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长卿是个偏于迂腐的文人。
上官文若建议他不要去找王妃,可他又哪里会听。
王宫花园。
顾雪正坐在石凳喝茶。
“娘娘,丞相长史柳长卿,柳大人求见。”她的贴身婢女小兰汇报道。
“柳长卿?”听到这话,顾雪明显一愣,不过在想了想之后,她还是说道:“让他过来吧。”
“是。”小兰应了一声。
不多时,在其带引之下,柳长卿一身官服,快步行了过来,接着跪伏于地,施礼说道:“微臣柳长卿,参见王妃娘娘。”
“柳大人不必多礼,起来说话。”顾雪温和的说道。
“谢娘娘。”柳长卿说了一句,王妃太美,作为臣子,他可没敢盯着看,而是站在下面,微微缩肩,低垂脑袋,一副恭敬的模样。
顾雪确实很美,她的美,是一种温婉动人。
见柳长卿已起身,她微微笑了笑,率先问道:“今日柳大人求见本宫,不知所为何事啊?”
“是这样的娘娘。”柳长卿组织了一下语言,接着将事情向顾雪讲述了一遍。
后者听完,美眸微微动了动,接着含笑道:“照此说来,柳大人的意思,是想让本宫帮忙,劝一劝大王。”
“是的娘娘,您一向贤德,为秦国而言,必然不会坐视不理。”柳长卿道。现在,大王驳斥众臣,毫不退让,整个秦国,真要说劝,也只能是秦王妃了。
“本宫不敢担贤德之名,柳大人过誉了。”顾雪先是说了一句,接着却并未就此事说什么,而是话锋一转,突然说道:
“本宫记得,前段时间,柳大人曾写有一篇策论。”
搞不懂王妃为什么突然将话题转到了这里,柳长卿不由微微一愣。
顾雪继续道:“此策论,本宫偶然之下,曾认真拜读,其中有言,以秦国现状而论国事,痛哭者一,流涕者三,以君上之贤,犹有废政之弊……”
顾雪讲完,看向了柳长卿:“你是这样说的吧?”
“这……”柳长卿咽了口唾沫。
“柳大人好大的文采。”
顾雪大家闺秀,琴棋书画,无所不精,以她的才学,什么样的文章看不懂。
柳长卿闻言,也当即吓得又跪了下来,微微颤声道:“微臣岂敢,只是身为臣子,不得不谏。”
“好,柳大人说的好。”顾雪不动声色道:“若王有错,臣不谏,乃臣之罪,柳大人自以为贤臣?良臣?”
“微臣岂敢以此自居啊娘娘——”柳长卿吓得不轻。
“那直臣?”
“娘娘……”
“好了,你先起来吧。”顾雪声音依旧平和,见柳长卿颤巍巍起身后,她又朝对面伸了伸手:“柳大人坐吧。”
“臣不敢。”柳长卿连忙说道。
“坐吧。”顾雪重复了一句。
“这……是。”柳长卿小心翼翼的在对面坐下。
“贤臣也好,良臣也罢,在本宫看来,柳大人忠臣无疑,大王曾说,秦国官员之中,文人风骨,非柳长卿不可。”
说话的同时,顾雪坐在那里,也亲自拿起茶壶,为柳长卿倒了一杯茶。
“娘娘折煞微臣啊……”后者见状,那是受宠若惊,连忙半站起身,以双手扶住茶杯。
“有句话说的好,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柳大人认为,这场战争,秦国不应再打,可大王认为,需一战到底,这只是见解的不同,而非立场不同。”
顾雪继续说道:“换句话说,如果此时秦国真的撤兵,柳大人以为,接下来会如何?”
“我国当休养生息,三五年后,国力必然大增,再图争霸。”柳长卿道。
顾雪摇了摇头:“柳大人这样想,没有错,可秦若撤兵,晋国如何?以其国力,他们会有什么大的损失吗?不会,晋国非但没有损失,反而会趁秦国力不足的时候,再谋灭秦,他们不会给你休养生息的时间,到时候,秦国危矣。”
“这……”柳长卿不知该如何回答,他没想到,王妃娘娘竟会以如此方式,对他的请求进行驳斥,先是提出了他胆大的策论,又安抚他为忠臣,更为他亲自斟了一杯茶。
顾雪并没有任何的生气或者严词厉喝,只是心平气和,为秦王妃之后,她的大度,是毋庸置疑的,怎么可能还是一个小女人。
见柳长卿不语,她又说道:
“此,应该是大王所虑,所以本宫说,柳大人和大王的立场是一样的,都是在为国家考虑,可见解却是不同的。”
“但这些,无关紧要,本宫也相信,它不会使你们君臣不和。”
“就好似,现在大王若让柳大人督办前线粮草,柳大人当如何?”
“自然全力以赴。”柳长卿毫不犹豫的说道。
“是了,柳大人是个敢于直谏的忠臣,但有时候,也不要太偏激。”
“不……不知娘娘何意,微臣敢请示下。”柳长卿有些结巴道。
“今次求见本宫,柳大人意欲本宫干政?”顾雪不轻不重的问了一句。
“啊?”而听到这话,柳长卿顿时就坐不住了,慌忙说道:“娘娘明鉴,微臣岂敢啊。”
“可你不是已经做了吗。”
“这,这,微臣知罪!”柳长卿再次跪了下来,他可算知道,来求见王妃是多么不轻松了,这是一个不动声色,温婉恬静的女人,可言语之中,却总是能让你倍感压力。
“军政大事,本宫一介女流,虽为王妃,但怎敢言语,今日之事,本宫就当与柳大人闲聊一番了,各自说说自己的看法,大人起来吧。”顾雪又道。
“是,是……微臣知错。”柳长卿暗吞了口唾沫,起身之后,亦忍不住用官服衣袖擦了擦额头冷汗。
“大王需要柳大人这样的臣子辅佐,秦国,也离不开柳大人这样的国家栋梁。”
“娘娘此言,微臣无地自容啊……”
这一场秦王妃与大臣的对话,看似是顾雪不动声色的驳斥了柳长卿,实则,她却在无形之中,使萧远和柳长卿这君臣之间,不再那么对立。
这是一个知书达理、明大局的女人。
。