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5小说网 > 女生频道 > 核武皇帝 > 第171章 恭贺革命

第171章 恭贺革命(1 / 1)

辽阳会战已经过去了五年之久,宋彪自己现在都很少会想起以前的旧事,可他在那一战中积累的威名是非常恐怖级的,总之,他到了开平的消息直接吓尿了北洋军的各路官兵。

虽然说北洋军此前都知道东北军起义了,可总觉得从东北军起义到挥师南下怎么也有半个时间吧,居然才两三天啊,宋彪就到了开平,而且是大军云集开平。

这速度简直就是仙鹤级的,一如当年辽阳突袭战的疯狂,神不知,鬼不觉,十万大军已经到了开平,大家一算日程里程,人人都惊出一声冷汗,估摸明天就轮到他们被围歼了。

这光景真是风雨飘摇到了极点,连驻扎在济南的张永成都觉得自己距离开平太近了。

满清和京师那边听说宋彪到了开平的消息后,也是陡然一身惊悚,吓得屁滚尿流,載沣惊出一身冷汗,什么皇室尊严和礼数都不要了,连夜就要带着隆裕皇太后和宣统皇帝逃往武昌。

禁卫军南协跟着一起疯狂上火车,各家满清宗室王爷也一同抢座位,火车还没开,才知道东北军已经突袭到了涿州,切断了南下的路,这才叫真正的惊悚啊。

列车绕了一大圈,重新掉转方向上了京张铁路,眼下就只能去张家口,往内外蒙的方向逃跑了。

火车还是没有开,更惊悚的事情就来了,说是东北军已经打到了张家口,一路打到了宣化、涿鹿。正往京师来呢。

載沣人在列车之上就被吓昏了过去。

这一次真是各条路都被堵死了。

驻扎在保定的马龙标和第二镇同样是一身冷汗,他们索性按兵不动,既不攻打蔡锷的第一骑兵师,也不南窜逃跑,疯狂的在保定城周边挖沟壕备战,将从涿州到保定的铁路都炸断了,在保定倒是囤积了三辆列车准备南逃。

有趣的是荫昌也在保定。位于天津的北洋武备学堂毁于八国联军之后,袁世凯就任直隶总督督办北洋军,就将北洋军的军部迁移到保定。在保定置办保定陆军速成武备学堂,后改为陆军军官学堂,北洋军的军部所在地也位于此。

良弼上任之后。将袁世凯旧部中的骨干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三人都调离北洋军,先后派任到各省担任提督,特别是江北提督这个闲置一次就安插了段祺瑞和王士珍两人,等于是将他们闲置在淮安。

结果在这个时刻里导致整个北洋军都群龙无首,甚至连张勋都被派出去当江南提督,实际上也不得重用。

在这个时间段上,宋彪抓的是极其精准,也极其的快猛,以至于满清都无法重新启用北洋军的各路重臣,而马龙标、曹锟这帮人分明都是饭桶之流。

荫昌原本已经接到了京师的电令。让他亲自监督北洋军第二镇北上救援京师,此后又要他就地迎驾,可没过多久,电令又让他继续监军北上。

反反复复的电令让荫昌头晕目眩,他只能亲自去找马龙标。想要商议出一个对策,到了新军第二镇的本部,这才发现段祺瑞居然也在和马龙标商量事情,这让荫昌惊喜不已。

段祺瑞按道理几个月前就该去江北提督上任,可他一直没有去,就在家里住着。平时也避开荫昌,不和荫昌来往。

今天到了这个时候,段祺瑞也就不躲了,不管怎么说,他和荫昌还算是朋友,当初也是荫昌推荐他,他才能脱颖而出在袁世凯麾下谋得一席之地。

见到这位直隶总督荫昌大人,段祺瑞拱手参见,马龙标也匆忙参拜。

荫昌心里很痛苦,见到段祺瑞却像是终于找到了一点希望,匆忙拉着段祺瑞坐下来,感叹道:“局势已至今日,当初若不逼退袁大人,何来今日啊?”

段祺瑞微微的也是同样一声感叹,他们心里倒是都明白,假如袁世凯还在直隶总督的位置上,控制着北洋六镇,就算未必是东北军的对手,也绝对不至于会像这样一盘散沙,各镇任由东北军切割成碎片。

段祺瑞抬头看了荫昌一眼,心里也有很多的感慨,道:“总督大人,局势已经到了这一步,朝廷必定不保了,别再让马龙标和第二镇北上了,坐地自保吧,好歹还能牵制东北军一镇半镇的兵力,若是让咱们直接北上,半道进攻别人的阵地,那真是无疑于找死啊。”

荫昌急道:“我虽然也是这样想的,可是圣旨已下,圣命难违,第二镇就是不去也不行啊。”

马龙标站在一旁,恨道:“总督大人,非卑职不尽忠尽职,奈何局势已经如此,难道要我们全镇将士白白去送死吗?正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何况是乱命乎?朝廷一会一个说法,一会一个电令,我看咱们还是就地迎驾吧。”

荫昌心里很难受,可不敢硬逼,既然宋彪已经到了开平,那就是一切都晚了,现在非要逼迫第二镇北上救援京师,那就是等于逼别人去送死,谁都不想北上和东北军对打,逼急了就是军乱。

想了想,他和段祺瑞问道:“现在重新启动袁总督,你以为如何?”

段祺瑞这才急骂道:“屁用,朝廷是自作孽不可活,事情都到了这个份上才想起重新启用袁总督,哪里还来得及,不等袁大人回到保定,东北军就已经干翻了京师。只要一听说宋彪已经到了开平,谁还敢打啊,我和马统制刚刚还估算过,东北军全军入关的话,那基本相当于咱们北洋军的二十二个镇,我们尚有一个镇在济南,第三镇已经一半投降,一半溃败,四镇之兵加上禁卫军想和二十二镇对抗。无异于飞蛾扑火。何况东北军的主力王牌是第一重炮旅,全旅102门重炮,一发炮弹比咱们75毫米的炮弹重三倍,初速又大,射程又远,根本不能打,机枪还比咱们的步枪多。步枪比咱们的人还多几倍,再加上人家已经到开平,全军调度的极快极猛。根本不留给我等丝毫之余地。如今他以六个镇的兵力合围京师,各镇54门火炮,再加上两个炮兵旅204门轻重火炮。五百门大炮齐聚京师,谁敢和他们对打,第二十镇和第三镇的火炮也在他们手中,此仗至此是真的不能打了。”

马龙标忍不住嘀咕道:“提督大人,这仗不能打的事,怕是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了,您就别再说了,说的我心里凉飕飕的,好比是一把尖刀顶在肚子上。想到他宋中堂已经到了开平,怕是各路官兵都不敢动弹了。只怕是苦了赵国贤和吴鸿昌他们,非得硬着头皮上阵,白挨一顿打,死多少弟兄怕都是难说的事,指不定就全军覆灭。”

段祺瑞心里痛苦。可他也没有办法。

第二镇和第六镇是他一手督练的铁军,平生心血都在这里,眼看着到了这份上,他也不希望将士官兵们去送死,所以,他这一次是特意过来劝说马龙标不要北上。就留在保定观望局势。

他估计,只要第二镇不北上,东北军暂时也不会对付他们。

东北军的阵地战是极其厉害的,辽阳会战的时候就已经闻名天下,只要对方将沟壕工事建好,别说他们北洋军第二镇冲不过去,就算是北洋军六个镇聚集起来也冲不过去。

想到此处,段祺瑞就和马龙标、荫昌劝说道:“对手是宋将军嘛,咱们就赖在保定当缩头乌龟也不丢人,出去反倒是肯定必死无疑。咱们真要是冲上去,被别人一个阵地战打光了,东北军留在涿州看守咱们的部队也要继续参加围攻京师的作战,咱们连牵制作用都没有了。所以,此时务必要缩头,他们大挖工事,咱们也大挖工事,咱们不投降,不背叛朝廷,可也要量力而为。”

马龙标当即拍着大腿,道:“还是老统制说的对啊,我*也就是这么想的啊。”

荫昌心里无语,他只能说良弼这个事办的太差,他虽然是直隶总督却无辖管六镇的实权,实权都在他良弼一个人手中,现在好了,他在保定居然也无法调动第二镇的兵力,只能坐视京师被围困。

……

北洋六镇的松散布局和群龙无首的局面给东北军发挥自身的快猛风格,创造了极佳的条件,在宋彪抵达开平短短两天时间里,东北军大部队就已经陆续抵达关内,第一步兵师和第一骑兵师将北洋六镇切断,第一镇和第六镇就只能坐守在京师里,毫无外援可言,而东北军的第二步兵师作为主力部队,直接进驻通州,第三步兵师和第二炮兵旅位于蓟县。

第一炮兵旅、第五骑兵旅和第五步兵师陆续抵达开平汇合,第二骑兵师攻陷张家口之后继续南下,第四骑兵旅则抵守张家口和宣化等地,团团围住京师。

从关东各地抽调的十一个巡防支队守在锦州、山海关、滦州、开平沿线,控制着铁路,清政府虽然下令海军炮击锦州等地,海军却迟迟未有出动。

其实,大家都知道清政府这一次是真的撑不住了,东北军的速度太快,动作太猛。

以前不清楚宋彪的用兵水平,现在一对比,各路新军都知道真的差距太大,北洋军这边是体会更深,愈发不敢和宋彪对战,能跑就跑,能缩就缩,坚决不敢打响第一枪。

行军打仗历来有四怕,一怕领导,二怕队友,三怕部下,四怕对手,北洋军的实力绝对不差,真要能全力而上也绝非东北军可以速胜的对手,可北洋军现在的问题就太复杂了,一是遇到了神一样的对手,二是有良弼这种根本无力驾驭三军的领导,还有一群都属于饭桶水平的队友,最后还有一群根本不愿意和东北军交战的部下。

如果是袁世凯指挥三军,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铁良担任各镇统制,未必就真的挡不住东北军。首先是集中兵力镇守山海关和开滦,调配海军北上攻击锦州,东北军就无法顺利入关。

哪怕是让东北军入关了,集中兵力在廊坊、通州、保定,守住京汉铁路、正太铁路的交叉口,从直隶、山西调集兵力驰援京师,再保护京师满族皇室后撤到保定。或者直接撤退到山西,利用太行山和东北军相抗衡,别说是守三个月。就是据守半年也有可能。

现在这个仗打成这样子,那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了,就算将宋彪调过来指挥北洋军也无法扳回局面。这不是某个人的问题,而是从上到下都有问题,当然,问题的根源还是在良弼和載沣的身上。

从袁世凯被免职之后,宋彪在东北多等了两年,实际上就是在等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铁良这批人被良弼排挤出局,袁世凯和这帮人一旦离开,北洋军的运转就会出现非常严重的问题。

良弼这个人说到底还是不行,他从日本陆士毕业,这本身也就相当于一个中专毕业生。在此之前,良弼也没有任何从军履历和其他的阅历,不像铁良、袁世凯都是从下面一步步熬出来的,不像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是一步一个脚印走上来的,都是有真才实干和控制部下的能力。

真谈装备和训练。北洋军真的不差了,它和东北军比起来的唯一较大差距就是机枪,重机枪的差距也不大,关键是东北军的轻机枪部署到班,每个班一挺麦德森轻机枪。

从这一点来说,曹锟临阵脱逃是很明智的。真的打起来,如果曹锟和陈文运选择一个比较笨拙的战术,很可能一上手就被东北军杀个精光。

别看北洋军一个镇12512人的规模不小,前线作战部队也就是8000的规模,按照辽阳会战的那种例子,冲上去半个小时就能死光,这个就要看指挥官的临场应变能力。

现在的问题就是宋彪已经到开平了,他一到开平,北洋军上下的官兵听说他来了,集体畏战,不敢和他打。

此时在开平县,东北革命军正式建立了总指挥部,下设参谋一局、参谋二局、情报局、后勤局、工事局、铁道局、民兵局、宣传局、联络局,并且作为全国各革命军的指挥中心,调度各军作战规划。

对清政府来说,宋彪到开平是一个很恐怖的事情,对各路革命军而言,宋彪到开平就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这就意味满清必亡了,剩下的只是时间问题,各地督抚纷纷逃亡,再也不做无谓的抗争了。

在总指挥部里,宋彪一直在和蒋方震、马尔托斯特校慎密的推测清军在京师所能聚集的兵力,目前来看,載沣和良弼手里大体还剩下三镇新军,原有的驻京八旗早已腐朽,其中精锐抽调出来编了第一镇,此前九门提督手里还有五营的巡捕营,每营满编是2900人,后来划归巡警部,巡警部改编为民政部后,这些旗兵则抽调出来改编为禁卫军。

加上京师后来新增编设的巡警局的警察部队,載沣手里满打满算也就是4万人的兵力,只要调运得度,用来守北京城的问题还不大。

良弼这个人的水平忽高忽低,宋彪和蒋方震都说不清楚良弼会如何布置,所以,他们在指挥部里做了四个推测,一是最有可能的全军紧缩到外城防守;二是在通州一带决战;三是派一部分守京师,其余主力南下进攻涿州,争取和第二镇会师南逃;四是留一部分守京师,主力北上从张家口突围。

第一个可能性最大,其他三个情况也有可能出现,情报局和特务局在京师都设有不同的情报点,可现在也没有侦察出清军那边的动态,不是宋彪这边的情报员和间谍不给力,而是良弼和載沣一团乱糊涂酱,一天之中连续下了几道相互违背的电令,根本搞不清楚清军到底打算干什么。

东北新军情报工作最早是舒方德负责,后来换成了光复会的章骏,现在则是蒋政源负责,而日渐获得宋彪信任的章骏则代替袁金铠、李士锐主持特务局的工作,此时的蒋政源和章骏两人都是一头雾水,只能将各种凌乱不堪的电报都呈交给宋彪。

革命军这边的情报有三个来源,一个是通过外国驻北京各大使馆内部的间谍活动。主要是采用丹麦大北公司的电报;二是埋藏在北洋军内部的一些光复会成员,通过光复会组织在京师发无线电报;三是乔装成商业机构的一些商业人员,通过巧妙编排,以向上海等南方单位发商业电报的方式,传递京师内部的情报。

这是三个不同的情报源头,三个情报源汇总到一起,怎么看都不对劲。

几十份完全不一样的情报让宋彪看的一头雾水。北洋军第六镇那边传来的消息是要到通州决战,第一镇那边则是要北上张家口,警察部队那边则是一点消息也无。只说是要死守京师。

宋彪看完情报之后就和蒋政源、章骏询问,怀疑良弼那边有没有故意混乱情报,实际上是想继续向涿州突防的可能?蒋政源和章骏也说不清楚。

宋彪就点了根盛京牌的卷烟抽着。坐在指挥部的大会议桌前琢磨心事,章骏和李士锐只能在旁边陪同,在会议桌的另一侧,蒋方震和马尔托斯分别负责统管两个参谋局,分开部署应对之策。

不管良弼的选择是什么,他们还是要四个方面同时着手进行戒备,第四骑兵旅在宣化布防,积极沿路警戒,要尽可能的多控制京张铁路;蔡锷在涿州同样要加紧布防,阻止北洋军南北夹攻的可能;天津方面则是加紧进攻。第一步兵师和第二十镇同时进逼马厂,第一步兵师南下进攻,第二十镇兵分第十九协驻防天津,抽派第二十协南下进攻驻守马厂的第四镇。

第二步兵师主力部队已经在通州布置防线,采取步步紧逼的策略。正面向京师推进,做好和清军在通州周边决战的准备。

大致考虑一番,宋彪和蒋政源问道:“以你对良弼的了解,他大概会选择哪一种对应之策?”

蒋政源感叹道在:“总座,我和良弼虽然在振武学校和日本陆士有过三年的同学生涯,但和他并不熟。也很难说清楚他的想法。如果我是他,我肯定会选择沿着京汉铁路向南突破,关键在于如今是載沣和他同时决断,京师那个地方王爷说,肃亲王管军警,他指不定就有坚持到底的想法,載沣则可能是想先带着皇上跑吧,也可能有留守的念头,反正各条路都被堵上了。”

宋彪微微点头,将各封电报交还给他们,道:“你们抓紧时间查探各种情报,务必要在满清确定最终方案之前将消息传回来。”

蒋政源和章骏都点着头,这就急忙又回情报局做事。

他们在东北新军的时间都接近五年了,这些年跟在宋彪身边,也可以说是深得宋彪的信任,否则也不会让他们管理最重要的情报部门。

等他们两人离开之后,联络局将海军方面的情报送了过来,清海军这边主要是巡洋舰队和长江舰队,巡洋舰队的总司令是程璧光,此人是革命党,问题在于是同盟会的一员,参加过广州起义,此后退出,在李鸿章的特赦之下回到大清海军。

程璧光这个人知道同光会的存在,但他既不加入,也不干预。

此时的巡洋舰队还没有开启清末环球航行,正分开停泊在青岛港和天津,良弼电令程璧光率领舰队北上攻击锦州和海州,试图逼迫东北军回去,这个想法就很天真。

程璧光没有动。

可是,程璧光也没有起义的说法。

总指挥部的联络局就是负责联系各地新军和其他革命力量,此时的重点就是联系海军,长江舰队那边已经问题不大,即便不起义,也绝对不会影响革命,而程璧光则迟迟未有表态。

终于有了程璧光的回电后,联络局匆忙就将电报送上来交给宋彪。

宋彪打开电报簿一看,见程璧光的回复很简单——革命第一,共和为上,愿与司令共勉,唯观部下志向。

看到这封电报,宋彪至少松了口气,巡洋舰队那边应该是没有问题了,革命是肯定的,毕竟大局势都已经这样了,至于海军是支持光复会,还是支持同盟会,那就看各舰队海军官兵的集体态度。

程璧光这个人也不好惹,后来被孙先生那边的亲近人士刺杀了,双方的矛盾也不过是争夺海军的控制权而已。

宋彪短暂的想了一会儿,就给程璧光回电七个字——恭贺革命,共勉之。

其他的话,他暂时也不想多说了。(未完待续)

文字首发,欢迎读者登录.阅读全文最新章节。

{宜搜小说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最新小说: 从茅山开始的时空之旅 女主叶雅馨 至尊龙婿 网游:开局我充了十个亿 黑潮降临万界 乡村妇科医生 惹火999次:乔爷,坏! 瑶光女仙 萧逸风是哪部小说主角 全世界都不相信我是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