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注视司马微的眼睛,这就是你口中的仁义之明主吗?以大军包围卧龙岗,即使不明言,明眼人也能看出这是威逼利诱的手段吧。
司马微尴尬的放下手中的茶杯,这刘玄德真是糊涂!明明是有求于诸葛亮,竟然刚如此糊涂派大军包围卧龙岗!
“孔明呀,刘玄德定是以为今日可以请到先生出山,所以派大军来迎接!这是最高的迎接之礼呀!”
诸葛亮不说话了,此时谁说话谁尴尬!以大军作为威胁,今日即使不被刘备说服,那也要被刘备大军给押解出山!
司马微敢接低头饮茶!正如诸葛亮所言,今日刘玄德是冲着押解孔明而来的吧!
司马微指着外面的风云变幻,赶紧说道:“孔明呀!这好像要变天了!我要赶紧回去收衣服了。我们有机会再聊天哈!”
话音刚落,司马微已经起身离开了!面对刘备大军,司马微可不想凑这个热闹,待会被刘备一同抓到刘备阵营。
诸葛亮深吸一口气,是福不是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既然刘备连大军都带来了,自己也只能接这个招。
“小书童,拿我羽扇来!”
小书童迅速拿羽扇递给诸葛亮,知道先生要开始发大招了,看来又有好戏看了!
茅草屋外面很快进来了四人组,刘备、黄忠、甘宁、魏延!刘备出于礼貌,独自一人进入,让黄忠三人留在屋外等候。
连小书童都快看不下去了,刘备既然连大军都开拔到卧龙岗,还差让三个将军留在外面吗!
刘备一进屋,就看到诸葛亮独自坐于茶几边上,头戴纶巾、面如冠玉、双膝盘坐,气定神闲的模样,果然是刘备心中的高人作风。
刘备前几次来卧龙岗都没有找到诸葛亮的踪影,搞得刘备甚至怀疑诸葛亮是故意躲着他!刘备扑了几回空,心情自然不爽。
这次为防止再被诸葛亮溜掉,刘备可是直接带大军来卧龙岗,看你诸葛亮如何逃跑!
此刻终于得见诸葛亮,刘备心情大好,二话不说直接双手作揖。
“先生!刘备特来请先生出山共谋汉室中兴!自董卓乱政后,天下狼烟四起、诸侯割据四方,战火纷飞不停,黎明百姓生灵涂炭!”
“我刘备虽为汉室后裔,但却无能为大汉中兴作出功绩!一来无法消灭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奸贼曹操,二来不能为救天下百姓于水火之间!”
“世间言传先生乃是百年不见之才,有神鬼莫测之术!我刘玄德恳请先生出战,共谋大汉中兴!救黎明百姓于水火之间!扶社稷于危难之境况!”
刘备泪流满面,不知道的还以为刘备在茅草屋里受了多大的委屈。刘备的眼泪功夫已经是炉火纯青之境界,一开口就能够伴随这飙泪,这实在是令诸葛亮感到震惊!
“刘皇叔快坐!孔明惭愧!”诸葛亮可不想得罪于刘备,连大军都已经杀到了卧龙岗,诸葛亮深知此劫无可避免,既然天意已注定,诸葛亮何苦去得罪未来的主公呢!
虽已决定出山,但形式不能少!
为了俘获刘备的芳心,也为了确保进入刘备阵营后,能被刘备独一档的恩宠!诸葛亮已经决定好了此刻就拿下刘备的芳心!
只有令刘备老老实实的信服自己,对自己言出计从,才能够独掌控刘备阵营的军师大权。
诸葛亮摇着羽扇,缓缓道来:“破曹,中兴汉室并非无解!但关键在于如何破、如何中兴汉室!”
短短几个字,虽然什么信息也没有透露!甚至认真思考的话,谁都会发现这话等于废话!正是因为不知如何破曹、如何中兴汉室,所以才来找卧龙诸葛出山的!
可刘备已经被诸葛亮的气质深深吸引了!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当初徐庶离开荆州之时,仅给刘备留下卧龙诸葛亮的线索,刘备可是终日思念着能够请到徐庶口中的卧龙先生。
刘备今日总算得偿所愿见到了思念已久的诸葛亮,自然情感上已经站在了卧龙诸葛亮一边。
“请先生指教!”
诸葛亮手中的羽扇就没有停下过!非要摇着扇子,搞得好似没有扇子就不能活一样!
“曹操虽占据八州之地,但并非无敌!曹操自诩五十大军,但无非是虚数而已!曹操五十大军中,一半以上是袁绍的旧部收编,在加上新兵居多,曹操手中能征善战的虎豹骑、虎贲军也就那几万人!”
刘备一顿懵圈!曹操五十万的大军在诸葛亮眼中重新洗牌统计后,竟然只有几万人的战斗力而已!这是不是太儿戏了。
若是按照诸葛亮的算法,自己与刘琦在荆州的二十万大军根本没有什么战争经验,能勉强算个一万、二万的大军数量就不错了!
这一万、二万的大军与曹操那几万人马相比,依然是差距悬殊呀!刘备似乎感受到诸葛亮在装逼,说了半天无非是从心里暗示自己,暗示曹操并不可拍,暗示超出那五十万大军都是纸糊的!
但情人眼中出西施!即使诸葛亮只是用嘴炮就已经征服了刘备!刘备听完诸葛亮的话,已经开始觉得曹操无非就那样,没有什么可怕的!曹操最多也就十万的战斗力,敢荆州捣乱的话,必定让他有来无回!
刘备眼中已经冒出爱的火花,诸葛亮果真是大才!实力绝对高于徐庶一个境界!毕竟徐庶从来没有跟自己说过曹操不可怕!而徐庶就不一样了!
当初徐庶在刘备阵营的时候,整日告诫自己要小心曹操,要小心曹操的五十大军,小心曹操的文臣武将!要小心曹操麾下的许褚、徐晃、张辽、张郃、郭嘉、荀彧等人!
两者一同比较后,刘备自然觉得诸葛亮更胜一筹!毕竟诸葛亮一开口就是曹操不可怕!搞得打曹操只要不怕就行了!
刘备对诸葛亮的喜爱已经达到那种爱屋及乌的境界,无论诸葛孔明说什么话,在刘备眼中都是情人眼里出西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