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国公萧瑀,教书的决心已定。
第二天一早便来了皇宫,一直守在外面,程怀亮在朝堂上的话听得一清二楚。尤其是把欧阳信本也拉下水,萧瑀更是觉得心里爽的不要不要的。
“陛下,臣来给陛下献宝。”
萧瑀进殿,开门见山。
“是何宝物?”老李怎么也想不到,一向刚正的萧瑀,怎么会干献宝的勾当。
“陛下,此宝物在被人眼里是一摞废纸,但要是经过大学士孔颖达的鉴别,或许就是宝贝中的宝贝。”
“大学士,既然萧爱卿说让你鉴别,那爱卿就帮忙鉴别一下。”
一本三字经被萧瑀掏出来,没有交给内侍,而是交给了一个五十多岁的小老头。
小老头看到名字的时候,起初没怎么在意,可看到最后,小老头的脸色变得红润起来,就连呼吸也变得急促不看,双手也颤抖连连。
“宋国公,这是……这是何人所作?”孔颖达的言语都在颤抖,这是什么?天下最缺的启蒙教育书籍啊,就像萧瑀说的那样,宝贝中的宝贝。
“驸马都尉程怀亮。”萧瑀对着孔颖达一拱手,“孔先生,觉得如何?”
“妙,妙不可言!”但孔颖达作为孔夫子后人,最有发言权,他说好那就是一般般,要是说妙,那就是真的妙了。
也不知道孔颖达有意无意的,居然朗声念了出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唐太宗,天可汗。贞观治,名青史。
最后一句,老李听得很清楚,程家的混账,无时无刻都在对他歌功颂德啊。反观那群御史言官……老李突然觉得程怀亮变得人模狗样的了。
满朝文武也是一样,启蒙教育里面加上老李……不言而喻!
三字经,是几千年文化积淀,启蒙教育名著,国宝级的书籍。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就是给人洗脑,让人你住,你在贞观朝,你的皇帝是李世民,天可汗李世民。
大唐门阀氏族林立,举荐制又让大半数的官员都掌控在氏族门阀的手里。满朝文武,老李能信得过的人不多。
除了自己的大舅哥、连襟儿郭怀仁、闫家兄弟、房魏二相,似乎也就是一众和他打拼的武将了。
尽管现在名门望族影响力不如从前,可老李还是不敢动他们。选官制度,一直都是举荐制。科举制,老李更是连提都不敢提。
老刘建立大汉之后,把旧贵族豪门杀的七零八落,文景弟又来了一记神补刀,干翻了地方分权,却滋生了地方豪强。
魏晋之后,这些地方豪强就变成了现在的氏族门阀。和平年代,和朝堂和平共处,乱世就作威作福。
三国时,曹操弄死了袁绍,还得让荀彧等名门当官发财,更是让曹丕娶了寡妇甄姬。
孙策在江东吆五喝六不假,前提是把女儿嫁给了陆家大少爷陆逊。
大耳贼刘备的第一桶金,也是因为两个媳妇糜氏和刘氏是地方豪强的女儿。
到了当代,李渊是关陇贵族,和刘备曹操三人不同,他们是自己靠着媳妇打天下,手段强硬,有主动权。
李渊是靠氏族门阀支持起家的,过于依赖门阀氏族,只能暂停隋朝的科举制度,改用举荐制,使得朝堂派系林立。
李渊是没办法被逼的。可老李不行,老李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必须要搞掉门阀,不然连打仗的本钱都有。
门阀氏族眼里,谁当皇帝不重要,他们手里掌握经济命脉、人才命脉就好。大不了再换个皇帝就是了。
很多时候,拼的不是钱财,而是教育资源。恰好老李没有,现在程怀亮又弄出个三字经,让老李看到了一抹希望。
门阀不光垄断人才,还垄断了书籍。大量的书籍在门阀氏族手里,所以,想升官发财,只能依赖门阀氏族,不然没书读。
至于所为的凿壁借光,都是骗人的。你看到哪家门阀的邻居是穷人了?
老李是狠人,愣是拿门阀氏族没招。只要招惹门阀,玄武门那档子事情铁定翻出来,一盆盆泔水扣在老李脑门子上,你说气人不气人?
对外战争老李怕过谁?不服就打你,打完再讲理,这小脾气和程怀亮很像。
对门阀氏族,很无力,一拳打在棉花上不说,人家还自带反伤甲。
“程怀亮,能聊聊吗?”孔颖达笑问道。
“和你?”程怀亮一连纠结,孔颖达是牛人,是一块钢板,踢不起。
大儒孔安之子,孔圣人三十多代玄孙,最负盛名的经学家。
八岁就学,日颂千言,熟读各种经传。隋朝开始受重用,唐朝时任国子监祭酒,太子授业恩师,编著《五经正义》。
妈嘞!
这就是个马蜂窝,惹不起。程怀亮很有自知之明。
孔颖达善于何人讲理,没有败绩。更何况历代帝王推崇儒学,这玩意儿牛到不行,后来分成了好几个派系,势同水火。
就是孔颖达彻底同意了儒学派系。程怀亮头很大。
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技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
这条孔家的家训,就是出自孔颖达之手。
这人得尊敬,不管怎么说,孔颖达是孔家第二个圣人。
宋、明两朝,科举考题的答案,基本都出自《五经正义》,你就说牛不牛?
没见过孔颖达程怀亮还敢和别人说圣人之言,可见到之后,有点懵,必须要避其锋芒。
更何况,你丫的不还没写《五经正义》呢吗?贞观十年的时候写的《五经正义》,小爷就用你的话,和你论道。
“孔师!”
程怀亮读过《五经正义》,孔颖达不是迂腐之人,不然独尊孔圣之言就好了,没必要整合儒学。
孔师?
啥情况?文武百官都有点懵,你程家人不是瞧不上文人吗?
这是认怂了?还行了师生之礼?要不要点脸?难道这就是打仗先挑软柿子捏?
www.。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