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克斯德军西线指挥部;
此起彼伏的都是电话铃声和无线电收发声。
军事地图上醒目标注的是苏军三方向攻击部队线路以及德国北方、中央军群、南方军群地面部队后撤路径、阻击带,刺目标注的则是已经在莫斯科攻势下形成包围圈并有大量军队围困在其中的圣彼得堡、斯摩梭斯克、切尔尼戈夫。
保卢斯、勃劳希奇比华北之战惨败的朱可夫更加憔悴。
都注重军容,没有胡茬钢针倒耸五官不整,但面颊在深凹眼眶的烘托下呈现的还是源自灵魂深处的疲惫和不堪。
确实遭受了压力,阻击线被压缩向明克斯,帝国所有努力在莫斯科突如其来的战略反攻下被打回到开战两个月前状态。
半年之前,帝国中央军群攻入明克斯,莫斯科第一次利用火箭炮战术反击;半年之后,还是明克斯,只不过苏军已经不是有限的战术反击,而且战略总攻。
保卢斯、勃劳希奇压力很重,德国中央军群实力最为雄厚,相对应的还能交替阻击后撤,南南线和北线则被苏军重创只有被动后撤。
但比较南线,北线更加的岌岌可危;
南线还可以利用基辅构建城市堡垒体系阻击苏军,北线毫无遮挡。
北线苏军的推进速度远远超出南线苏军。
始料不及的无线电文就在水深火热的时刻自南方军群指挥部发送而至;
南线穷追不舍的苏军突然放缓了追击速度。
信息背后渗透了各种可能,概率最大的推断迅速被参谋部分析得出;
“极有可能是的第二、第三、第四军装甲军群迂回后的突围让苏军南线兵力感觉了危机,这对南方军群而言是好事,也利于争取时间在基辅组建防线”勃劳希奇沉思。
保卢斯慎重:“还是周全为上,第二、第三、第四装甲集群已经进入汉华军空军驰援范围,但还是因为苏军空军集团军对地打击、沿途苏军地方兵力的不断阻击行军速度偏慢。汇合克里木方向汉华军还有一个障碍,第聂伯河。抢时间汇合向汉华军,第二军群、第三军群、第四军群需要自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两次横渡第聂伯河。苏军南线兵力放缓行军速度,存在一种可能,莫斯科在调动兵力拦截围歼第二军群、第三军群、第四军群。”
快速在军事地图划出两道斜线保卢斯开口:“顿涅茨克方向是莫斯科自基辅撤兵之后构建的纵深防御区,区域内兵力规模不详,但以莫斯科应对我军向顿河攻击为前提部署核算,规模至少达到我军军团数量,自顿涅兹克、南线苏军各有作战部队交错攻击而出,一前一后又将在扎波罗热区域形成对第二、第三、第四装甲军群的包围。扎波罗热坐落在第聂伯河回湾处,地形虽然平坦但沼泽遍布,极度不适合机械化部队行军作战。”
“围点打援”勃劳希奇倒抽一口凉气;
“最有可能的就是围点打援,围困住第二装甲集群、第三装甲集群,第四装甲集群,不管是自克里木半岛汉华军驰援还是我军南线兵力救援苏军都可以达到目的。”保卢斯肯定。
保卢斯深度解析:“按照汉华军所提供信息,莫斯科自克里木半卡尔基尼特特湾延伸西北赫尔松、东北梅利托波尔两方向构建出了纵深达到100千米的防御带,只要有制空权就具备持久对抗能力,两方向纵深区域也没有短时之内被汉华军攻克可能。汉华军冲破卡尔基尼特湾,接应装甲军群只能走东北线路,赫尔松苏军部队则可以斜线出击切断汉华军后路。难题不是揣测不出对手意图,而是判断对手目的但无法应对,汉华军接引被阻,我军南线兵力只能死救,还是围点打援”
勃劳希奇不再有任何顾忌:“致电汉华军,发送苏军动态信息,征求意见”
“明白”保卢斯长吁口气。
基辅东南150千米切尔卡瑟苏军南线指挥部;
作战沙盘、军事地图同样标注绘制的是德国南线方向后撤线路以及东线突围的装甲集群路径。
持久的作战并没有在罗科索夫斯基五官弥留下太多疲态,整个人反而陷入到一种高亢的兴奋当中。
肾上腺被分泌在峰值,思维灵活,精力充沛;
西线耗时半年之久的准备,但声势浩大的战略反击离不开朱可夫的策划。
从朱可夫建议放弃基辅,近百万兵力全身而退,半年时间内莫斯科一直在筹备西线反击,但让德国军队麻痹大意先行出击的是朱可夫。
这也导致了战事的进程远远超出了预期。莫斯科初衷是将战线推进到第聂伯河北线,眼下的事态是两路大军过河压迫向明克斯和基辅。
48小时之前指挥部接收到最新调度指令;
战术的变化远远超出罗科索夫斯基预料。
战略层面朱可夫对斯大林的建议完全吻合罗科索夫斯基、科涅夫、铁木辛哥观点,不能给德国军队任何的喘息之机。
一旦因为高加索建国和俄国皇室声明西线主力抽调向高加索区域,就会给德国喘息之机。德国的底蕴和严谨注定了一旦稳住局势就不可能再有二次机会的产生。
所以“红色之辉”战略反击大捷之后后续的作战方向朱可夫、罗科索夫斯基和科涅夫依旧思维一致。
不一致的是后续作战计划;
朱可夫向斯大林提出的方案之一就是西线战术手段的调整;
斯大林就满洲国未来走向,战略布防、以及西线战术调整问及朱可夫。
朱可夫首先提出了两点建议;
第一、以石油为主战略物资的囤积,效仿日本,在西伯利亚、伯力建立库存基地,至少需要满足在极端条件下一年的战事需求;
第二、西线战术的变化;
最主要的就是战术调整,按照朱可分析,德国指挥部百分之百会以基辅、明克斯建立南北互为犄角的防线。
城市堡垒体系的攻坚,除了汉华军,不管是莫斯科和德国谁都算不上擅长也不是专家,横向比较,和汉华军在中亚细亚、华北之战中连番对垒又在斯摩梭斯克和德国军队持久对峙的莫斯科军队比较德国军队只是稍微擅长。
但攻防角色转变,优势就会削弱,德国军队死守基辅、明克斯,强攻基辅和明和斯的罗科索夫斯基、铁木辛哥、科涅夫所部同样会遭受到重创,战事持久就给了德国后备军队稳住败事的机会。就像最初莫斯科希望德国军队打城市战一样,如今德国军队也希望莫斯科军队被城市堡垒体系阻击。
所以朱可夫权衡利弊关联内外之后提出了全新的战术方式;
南线罗科索夫斯基不能纵深追击,提防汉华军在克里木方向产生的变数,以围困基辅、拦截突围向克里木方向德国装甲部队为主;
中路科涅夫主力自斯摩梭斯克西北移动汇合北线完成对德国装甲部队围歼,兵力西南急近的铁木辛哥所部,两军合一,以铁木辛哥波罗的海方面军主力横扫被德国夺取的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中路、北线大军主力汇合绕过明克斯德军防线攻击向波兰边境。
重点攻击德国军队自欧洲抽调而来的后备役部队;
朱可夫给出了两点理由;
第一,德国自欧洲调度而来后备役军队尚没有适应战争节奏,而且是在德国军队大败之时被调动,士气低迷;
第二,“红色之辉”战略反击摧毁了德国前沿以及纵深区域绝大部分的战略物资,德国军队急需弹药补充,而后备役部队和德国前沿军队汇合调整心态,增加战斗力的同时能完成对德国军队的补给;冲垮德国后备役部队,摧毁所有调度而来辎重,明克斯、基辅被包围德国军队更加的雪上加霜,士兵没有足够战斗的弹药,装甲车辆燃油耗尽,将极度加快西线战斗进程。
两点理由之外朱可夫给出的第二建议就是以彼之道还治彼身的特种战和莫斯科同样擅长的政变。
战略反击中各方向已经缴获足够数量德军装备,包括德国先进新式坦克以及汉华军频繁用于华北战场的飞行器。
德国攻克立陶宛、乌克兰、拉脱维亚,有小规模的加盟共和国军队投靠向德国参与对莫斯科作战当中,莫斯科同样有信仰坚定的拉脱维亚、立陶宛、爱沙尼亚士兵,挑选单兵能力突出、机警的波罗的海方面军士兵伪装成随德国军队后撤的立陶宛、爱沙尼亚士兵混迹入德军后撤部队当中,确定南线、中路德军军级、师级指挥部,随后‘信号旗’、‘阿尔法’、‘克格勃’特种部队和空军集团军重型轰炸机出击,地面和航空点穴双管齐下。
其次就是政变;
波兰;
组建独立波兰共和国,彻底切断德国后路,营救行动失败退而求次克格勃攻击波兰境内德军机场、物资基地。
前沿溃败,后方不稳,看德军如何稳住局势!
朱可夫每一项建议看似不可能但都又存在可能的条件;
自波罗的海方面军中挑选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士兵,德军过百万军队溃败后撤,不可能分辨出伪装在其中的波罗的海方面军侦查部队,利用俘虏只要得到德军番号、无线电频率就有得手机会。
建立独立的波兰共和国难度更大但同样条件也更具备;
卡廷事件让莫斯科在波兰民众当中的形象一落千丈,但莫斯科和德国爆发战争之前双方分割波兰,莫斯科在波兰不缺少支持追随者也有眼线。
卡廷事件是导致了波兰民众对莫斯科的千夫所指,德国攻占波兰紧随其后对境内犹太的抓捕关押同样让波兰民众对德国先前的好感丧失殆尽。
营救出被德国完全占领波兰之后关押的莫斯科追随者、战俘营波兰士兵,联系波兰境内至始至终对抗德国的游击力量,以波兰独立名义达成合作。有先前的基础外加从明克斯绕行之后攻击向波兰边境的科涅夫、铁木辛哥所部,万事俱备,抽薪之策。(未完待续)
www.。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