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睿宗七年;周,则天大圣二年,周出兵四十五万,渡过长江兵发北唐,至此拉开了唐周之间有史以來时间最长影响最广,甚至决定了两国命运的战争。
这场战争发生的时间,距离南周则天大圣皇帝武瞾亲征扬州仅有月余。
战争的爆发,对于唐周两国百姓來说,都是一场灾难,除了前线奋勇厮杀的数十万将士,还有数以百万计的民夫被征用,粮草、器械源源不绝运至长江沿岸。
除此之外,南周三支水军从杭州湾出海,绕道北上,欲攻击北唐腹地,而北唐水军也自胶州半岛入海,与周军在海上展开了激烈战斗。
在这个时代,对整个战局影响最大的,甚至能够影响战争走向的是陆战,而海战只是一个小插曲,不论是杨睿还是武瞾,都沒有指望通过海战來决定战争走向,双方的注意力都放在了长江一线。
在那里,北唐战神郭子仪官拜元帅,领兵五十万,迎战一战成名的南周元帅李光弼,一场事关天下走向的大战,就此拉开序幕。
之所以说李光弼一战成名,乃是因为战争开始,在长江江面,李光弼示敌以弱引敌深入,以三万水军重创北唐十万水军,从此夺取了江面控制权,并且成功只会三十万兵马度过长江,将战火烧到了北唐境内。
杨平安的曰子并不好过,自从一个月前武瞾率兵抵临扬州城下,与杨平安在城外单独相见,而后便罢兵退回长江以南后,杨平安就发现,扬州城出现了不少陌生面孔,这些人甚至几次夜探太守府,夜探他所在的院落。
是杨睿起疑,派人來监视我了么。
杨平安心中的担忧愈发的重了,他已经很久沒见过苏敏几女了,还有他的儿子福儿。
杨睿以他的家眷为要挟,不是逼他与武瞾一战,而是逼他击败武瞾覆灭南周,可是南周的皇帝武瞾同样是他的女人,况且他怀疑,南周覆灭之曰,就是他丧命之时,不仅是他,以杨睿的城府和心思,只怕苏敏几人也难逃毒手。
可他却不知该如化解眼前困局,甚至连扬州城的军权都还沒有抢到手,浓浓的无力感和挫败感困扰着他,他很后悔当初沒有听老苏头的话,在山东时便想办法获取兵权。
战争初期,李光弼的表现可谓惊艳绝绝,让世人见识到了他不逊于郭子仪的统兵才能。
十万水军封锁长江,三十万兵马分三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入北唐府邸。
西路军自当涂渡江,以凌厉攻势攻向北唐泸州,南周西路军领兵将领是杨平安的老熟人高仙芝,即便被李光弼的光环遮蔽,也依然展现出卓越的军士才能,连克北唐郡县,直至遇到郭子仪派來的封常清,南周军队才停了下來,双方在泸州一带对峙。
东路军十万自江阴北上,领兵将领乃是两个文人,可这两个文人却让北唐兵马领教到了文人厉害,两个文人连败北唐大将,连薛嵩的薛家军也败在他们手下,东路军一直打到东海郡,剑指琅邪,连连溃败的唐军在琅邪总算稳住阵脚,在后续援兵的帮助下,终于挡住了凶猛不亚于西路军的南周东路军。
这两个文人是亲兄弟,姓颜,兄为颜杲卿,弟为颜真卿,还是书法大家,打得北唐一群猛将悍将连连败退,着实让人惊掉了眼珠子。
北唐的将领也不是酒囊饭袋,不少都是成名的老将,至少也是久经沙场之辈,可却被南周东西两路军,一文一武,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尤其是南周的这些将领,以往都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一时间北唐境内人心惶惶。
中路军由南周元帅李光弼亲自领军,同样领兵十万,陈兵滁州境外,死磕郭子仪。
与东西两路一路高歌猛进不同,中路军似乎遇到了麻烦,与驻扎滁州一带的唐军交手数次互有胜负,却始终不能前进一步。
似乎郭子仪压制住了李光弼的势头。
即便如此,三个月的时间,北唐长江沿岸全部失守,尽数落入南周手中……呃,还有一个例外,扬州城仍在唐军手中。
滁州城。
郭子仪坐在帅府中,在座的都是手下高级将领,这些将领无不忧心忡忡面露焦急,唯有郭子仪还像以往那般神色平静,让人看不出他内心所想。
“大帅,周军凶猛,咱们要不要上书朝廷,请朝廷再派援军支援啊。”
“大帅,这周军实在是太……,眼下东西两路有失,若是不能及时将其打退,只怕时间长了会影响军中士气啊。”
……
众将领各抒己见,对战局都不看好,甚至还有人提出后撤,引周军來攻以拉长周军战线。
眼见手下将领心绪不宁心中不安,郭子仪知道自己再不开口,这仗不用打变败了。
“咳。”
郭子仪虽年事已高,但威严不减,只是轻咳一声,厅内顿时一片肃然,所有将领全都看向郭子仪,只等他发话。
“其实战事并未向你们想的那般不堪……”
战争刚开始的时候,郭子仪的确有些轻敌,哪怕杨硕刚死时,他与李光弼曾有过交手,也将对方评价很高,可依旧沒想到李光弼几乎可以达到与他齐平的水平。
这导致了战争初期北唐水军的大败,白白丢掉了长江水面上的控制权,更致命的是李光弼对战机的把握以及果敢决断,趁着唐军初败东西两路齐发,丝毫不担忧太过深入,二十万兵马直接杀入北唐腹地,令得北唐措手不及。
不过北唐兵将也不是纸糊的,连番战败令得周军士气大涨却是郭子仪有意为之。
失了先手的郭子仪并不慌乱,多年征战的老将军了,什么场面沒见过,于是他与几个心腹将领商量一夜,定下将计就计之策。
命封常清领兵在泸州一带抵挡周军西路军,薛嵩则负责将周军东路军引致琅邪郡,二人不需要与叛军死战击败对方,只要能够托住敌军即可。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周军深入唐军腹地,补给线过场本就是一不稳因素,只能速攻决不能陷入拉锯战之中,时间长了周军思乡,士气必受影响。
这番话说完,在座的将领一个个露出恍然大悟之色,纷纷赞叹郭子仪用兵精妙。
“大帅果然高明,末将佩服,若按大帅之计,不如增兵泸州琅邪两地,确保泸州琅邪不失,同时也能尽快击溃周军。”
“末将赞同。”
“大帅用兵如神,难怪那李光弼身为周军元帅,却被大帅压制在此寸步难进。”
“那李光弼岂能跟大帅相提并论,只不过是趁大帅不妨偷个漏子而已,要末将说,大帅现在是为了吸引周军兵力,暂时不想收拾他罢了,只要大帅愿意,破周军帅营只在朝夕。”
听着一众将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郭子仪心中苦笑,他统军多年,大部分时候手下将领只要严格按照他的命令执行即可,很少需要这些将领临阵机变,这限制了他们的思维。
就像现在,诸多将领仅有少部分人说中了这场战争的关键,而且还沒有说到点上。
我若身死,北唐有谁能是李光弼对手。
轻叹一声,郭子仪轻声道:“听我说完。”
霎时间,厅内一片肃静。
“你们太小瞧李光弼了,他不是那么简单的,刚才有人说的很对,我在滁州,就是为了吸引牵制周军,但目的并非是为了击溃周军东西两路,因为周军的主攻方向就是这里。
你们以为那李光弼不如我,所以无礼攻下滁州,这话倒也不算全错,但你们要知道,便是我想倾全力击败李光弼,也是五五之数。
李光弼驻兵再次,是在等机会,就是在等我将兵马抽调到泸州、琅邪等地,我敢说,一旦我从滁州派出援兵,那李光弼定然猛攻滁州,与我再次一绝死战。”
“照这么说,这场战争的关键就在滁州了。”有一将领按耐不住心中激动插嘴问道。
郭子仪轻轻一笑:“这里,就算我将兵马派出去支援泸州琅邪,李光弼能攻下滁州,他也要付出惨重代价,无力继续北上。”
见众将眼中露出疑惑之色,他问道:“此番周军來犯,发兵四十五万,十万水军占领长江沿岸,令我大唐水军无法下水,可三路周军才总共三十万,那五万在何处,你们可知道。”
有些将领一脸茫然,但有部分将领却露出了然之色。
一白面将领当即起身道:“大帅,末将知晓五万周军屯驻镇江迟迟不动,莫非那李光弼之策,东西中三路皆是佯攻,真正目的是在扬州。”
与此同时,滁州境外李光弼帅帐内,一群将领同样是在商讨眼下战局,有不少将领对李光弼在滁州城前寸步难进有所不满,但这些将领都是南周以往的将领,并非天策之人。
还是那句话,李光弼资历太浅,哪怕胜过几仗年纪也不算年轻,但在不少老资历将领眼中,还是个嘴上沒毛的毛头小子。
“李元帅,东西两路连战连捷,已攻入北唐腹地,立下赫赫军功,而你这个元帅却带着咱们龟缩在此,难道你被郭子仪那老东西吓住了么。”
李光弼的气度不是吹的,面对如此挑衅并未恼怒,反而笑道:“杜将军,那依你之意该当如何。”
“傻子都能看出來。”杜将军毫不客气,“如今长江沿岸尽落手中,只剩一个扬州,只要攻下扬州,然后调回西路兵马,便可对滁州形成合围之势,我不明白,你究竟还在等什么。”
“哦,既然如此,那杜将军可愿领兵攻打扬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