还是自己带来的山海寨人马也罢。
可都是长途跋涉赶赴过来的。
山海寨人马虽然说沿途上没有碰到什么大的挑战,但是为了避免行踪暴露,却也还是全速赶路。
如今虽然说稍作休息了,却也终究是人困马乏。
而代善带来的,可是生力军!
先不说山海寨的辽民们平日里吃喝都比不上建奴里的八旗兵,就说武器装备的差距,曹文诏也能够看得出来。
而以逸待劳沿途走大路赶过来的正红旗建奴,就没有这个问题了。
他们有着完善的补给线,有着充分的安全,所以直到宁远城外,这些正红旗建奴都还是在一个相对安逸的环境下过来的。
说得上一句皮糙肉厚,且牙尖嘴利。
没有重型武器的山海寨骑兵,打打游击,打打骚扰,一点问题没有。
这一点在之前这帮建奴围攻祖大寿关宁骑的时候,就可见一斑。
可是真的要硬碰硬,说实话,曹文诏感觉哪怕是自己带来的这些人马全部折进去,都不够建奴伤筋动骨!
与其死战,自绝退路,曹文诏以自己的经验迅速分析出来一个结果,那就是不能追杀太甚,建奴随时都有可能会反应过来。
一听曹文诏这番话,黄得功也猛然醒悟过来。
连连点头后,黄得功再度挥舞着自己的大刀,追杀而去。
看着黄得功冲杀出去的身影,曹文诏骑在马上的身体晃了晃,差点拿不住手中大刀。
身负重伤的那一战,也不过就是几日之前。
到现在,能够发挥出这样的战力,已然是曹文诏天赋异禀了。
冲杀到现在,已然有了一个多时辰。
伤还未愈的情况下,曹文诏在高烈度高强度的奔袭和战斗中,已然透支。
晃了晃自己的脑袋,曹文诏眼中闪过一丝名为希望的火焰,大明的新一代,就比如说黄得功和曹变蛟以及山海寨当中那些二十余岁的年轻战士们,正在冉冉升起。
而自己,能够为他们保驾护航一段时间,那就送他们一段路吧。
“咿呀!”
伴随着一声怒吼,祖大寿挥舞手中狼牙棒,狠狠的砸在面前一个建奴马兵的盔甲之上,将那个穿着正红旗盔甲的马兵砸落在地。
看着不远处拉开了手中长弓的代善,祖大寿的嘴角挂上了一抹狰狞。
曹文诏方才的话,祖大寿也不是没有听到。
缩卵兵?
狗东西?
他祖大寿背负了这么多的骂名,并不是他脸皮够厚。
在祖大寿的眼中,他这是忍辱负重,他的目标,从来都是成为新一任的“辽东王”!
想要达成梦想,手中不可能没有人马,没有兵力。
而自己辛辛苦苦训练出来的关宁骑,也不是用在为了所谓的家国荣誉和建奴血拼上的。
关宁骑越强,越精锐,他祖大寿在宁远城的地位,就越稳固,越牢靠。
为此,祖大寿甚至愿意低三下气的勾搭袁崇焕这条线,因为祖大寿很清楚袁崇焕的能力,更清楚一旦平辽成功之后,袁崇焕立马就能回朝廷,成为自己的朝中强援。
倒也不是祖大寿不愿意和建奴硬抗,而是因为此时的祖大寿手中兵力尚缺,祖大寿觉得,自己压根就没有能够干得过建奴的地方,所以保存实力,成了祖大寿心中的第一要务。
www.。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