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5小说网 > 女生频道 >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 第275章 赈灾(上)

第275章 赈灾(上)(1 / 1)

夏秋之交,霪雨兼旬,河北、东北等地同时发生数十年罕见的水灾。河北境内大雨连绵,山洪暴涨,京畿一带倾城泽国,受灾县达103个,灾民超过600万人。

这次的特大水灾,与河道年久失修有关。据事后《申报》)1918年2月22日的批露,“查京畿各河二十余年未经修治,堤防尽行残缺。此次水患,五大河及数十余小河同时并涨,泛滥横流,淹及一百余县,面积之广,所有堤埝无不破坏。人民被灾之后,救死不赡,焉有余力以筹修浚”。

在财力不足、战乱频仍的旧中国,天灾随之而来的就是人祸。张作霖已经稳住了奉天,张汉卿的人民党也逐渐渗透到奉天的各个角落,在一些基层单位也建立起较为紧密的党组织。因而对东北的这次灾害,奉天民政厅和人民党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把灾害损失降到最小,并迅速在救援之余果断恢复了灾后重建,让灾民能够自立。为此,张汉卿力主成立了农工委员会,负责指导奉天、黑龙江农业厅和水利厅的工作,由莫德惠兼任主任。一般认为,这是完全意义上的少帅系的人马在政界的起点----在此之前,莫德惠是少帅委任的招商局局长,归财经委员会主任刘尚清节制。

反观关内,由于没有得到政|府的重视----以这些官僚的作法,他们也无法有效组织起积极救援的力量,灾民流离失所,无衣无食,惨像令人目不忍睹。

《北京时报》报道:“白河沿岸及其他外避难人民约达三十五万,乏衣缺食,睹者伤心。”

“南运河决口三处,天津所属岌岌可危,食粮薪炭饮水等一概缺乏。西南关外以至南开南市,日本租界等处,一概水没胸膛,数十万遭水难民,扶老携幼,惨不可言。”

“天津各河之水陡涨,沿河一带村庄尽成泽国。”

已经“隐居”在天津的前总理熊希龄的寓所也被河水吞没。身处灾区的熊希龄目睹了灾民的惨状,也目睹了官员们的无能表现,他立刻奔赴北京,向中国银行公会求助,得到了捐款万余元,交给了京师警察厅购买粮食,运到天津赈灾。同时,他又向政|府提出赈灾的建议,极力主张政|府出面筹款,赈济灾区所有饥民。

他的建议被提交国务会讨论,结果阁员们一致认为:除非由熊希龄出来主赈,方可定义。政|府方面试图借机逼他重回部门任职,熊希龄也担心自己不出来主赈,政|府不做决定,“则此数百万之饥民,无有全活希望,遂不得不免为其难”。事实上,自退出政界以后,他就把政治看作是罪恶的,但为了灾民,不得不结束“隐居”生活。

他于是被特派督办京畿一带水灾河工善后事宜,尽力抚恤流亡,赈济饥乏,复创办慈幼局,收养难童。

赈灾必须先有巨款,可北京政|府财源枯竭,大总统冯国璋只命财政部拨款30万元交熊希龄赶办急赈。而严寒将至,仅取暖用的赈衣一项,就需支出数百万。熊希龄决定广集民间社会资力,以补官款不足。

1917年10月8日,熊希龄利用自己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向全国各省发出请赈通电,希望全国各地诸君子“胞与为怀,本其己饥己溺之心,为披发缨冠之救”。赈电发出,熊希龄以身作则,先捐现洋500元,又命家中女眷缝纫棉衣100套,捐给难民。在他的呼吁带动下,团体、个人捐衣、捐洋者不断,外国的慈善团体也有帮助。

同时,熊希龄还联合梁启超等人共同发起水灾游艺助赈会,“征集物品、出售彩票,以所得票资尽数充赈”,并凭借个人声望,向外国洋行借款数百万元,作为救济专款。此外,他发电请求唐山、开滦等地务物局捐赠煤炭5000吨,并要求北洋政|府为赈灾提供诸多便利。

这是一个可歌可敬的长者!一个有良心的官员!可是,这么多的灾民,单靠民间的力量很难接济过来。即使解决得了一时,后续灾民变贫民亦是政|府之失职。

可是政|府方面真的无能为力了。不说中央财政疲惫,就是地方诸侯有心也难拿得出这个钱来,何况各督军省长都盯着自己一亩三分地,谁也不想充这个冤大头去----有这个钱,又可以充实手中的军队,那个才是升官发财的正途。至于灾民,发生在谁的治下谁去负责吧!

北方本来就穷,就是现今的北京、天津,在那时也只是稍大些的城市,豪华之处只是租界附近,绝大多数地方还算非洲。另外河北、河南、山西等地平常经济上还能实现自给,一旦发生天荒人灾,上下都只有嗷嗷待哺的份,恨不得中饱私囊才好,从腰包里掏钱,也只有老熊等实在人。

虽然这些督军省长们不想掏钱,却不妨碍他们瞄着别人的钱包。奉天这段时间搞得风声水起,看来张作霖荷包里是鼓的,那么是不是该奉献点呢?

张作霖当然是要捐的,但是老张是实在人,光捐钱没好处的事真不想做。开始他也想像其他省的大员一样意思一下,被张汉卿劝说后改变了主意。

东北在开发之初确实是穷的,但架不住这里土地肥沃、资源广阔。而奉天又是东三省经济条件最好的:闯关东的百姓落户这里最多、日本人在这里工业开发(其实是矿产掠夺)之后,尽管备受剥削,但工业基础要远远超过吉黑二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俨然已经成了全国最富裕的省份。

之前冯德麟和他两虎相争时,还顾不上养望这件事。当一家独大之后,老张的心思开始膨胀,不但争强东北之心大起,还开始爱惜羽毛起来。当然,他的惜羽,只是对奉天而言。

华北灾起,张汉卿立刻敏感地认为这是充实奉天的一次好机会。发展经济最需要的除了资金、技术、人才之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人。

人是劳动力的基础,也是消费力的前提。奉天三千万人对全省来说不是多,而是太少了。卫队旅为什么能够生存?第一个原因是有大片的废地可供开垦和使用。以奉天的条件,扔进几百万人不是问题,当然需要度过最初的煎熬。

考虑到老张征服全东北的雄心壮志,吉黑两省人数少得要命,不见正史上建国后还要从全国引起大批知青赴北大荒开荒种地?区区900万人口真的控制不住这么广阔的国土!

这是个天赐良机!

“父亲,东北人口本来就少,现在华北水灾,难民遍野,我们需要主动大力赈灾、接纳灾民。既能宣扬父亲仁德之名,又能发展奉天经济----这是一举两得的事啊。”

对张汉卿的想法,张作霖很认同。如果在以前,他就是有心也无力----一下子安置几万、几十万灾民是相当浩大的工程:解决饥馑要花费大量的粮食、水灾旱灾之后必有瘟疫、饥馑起盗心带来治安的问题…现在,奉天粮食充足、治安良好,考验的只是各级政|府官员的组织能力而已。

而且张汉卿为带动奉天工业崛起而铺垫的粗放型工业模式需要大量的工人,千百年来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模式和习惯让有地农民除非不得已才会打打临时工,一时半刻无法招募到充沛的劳动力,灾民是极好的补充。

“好是好,可是接收灾民是个很伤脑筋的事…”不像张汉卿,老张其实也有逃荒的记忆,他对华北大灾是同情的,也希望在有余力的时候帮一帮,这是两全其美的事。

只是他没这个精力。

“没关系,这些统筹的事就交给我吧。人民党建立不久,也需要让基层党员干部经历些事情。”

见小六子想揽事,而且这是个积阴德的好事,张作霖表示全力支持。当然,担心张汉卿在政事上经验不足,他还是叫过王永江,好好地嘱咐一遍。

很快地,“华北水灾奉天赈灾委员会”正式成立,年轻的不像话的张大公子担任主任。甫一上任,他就对外发布愿意接收灾民的倡议,配以后来大家耳闻能详的口号“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为了表现他的诚意,张汉卿积极响应老熊的号召,他的“一统”和“杨师傅”两家食品厂紧急无偿赠送了五百万包方便面,在第一时刻送到灾民手里。

这是中国第一家赈灾的实业,方便面也确实给衣食无着的灾民非常有用的救助,赢得了民众极大的赞誉,“一包方便面加一杯开水等于一条人命”的宣传,也让方便面大火了一把,尤其是灾区记者的笔下,方便面给救助灾民带来的便利及快捷,点滴成洋。

“一统方便面,连接灾区和我们的心”、“杨师傅,救命的师傅”,这是张汉卿后来在《奉天时报》、《北京时报》等主要报刊上投放的新广告,也为“一统”、“杨师傅”方便面做了回动态广告。如果追溯到中国广告业的起源,庶几可以此为正朔。

最新小说: 惹火999次:乔爷,坏! 黑潮降临万界 萧逸风是哪部小说主角 女主叶雅馨 至尊龙婿 乡村妇科医生 从茅山开始的时空之旅 全世界都不相信我是导演 瑶光女仙 网游:开局我充了十个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