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下午18:10
那天是周然开的车,毛毛坐在副驾驶,陈迦南和沈适坐在后座,外婆的两边。等他们都坐上来,车门关上,气氛霎那间有些古怪。
外婆忽然对陈迦南说:“今晚回家我们商量商量,你妈最喜欢挑日子,给你俩找个时间赶紧办。”
陈迦南听的头晕脑胀,小声问外婆:“什么日子?”
“你和李灿啊。”
陈迦南怕事情到那一步不可收拾,还是觉得应该对外婆说实话,想了想便道:“外婆,他不是——”
沈适打断她:“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我们改天再谈,行吗外婆?您看看外边,晚上的夜景还是挺好。”
外婆的注意力很快被移开,笑着看向窗外的路灯和街道,满足的说:“现在的日子都是好光景。”
毛毛转过头,和陈迦南对了一下眼神。
好似再说:“沈老板厉害。”
遇见红灯,周然终于在几分钟之前沈适上车后惊讶之余喊了一声“沈先生”之外,抽出时间说了句问候的话:“许久未见,您是为这次分区的事情来的吧?”
沈适抬头,对上周然的目光。
“不全是。”沈适说,“你处理好了?”
周然苦笑了一下,摇了摇头。
“是你的问题也好,不是也罢。”沈适说,“问题不大。”
周然听得沈适这句,心里有些许安慰,看了眼前方已经变化的绿灯,一边开车,一边道:“这段时间销售额下降很多,大家都过得不怎么样,互相拿一点资源也可以理解,只是我听说,总部要撤掉岭南的分区。”
沈适顿了片刻:“你怎么想?”
周然笑了一下:“岭南是个好地方,资源还没有被完全开发,长远看有发展前景,而且压力小,适合养老,我当年申请调回来有一部分原因是这些。”
“别的原因呢?”这话是毛毛问的。
周然看了一眼自己的老婆:“因为你在这。”
陈迦南听罢不禁笑了,她挽着外婆的胳膊,一起看窗外霓虹,长街,行人,有趣的小摊,有经过的一家人,小孩在跳。
毛毛有些酸了鼻子:“那些事不重要,开心就好。”
周然回以一个温柔的笑。
“您这是第一次来岭南吗?”周然这回开口,好像一瞬间换了一种语气,轻松,爽朗了许多,看着沈适道,“应该多瞧瞧我们这的乡俗。”
“什么乡俗?”沈适问。
外婆这时候“哎呦”了一声,拉着沈适的手,说:“你平时都在外边,这回和囡囡办了事儿,让她多给你讲讲,带你看看。”
沈适看向陈迦南,目光询问。
陈迦南静了静,看着外婆说:“他平时很忙,还得经常加班,哪有时间听我说这些,您把自己管好就行。”
“我不管,你妈管多累啊。”外婆说。
陈迦南:“好了我们今天不说这个,马上就要到了,外婆您得跟紧我,不许乱跑,听到了吗?”
车里又安静起来。
大概过了五分钟左右,车子拐进了一个小巷道,往前开出百来十米,停在一家挂着红灯笼的门前。
一堆人下来,周然去停车。
晚风灌进脖子里,陈迦南缩了缩,听到里边有很多说话声,大概也是很热闹的样子。她正要去拉外婆的手,外婆却握着沈适的手,往屋里去。
毛毛“哎”了一声:“外婆这是在看着孙女婿啊。”
陈迦南泄气,一时也不知道怎么办,只能将错就错,和毛毛一起往里面走,道:“你儿子呢?”
“周晏康这个小王八蛋,这会儿怕是已经吃了一圈了。”
陈迦南笑:“我们快进去吧。”
刚进门,有一扇圆形的屏风挡着,走过去,就看见一个大院子,灯火通明,摆了十桌宴席,搭着台子,台子上有人唱戏。
“弄的真热闹。”陈迦南说。
院子里有很多人,都是巷道的街坊,大多都是老人和小孩,鲜少有年轻人,却也是和和气气,有说有笑。大红灯笼高高挂了一圈,每一桌都摆好了酒菜,就等着入席了。小孩手里拿着气球,笑眯眯的在桌子下面钻来钻去,叫大人一阵好找。
周然妈穿着大红羽绒服,笑着朝外婆走过来。
“大姐,您来了。毛毛给你点了你最爱看的折子戏,看完我们还和以前一样打麻将好不好?”周然妈七十岁,整天笑呵呵,看着像五十出头。
“好好好。”外婆歪着头,笑的特别慈祥,“小莲等会儿就来了。”
陈迦南站在身后,眼睛有些湿。
周然妈带他们坐到了第一桌,看折子戏最好的位置,接着就去忙别的事,招呼别的客人去了。
四周都是欢笑和戏曲,一桌人谈笑风生。
外婆指着一个地方,对沈适说:“看看那边房子,拾掇得漂亮不?红红火火的,看着就喜庆。”
沈适低头:“您喜欢热闹。”
外婆笑笑:“你说热闹啊,倒也还好,有时候也爱清净,可就是看着这些大红喜庆的东西,那心里呀,好像就没啥难过的事儿了。”
陈迦南正在倒茶,听他和外婆说话。
沈适问外婆:“您有难过的事儿吗?”
外婆沉默了一会儿,像是笑着再看戏,看着台子上的人穿着戏服唱了一出《四郎探母》,微微叹了一口气,说:“你外公不爱看戏,可是我爱看,他就老陪着我看,看一晚上。”
这话是对陈迦南说的,可外婆的眼睛却盯着戏台。
“外公脾气好,被你欺负了一辈子。”陈迦南看着外婆。
外婆的目光有些迷离,也不知道是看见了什么,嘴上却是笑的:“是啊,一辈子,赶明儿到了地下,我还是要欺负他。”
陈迦南轻声:“还要怎么欺负啊?”
外婆说:“我就是想问问他,那会儿怎么不打个招呼,就那么走了呢,他还没看到你结婚呢。”
陈迦南眼眶含满泪水。
当年的外公已经是晚期,终日躺在床上受着病痛折磨。那个晚上大概是他们家最难熬的时候了,外婆坐在沙发上抽了一宿的烟,外公自个悄悄拔了针,走了。
“好了陈秀芹女士,我们看戏吧。”陈迦南说。
“看戏,等你妈来。”
陈迦南一顿酸楚,刚低下头想去抹泪,沈适递了一张纸巾过来。她看了那纸巾一眼,伸手拿了去。
宴席很快开始了,敲锣打鼓唱大戏。
周然妈嫁的男人比她大三岁,两人也算是中年相识的半路夫妻,后来各自离婚,这一回,也是拿出了捅破天的勇气,办婚礼。两人的感情,看起来比想象中的好。
大戏唱了一半,周然妈站在戏台上,拿着话筒,对街坊们说:“大家吃好喝好,吃不好不能走啊。”
众人哄笑,大戏又唱起来。
外婆哼着小曲儿,拉着毛毛的儿子周晏康一起看,给小孩讲故事,看着好好一个人,说话也不会颠三倒四了。
沈适出门抽了一根烟,和周然在说话。
“外婆的病,到时候可能要麻烦你了。”沈适说,“我会找专家过来,你就说是你朋友。”
周然理解:“行。”
“谢谢。”沈适说。
周然不好意思笑了:“您还跟我客气什么。”
“应该的。”
周然犹豫了片刻,道:“一直就想说两句,现在沈氏的情况这么严峻,您真的不能在这耽搁了。”
沈适抽着烟,没有说话。
“大伙儿都还指望您指点江山呢。”周然说,“沈先生。”
沈适:“你怕沈氏倒了?”
周然没吭声。
沈适笑了笑,又抽了一口烟,眯着眼睛,抬头看了一眼这岭南的夜晚,天空亮亮堂堂,耳边热热闹闹。
“这地方很好。”沈适说。
周然瞬间明白了这话的意思,仿佛打了一针强心剂,嘴角的笑意渐渐溢开,道:“那您先呆会儿,我进去看看有什么要帮忙的。”
“去吧。”沈适说。
他把烟抽完,正要进去,迎面看见一个人出来,忽地顿住了脚,就这么静静的看着她,也不说话。
陈迦南跨过门槛,站在门口。
她看着他,好像有很多话要说,好像又张不开口一样,那目光像是永别一样,有些忧伤。
有什么东西“嗖”的一响,两人都抬起头。
夜晚的天空绽放了一束烟花,亮亮的,绕人的眼睛,接着又放了一束,烟花在天空绚烂绽开,照亮了她的脸颊。
沈适看着那张柔和的脸,凝视着。
院子里的烟花放了一束又一束,听见小孩“哇”的一声叫喊,老太太们笑的声音又大又好听,红红火火的人间。
陈迦南收回目光,往前走了几步。
她想起这些年来他们之间的一切,想起今天发生的这些事,普普通通,没什么大事,一天下来,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这一天,他们迷路,看茶花,闲晃,尬聊,绕小路,蹭饭,书记家的丧事,车胎被扎,打麻将,乡下赶集,撞车,修车,剪头发,有趣的,尴尬的,无聊的,伤感的,沉默的,忧伤的,平静的,后来赶在傍晚回到了书店,参加古稀老人的婚礼。
这是个最普通平凡的一天。
她看着他,慢慢说:“现在是六点四十,开车走高速,到市区也就七点多,或许还能赶上,今晚八点是最后一趟开往京阳的飞机。”
沈适静默良久,始终没有开口。
陈迦南最后说:“票我买了,你尽快出发吧。”
她说完,转身往屋里走。
然后,听见他说:“结婚吧,我们。”
陈迦南猛地僵住,没回头。
听见他又道:“你不是问我,有什么想要问你的吗。”沈适看着她的背影,缓缓开口,又重复道,“结婚吧,我们。”
只有烟花在说话,砰的一声。
陈迦南听到自己的耳朵,耳鸣了好一会儿,又听见院子里外婆喊康康,过来。她鼻子一酸,眼眶湿润。
她没有回头,轻声说:“等你下次来岭南的时候再说吧。”
说完就走了进去。
院子里一片热闹的气氛,老人门一起听戏,小孩手里拿着小烟火,转着圈圈,闪闪的,戏台上在唱《红灯记》。
毛毛迎面走来,看她:“走了?”
陈迦南呆呆的:“你怎么知道?”
“周然开车送他,刚去拿车。”
陈迦南轻轻“哦”了一声,慢慢朝着外婆走,恍恍惚惚,眼神又渐渐一片清明。——下次再说,不过一句推辞。——或许,他们此生,再也见不到了。
“囡囡,点烟花来。”外婆叫她。
陈迦南深呼吸,轻轻笑了。
她走到外婆身边,弯腰去拿康康手里的烟花。外婆抬手扯了一下她的袖子,问她他去哪儿了。外婆一抬手,袖口露出来,手腕多了一串佛珠。
陈迦南眼睛半天愣着,眨了两下,湿了。
“走了。”她对外婆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