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大家送姑娘读书,那是因为朱氏蒙学男女都收,年纪小了又干不了活,还不如扔进学堂里面有人管。
不仅如此,家里有小子的,里面有一个姑娘也能照看。
除此之外,也是为了“讨好”叶瑜然,知道她喜欢女娃,是个重女轻男的,养的几个姑娘全在朱氏蒙学,去混个熟脸,以后说不定能够得一点好处。
没成想,这还不到两年,人家就说了——朱氏蒙学要开女红课了,以后蒙学班的女童会上女红课。
不仅如此,以后朱大娘家还要开分厂,里面的女员工直接从女红课里面挑,那……
分厂啊,那能进分厂,岂不是能赚钱?
所以,这做姑娘的,以后也能给家里赚钱了?
原本等着生儿子传递香火,让儿子养老的“家长们”心动了——虽然女儿不能传递香火,但人家能赚钱啊。
能赚钱,家里就能买肉买衣服,过上好日子了。
姑娘们不仅在婚姻市场上变得抢手起来,就是那些当家长的,也动了心思,想让姑娘在嫁人之前多给家里赚一点。他们还在那里感叹:“怎么十八岁之前就要嫁人呢,要是再晚几年就好了,要是再晚几年,就能给家里多赚几年钱了。”
也不是没有人反驳,说道:“想啥呢,姑娘嫁了人就是别人家的了,你还这么用心培养,那不是亏了?”
“亏啥亏?朱大娘收的学费那么低,姑娘们要是能进厂,一个月就赚回来了。”
“不是,姑娘嫁了人就是别人家的了,你听不懂啊?那以后她也是替别人赚了。”
“是别人家的了,但她要会赚钱,那找的人家岂不是更好?她找的人家好了,能不拖一把她弟弟?咱们嫁女儿,不就是姑娘能够嫁一个好人家,有一个好姻亲,有什么事情可以帮自己家一把?再说了,我儿子还要娶妻呢,到时候我也该我家姑娘模样的找,一个换一个,也不亏。”
“那要是两个姑娘呢?”
……
两个姑娘的,岂不是亏了?
朱发财就是这样想的,他家两个姑娘,一个儿子。要是一儿一女,一个嫁一个娶,倒也不亏,可只娶一个回来,要嫁两个,还是以后会赚钱的那种,简直是亏大了。
从参加完家长会回来,朱发财胸口就不舒服了,怎么想怎么不舒服。
大女儿十岁,她当初之所以会被送到朱氏蒙学去,就是因为下面有一个比她小两岁的弟弟,还有一个才三岁大的妹妹。
朱发财怕八岁大的儿子进了朱氏蒙学会被人欺负,想让大女儿进去帮忙撑腰,而小女儿才三岁,丢在家里没人管,扔到蒙学去也挺好的。反正今年又是水稻,又是红薯,先生的那点口粮他还是出得起。
但他没想到,人家朱氏蒙学以后会开女红课啊。
朱发财带着他爹娘参加完家长会回来,就觉得自己亏死了,想要再生一个儿子出来。
朱发财婆娘:“……”
我倒是想生,关键是能怀上啊!
“要不,你让大夫看看,看看还能不能再生一个儿子。花点钱也无所谓,反正生了儿子就能娶一个会赚钱的儿媳妇回来,怎么都不会亏。”
“行吧,明天我去看大夫。”
……
朱发财婆娘不年生小女儿的时候,家里条件不好,营养不良,差点难产。
之后就没想过再生的事情,毕竟你连肚子都填不饱,家里又有儿子了,生不生都无所谓了。
你要有那个命,就多生几个;要是没那个命,生多少个最后都养不住。
这年头,还缺夭折的小孩子?
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家里有了粮了,姑娘又能赚钱了,猛然有了一种“家里有皇位需要继承”的错觉,别说朱发财了,不少人家都动了再生的念头。
一时间,赤脚大夫家的生意好了很多,就是都是上门看“能不能生的”。
赤脚大夫有些哭笑不得:“大婶,你身体好着呢,就是要吃点好的,多吃点好的,说不定就怀上了。”
到底怀不怀上得上,赤脚大夫不敢打包票,毕竟怀孕这种事情,不是你身体没毛病,它就一定怀得上的。
十里八乡的,多的是年轻夫妻成了亲,过几年才慢慢怀上的。
那种一出嫁就怀的,还是少数。
这边写春联活动结束,那边“淑女班”就开了起来,朱八妹还在忙活,就听到正在学刺绣的姑娘念叨了几句家里的事,无非就是她爹娘催着当嫂子的,再生一个。
有的人家,嫂子身体还好,没什么问题,可有的人家嫂子上一胎才难产,这又逼着人家生,这不是想要人家的命吗?
因此闹起来的,也零星能够听到一点。
朱八妹:“……”
——你们都还没嫁人,怎么考虑着生孩子的事情了?
——什么只生一个儿子,生了两个女儿的就亏了?
——那要照着这么说,她娘一连生了那么多儿子,就只生了她一个女,岂不是赚了?
想想家里那么多嫂子,还个个都是能干的,朱八妹觉得,好像她娘确实是赚了。
但是,她那几个嫂子之所以那么“能干”,不是她娘调教的吗?
朱八妹又不是没脑子,真以为天下福气都跑那么家了,她娘慧眼识珠,挑的每一个嫂子都是“最能干的”?
她可以承认李氏能干,徐玉瑾能干,但其他的……
就朱八妹那个染布坊,就有人比她二嫂、五嫂能干多了,更不要说家里那个拖后腿的大嫂。
重点不是能生几个儿子,娶几个儿媳妇才是赚的,才是福气,重点是不管你娶多少个,你要把你的儿媳妇给“管辖”住了,你还有那个能耐带她们飞。
否则就会变成大嘴巴,被休了都有可能。
朱八妹决定,她得回去跟她娘念叨念叨这个事情,看她想的是不是有道理。
“嗯,确实挺有道理的。”叶瑜然点头,“你想想前几年就知道了,前几年娘还没有找到方向,你几个哥哥成亲,家里突然多了那么多张嘴巴,我们家的日子是好过了,还是变差了?”
这事别人没有发言权,作为当事人之一,朱八妹特别有发言权:“变差了。看似几个嫂嫂进了门,家里多了干活的人,洗衣服做饭,什么也不需要我操心,可为了娶她们,掏空了家底,我连想吃个鸡蛋都难……”
www.。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