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快撤吧,我们顶不住了。”
薛贵仁找到了刘良佐,劝说其撤退。
“你说什么?顶不住,明军总共才多少人,我们足足有三万,你跟我说顶不住?”
刘良佐怒道。
“将军,现在哪里还有三万?刘洪,程冰,廖千户,王千户这些人都根本不知道他们在哪。而且前线的将士已经被明军的火铳军击溃,正在四散逃窜,整个大营已经彻底乱了。现在再不走的话,待会我们就撤不出去了。”
薛贵仁也不管刘良佐生不生气,急忙忙的把现在的情况告知他。目前整个大营除了刘良佐这一部分军队还能控制,其他地方的士兵都已经变成了兵找不将,将找不到兵的状态。
整个指挥系统都已经崩溃,根据多年的战斗经验,薛贵仁认定这次已经是必败无疑。尽快撤退,减少损失才是最理性的选择。
怎么会这样?
刘良佐愣住了,他想不通,自己的数万大军为什么会这么的不堪一击。他也想不通,董天宝为什么要向弱小的明军投降。
“撤。”
关键时候,刘良佐还是选择了保命要紧。眼下混乱的局势已经令他身处险境,继续待在这非常危险。
他在常州周边还有两万的军队,只要能够带着残军逃回去,他就还有机会东山再起。留在这里死战,这种事他没有考虑过。
刘良佐安排了断后的部队,自己带着嫡系部队开始撤向北方。
正在进攻的明军不知道刘良佐在撤退,知道了也拿他没办法,因为明军的兵力太少,黑夜里也不敢轻易分兵。
所以,刘良佐的本部撤退的很顺利。
但是,那些没有得到撤退命令的部队,则是在大营中遭到了明军的痛宰。他们不知道是该撤退还是该抵抗,低级军官之间的意见也不统一。
失去了指挥的士兵,数量再多也没用。
不少清军士兵已经开始一队一队的投降,剩下一些士兵也是像无头苍蝇一样乱窜。机灵点的跪下投降还能有条活路,而还在傻乎乎试图反抗的人,则是毫无例外被斩杀。
成建制的大部队都挡不住明军的火铳军,更别说这种小股的零星部队。
明军在快速推进,天色也渐渐亮了起来,随着刘良佐本部的撤离,剩下的清军抵抗的都不是很激烈。
慢慢的,清军大营里的撕杀声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吆喝怒骂声。
那些被俘虏的清军,被驱赶到一个地方集中。
“王兄,戴兄,看守俘虏的事就拜托你了,我们还要继续追击敌军,扩大战果。”
明军的行动还在继续,陈世昌带着他那少量的骑兵部队在追杀溃军,李绍斌的部队也还在追击敌军主力。
刘汉三一看到这种情况,也想再多捞点功劳,便把看守俘虏的任务交给戴之隽,和王大勇,自己则是带着士兵去追击溃军。
戴之隽理论上和刘汉三是同级,但毕竟是后来者,和吴长庆的关系自然不如刘汉三这些老人。
所以,抢功劳这种事,他也不好去和刘汉三争,只能接下了看守俘虏的任务,同时派出一部分士兵去周围抓捕那些零散的俘虏。
天一亮,得到军队大胜的消息吴长庆便出了城,来到了清军的大营,见到了董天宝。
“见过吴将军,末将不辱使命,已成功完成任务。”
董天宝的脸色不太好,因为他的部队损失有些大。在放火捣乱的过程中就有一部分士兵被杀,后来和刘良佐的主力又激战了十几分钟,他总共损失了一千一百余人。
他来苏州之前本是一个握兵六千的参将,而现在,他手下的士兵已经只有两千六百多人,比来之前损失了一半还多。
“董将军幸苦了,这次大胜董将军当记首功。”
吴长庆笑道,这次还真是靠了董天宝的反正,如果没有他的反正里外夹击,想要击溃刘良佐这几万大军可真心不容易。
虽说是烧了他们的粮草,可是只要刘良佐谨慎点退回无锡或者常州,吴长庆就拿他没办法。
江南这一带都在清军的统治中,想要弄点军粮还是比较容易的。
“多谢大人。”
董天宝听到自己捞了个首功,心里这才好受了些。按照吴长庆的保证,他也可以快速的恢复实力。
“各部的损失和战果如何?”
吴长庆望了望清军的大营,里面还有冒着烟的焦木,横七竖八的尸体,以及黑麻麻一片的俘虏。
“报告将军,到目前为止的统计,我军阵亡一共1300余人,董将军部705人,其余各部621人。重伤的有343人,轻伤者748人。
斩杀敌军约四千人,俘虏敌军约九千人,目前诸位将军还在追杀溃军,估计战果还能进一步扩大.......”
“好,众将做的都很好。”
吴长庆心情非常不错,特别是听到还缴获了敌军一千多匹战马的时候,那就更加开心了。
这年头,一匹马的价值可比一个士兵都还要珍贵,特别是在战马稀少的南方。缴获了这批战马,他都可以组建自己的骑兵部队了。
以八千之数击败清廷四万大军,这个战果可谓是自满清与大明交战以来,大明最大的一次胜利了。
而这胜利,是他创造出来的。
这一刻,他自然是意气风发,恨不的即兴赋诗一首。
可惜,他所记得的古诗词大多数都是唐宋时代的,已经没办法抄袭。
至于自己写,这个吴长庆有自知自明,就不献丑了。要是写出一篇狗屁不通的诗词,手下还得忍着恶心恭维,那画风也挺尴尬的。
一直到下午,追击的部队才全部归来。
据统计,在后续的追击中,明军又斩杀了一千左右的敌军,抓捕了四千左右的俘虏。
而刘良佐逃回无锡的部队,恐怕连六千都没有,剩下走散的士兵要么成了流寇,要么选择了扔掉武器回老家,要么去其他地方寻找军队投靠。
刘良佐这支部队,算是彻底的元气大伤。
他甚至都没有在无锡多做停留,留下一三千人驻守无锡,剩下的人则撤往常州。
除了杀敌,明军还缴获了一千多匹战马,两千多杆旧式火铳,两千副弓箭以及大量的箭矢,至于刀矛之类的武器就更多了。
这些军械算下来价值已经高达几十万,而且在这个战乱的年代,有钱都很难一次性买到这么多的军械和战马。
有了这一批军械,吴长庆也可以进行下一次的扩军,不至于让士兵那根木棍训练。
至于那多达一万三千人的俘虏,吴长庆再一次头疼,数量实在是太多。
这些人不能一次性招降,否则对原来的部队会形成很大的影响,带来极大的不稳定性。单独成军的话,其忠诚又是个问题。
他先让董天宝在里面挑了两千余人做补充,董天宝因为和里面一些清军将领认识的缘故,可以更容易的掌控那些降兵。
董天宝倒是想多要一些,可惜吴长庆一开口就定下了数量,他也不敢反对。
补充两千余人,他的部队也能恢复到五千。在吴长庆的手下,已经是兵力最多的将领了,对于这个局面,他还是比较满意的。
随后戴之隽等将领又从俘虏中一共挑出了五千人补充到各自的军队里,剩下还有五千多人则是暂时关押起来,慢慢消化。
此战过后,要说得利最大的还属于陈世昌,他那两百的骑兵部队,一下子就扩充到了一千二百人。
上千的骑兵,已经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了。
上个月他还仅仅只是一名百户而已,靠着擒拿吴胜兆的功劳,他现在已经升到了游击这个位置。
而且,掌握的还是至关重要的骑兵部队。
我在大明造航母最新章节地址:
我在大明造航母全文阅读地址:
我在大明造航母txt下载地址:
我在大明造航母手机阅读: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47章战果)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
喜欢《我在大明造航母》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www.。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