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乔离开西城后的这些日子,西城有了不小的变化。街道变宽了,房屋变高了,许多路苏乔也不认得了。
一路上,苏乔也在观察着西城的种种变化,虽不能说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至少能说百姓的生活改善了不少。
在文昌的带领下,走了些时候,才终于来到粮仓。
这个粮仓和苏乔映像中的有所不同,以前的那个粮仓比较低矮,现在的这个粮仓看起来就要大上不上,应该是最近才修建起来。
一来到粮仓的时候,守在粮仓附近的沐家军立刻就迎上来,对苏乔行礼道:“参见沐王妃。”
在沐家军一攻下西城,蒙嘉就派了一些士兵过来接手粮仓,只是暂时还没有清点粮仓里面到底有多少粮食。
“把门打开。”苏乔点点头,当作回礼,接着说道。
“是。”士兵听从吩咐,走到粮食的门前,拿出钥匙,打开了层层加封的大门。
大门一开,一股非常浓厚的谷香就从粮仓里面传来。
苏乔就站在门口,就能感觉到里面有干燥的气息。
一走进去,能明显感觉到空气非常干燥,里面还有些热,应该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很多。
迎面就能看见粮仓里面堆积如山的粮食,苏乔扫视了一眼,发现这个粮仓与以前的那个粮仓结构上是差不多的,只是体积更大一些。
看到这里面有这么多粮食,苏乔也算是放心了不少。就算现在向百姓借不了多少粮,至少在短时间内,沐家军的粮食就不用担心了。
苏乔在里面逛了一圈,就朝外面走去,边走边问跟在苏乔后面的文昌:“我忘了一件事情,你为什么会在西城?”
听到苏乔的问题,文昌身子一抖,头上不知道是因为紧张还是因为热而留下许多汗水。文昌到西城来,是因为带着民兵来支援西城,这肯定是不能实话说出来的。文昌想了片刻,连忙回答:“小人到西城来视察,对,视察。”
其实两人的心里都心照不宣,苏乔之所以要问他,目的就在于让文昌放老实一点,吓吓他而已。
苏乔在看完粮仓之后,就慢悠悠地往高台走去。趁这个时间,苏乔还在西城转了转,绕着路往高台那边走。
走在路上,苏乔总会引来许多人的围观。
那些百姓或担着粮食、或背着粮食,一见到苏乔,都纷纷放下手中的活,好奇地注视着苏乔,而且还同苏乔打着招呼,苏乔自然是要回礼回去,但是打招呼的人一多,苏乔应付得就有些忙不过来。
好不容易走到高台,在沐家军的帮助下,苏乔才拜托了那些百姓的纠缠。
苏乔走上高台,看着下面百姓们高涨的兴致,就觉得这一幕非常和谐,军民亲如一家,还有什么困难可以怕呢?
京城皇宫。
宣政殿中的百官的队列看上去很是怪异,武官一列是一个非常年轻的男子站在首位,而文官一列前方确实空出了一大块地方。
自从赵沐造反之后,武官之首自然是落到了明阳的身上。而文官的队列,大家都知道w为什么前方空出了一大片。
苏秦被撤之后,文官一直就是以六部尚书为首,但是现在就连六部尚书都一起被撤了。百官虽然不清楚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是还是都能从流传的只言片语中稍稍了解其中的内幕。
李钰此刻就坐在龙椅之上,神色肃穆地看着下方的人。
现在的李钰,给百官的感觉就是稳重了不少。不像当初那么易怒,不像当初那么鲁莽,但是这样的李钰更是让百官害怕。李钰越是稳重,百官就越是猜不透他的心思。
“有事上奏,无事退朝!”李钰沉下声音对下方的百官说道。
最近的李钰对朝堂之事毫无半点兴趣,只想着一个人坐在御书房中歇息,所有这些天的上朝总是草草了事。
明阳瞟了一眼文官那边,发现所有人都低着头,毫无站出来的想法,于是明阳率先站出去,说道:“启奏陛下,据探子回报,沐家军改变了行军的方向,朝西城而去。”
“西城?”李钰想了想,西城在李钰的记忆中很模糊,但是似乎在京城附近是有这么一座小城,不解地问道,“沐家军去西城做什么?”
“禀陛下,”明阳直起身子来,说道,“西城是流民屯田之地,粮仓存粮丰富,臣以为,沐家军是冲着西城的粮食而去。”
“就随他去吧。”李钰挥挥手,似乎对这件事根本就不放在心上,接着问道,“还有什么事吗?”
明阳皱起眉,有些担心起来。如果没有李钰的命令,明阳是不能轻易调动禁军的。这样的话,到时候沐家军一旦袭击起京城来,京城的防备很有可能会准备不充分。不过,饶是如此,明阳也不敢违逆李钰的意思,只好站回了武官的队列之中。
在站回去的时候,明阳还特意看了一眼文官那边。
自从六部尚书被罢职之后,李钰也对政事不伤心,朝堂上就滞留了许多事情没有人来处理。现在的文官之中,大多数都没有资格来处理那些事情,要是继续这样下去,大夏肯定会陷入混乱,一旦到了那个时候,后果是难以想象的。
明阳是纯粹的武官,不像是以前的赵沐,没有资格去管文官的事情,所以就没有向李钰提出这件事。
李钰静静地等了片刻,见所有的人还是没有动静,就站起来,准备离开,说道:“没事的话,就退朝吧。”
眼看着李钰准备离开了,文官之中的参知政事终于站了出来,声音有些忐忑地说道:“陛下,臣有本启奏。”
李钰的身子已经转过去了,这时听到参知政事的声音,就转过来坐在龙椅之上,饶有兴致地看着参知政事,点了点他,说道:“有何事,说。”
参知政事从袖中拿出一本奏折,递给一旁的太监,随后说道:“陛下,朝堂无人主持,政事无人治理,如今政务混乱,下面传上来的折子无法批复,臣等恳请陛下下旨重组朝堂!”
有参知政事带头,许多官员一起站出来,说道:“臣等恳请陛下重组朝堂!”
这些官员都与六部尚书有些关系,但是他们都不敢提及到六部尚书,更不敢为六部尚书求情。重组朝堂对于这些官员来说,是非常有利的事情,这是一个升官的好机会,而且是有着正当的理由。只要有人带头,这些官员都会乐意跟着站出来。
“你们的意思,是指责朕不作为?”李钰的声音不带任何情感,谁也听不出来李钰到底是什么态度。
“臣等不敢!”参知政事等所有站出来的官员连忙跪下,齐声说道。
李钰接过太监递过来的折子,翻开看了起来。折子上面写着这些天堆积了多少政事,有多少折子需要批复等等。李钰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才罢免六部尚书几天,政事都已经堆积到了一个李钰都想象不到的数量。
李钰将折子合上,放在桌上,扫视了一下站出来的那些臣子,说道:“说吧,怎么个重组法?”
参知政事站起身来,又从自己的袖子里拿出一本奏折,显然是已经将事情计划得非常完善,然后交由太监递了上去,说道:“皇上慧眼识人,此等大事,当然要由陛下亲自做主。”
李钰瞄了他一眼,接过折子,看了起来。折子上列着朝堂上所有文官的名字和标注出了他们的资历,百官的排列也有先后,自然是委婉地表明了百官们的意思。
李钰只看了前几个人的名字,就将折子放了下来。李钰的心中其实早就有几个人选,而奏折上前几个人大致也正是李钰心中所想的人。
“既然如此,那就定下来吧。”李钰撸起衣袖,对一旁的太监说道,“纸笔!”
太监见李钰是要亲自书写圣旨,不敢怠慢,连忙将笔墨和一张蚕丝布一起放到了李钰面前。
李钰提起笔,在蚕丝布上写着,片刻之后,李钰放下笔,向太监伸出手。
太监非常机灵,一见李钰伸出了手,立刻就将玉玺恭恭敬敬地放在李钰的手中。
李钰用玉玺在蚕丝布上盖下印章,接着就交由太监宣读蚕丝布上的内容。
大殿中的文武百官见太监圣旨,纷纷跪在地上,安静地听着。
太监看着蚕丝布,有太监那种特有的尖锐的声音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李钰的安排大致和百官心中想的差不多,只是略微有一些变动,但是变动都不大。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百官听太监念完圣旨,先是拜倒在地,随后都站了起来。
被提拔为六部尚书的那六人则是大声呼道:“谢主隆恩。”
那个太监就将圣旨交到了新的六部尚书的手里。
李钰扭了扭自己的脖子,再次问道:“还有事吗?”
百官缄口,都没有说话。
李钰就站起来,一边走一边说道:“那退朝吧。”
www.。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